广东方言阳江话字典
广东地域文化分布示意图。 (制图/刘运提)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阳江文化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属于高阳广府文化亚区。
阳江方言包涵了许多文化元素,阳江人要保护好本土方言,不能丢弃家乡的母语。
《红楼梦》中出现的疑似阳江方言
《红楼梦》是明末清初的作品,作者曹雪芹是北京西郊的旗人,基本上是用当朝官话创作,以“假语村言”写出《石头记》。但令人奇怪的是,书中文字也会出现粤语方言,甚至有些纯粹就是阳江话。
如《红楼梦》第6回:“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就和他,才疏远起来。”阳江人习惯说“几大瘦鸡屙硬屎”!不想,此话曹雪芹也捡上了。
此外,书中有“顾头不顾尾”“爬灰”“不在行”等说法,“开水”谓“滚水”,“去年” 谓“旧年”,“喝茶、喝酒”谓“吃茶、吃酒”,“下雨”称“落水”,“爆竹”称“炮仗”,“肮脏”称“腌臜”,“毛巾”称“手巾”,“刷牙”称“擦牙”,“寻找”称“寻趁”……简直就是以阳江方言去写的。
阳江方言研究学者李代文(左)向客家老人刘道雄了解客家方言变化情况。(李始兴/摄)
建于江城城南的“字祖庙”遗址。 (文普办/供)
◎ 阳江人敬畏语言文字
清·同治六年(1867),阳江人在城南(今江城第四小学)建了一座“字祖庙”,由邑绅邓琳(道光二十六年(1846)第63名举人)倡建。建造“字祖庙”,为的是祀汉字之祖创者仓颉和沮诵。盛传昔人写过字的废纸,要拿到“字祖庙”焚烧,以示知识的尊严和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敬畏。
阳江存留着见证历史的许多古地名,据清·李调元《南越笔记》载:“自阳春至高、雷、廉、琼,地名多曰那某”。《阳江市地名志》登载了一批带那字的地名,如那味、那龙、那苏、那笃、那西、那洋等,多达123处(其中阳江79处,阳春44处)。那(nuó)汉语意为水田,为古代高凉稻作文化的一个标志。
阳江人惯常以通俗的方言命地名,其中有以动物命名的,如猫山、狮子山、金鸡阁、牛路口、猪乸村、羊咩巷(后改谭家巷)、乆鸭巷等;有以方位、地貌命名的,如县前街、学上街、州背街、墩后(后改敦厚)社、水埒街、塘边张、埠尾、洲头、塘基头、岗背村、对岸村、裂尾(后改列美)村等。此外还有寓意吉祥的地名,如阳江人大年初一“行大运”路经的青云路、朗星坊、扳桂巷、锦绣街等。这些地名寓意青云直上、福禄寿三星高照、及第折桂、前程似锦。
◎ 阳江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阳江话保留了许多古语和文言文用语,如“走”是“跑”的意思,“行”是指“走”,“其”是指“他”。带有“垌”、“埠”、浦、马、麻等字地名多是古越语遗存下的村寨;“雷”音近古越族的“俚”字,阳江有雷岗、雷山、瓮垌、弈垌、麻演、麻桥、埠场、埠尾等地名,都属于古越语地名遗存。
阳江香蕉种植基地塘围、北甘、参垌、珍珠、钓月等地出产的“矮脚香蕉”,有200多年栽培历史。芭蕉树结的果实,像梳子的梳齿一样排列而生,所以阳江人对此使用的量词是“梳”。北宋的唐庚有一句诗写道:“西邻蕉向熟,时致一梳黄”。这个“梳”字时隔千余年,阳江话仍然保留下来。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有“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樽(zung)为计量名词,指瓶装的液体。阳江话保留了古语的“樽”,如日常就有人说“酒樽”“一樽油”“ 一樽汽水”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所载文中有一句:“汝父母皆不知,我岂惜瓯饭瓢饮乎?”这个“瓯”汉语读音是“ōu”,字旁属“瓦”,指中国古代饮茶或饮酒用等器物,形为敞口小碗。阳江人习惯说“一瓯饭”“一瓯汤”,别的地方多说为“一碗饭”“一碗汤”, “瓯”字绝少有人用。
筷子古时称为“箸”(zhù ),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进食工具。唐·李白《行路难》有名句“停杯投箸不能食”,这个“箸”就是指筷子。阳江人筷、箸并用,如“用筷子夹一箸菜”,放筷子的笼子亦称“筷箸笼”。
阳江人称扯、拔毛发为“挦(xián)毛”,如挦鸡毛、鹅毛。“挦”在《康熙字典》读音“徐廉切”,与阳江话音同。
阳江话称“揉搓糯米粉做圆子”为“挼”(挪)圆子,称煮饭菜为“炣”(戈)饭菜。“挼”“炣”都是古语遗存。
《诗经·唐风·椒聊》中有“一梂之实,蕃衍满升”之句。阳江话称成串的水果为“一梂”(qiú),如一梂葡萄、一梂龙眼。《康熙字典》注“梂”音为“渠尤切”,与阳江音同。
《南越笔记》中列举了一些阳江人熟悉的词语,如谓无尾曰掘尾,谓腿曰髀(音彼),谓婿曰郎家,脱光膀臂曰赤历,围炉而食曰打边炉……”
◎ 阳江方言融合了闽客等语言
阳江处于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特殊环境,因战乱、灾害、社会动荡,中原汉人几次大规模南下,与越人接触、定居后,带来了古汉语与所到之处的语言融合。明清以来,阳江先后有善耕山的客家人与善耕海的闽南人入居,而他们的客家话与闽南话亦融为阳江话的一部分。阳江市2021年公布人口数据为260万人(常住人口),有人统计其中说闽南话(海话)的约有10万人,说厓话(客家)的约有40万人,说瑶语及其他方言的约2万人。
阳江方言形成了自己区域性的语言特色,既保留了古越文化痕迹,在声韵母系统和句式结构方面与白话相似,又与高州方言有相通之处,故有人按广东地域文化分布,将阳江方言划归“高阳广府文化亚区”中的“粤方言高阳片”。
阳江话的特点是声调比较高,音调有11个之多,因近海风浪大,这里的人说话不能柔声细气,比广州话的音调要高昂、尖锐,有时外地人听了认为在“吵架”。
阳江话有很多有趣的词汇称谓,比如将下雨称为“落水”,将太阳称为“月(日)头”;米汤称“饮”,花生称“地豆”,水果统称“瓜子”,绳子称“索”,柚子称“樸子”,青蛙称“蛤”,猪圈称“猪簏”等。
阳春山区人再大的鱼也称为“鱼仔”,阳江海边人不论多烂臭的鱼都叫“新鲜”。阳江话与普通话差别较大,如果你用普通话说买一斤鸡肉,阳江卖肉的人也许给称一斤猪肉,阳江音的“猪”近似普通话的“鸡”。如果你用普通话问阳江卖菜阿婆:“这扎白菜多少钱?”她回答:“二元。” 如果你以为阿婆是用普通话回答,买单时给她一元钱,那好容易产生口角。阳江话说的“二”,发音近似普通话的“一”。
然而,阳江话也有普通话的影子,如东、风、中、供、冲、恩、分、跟、真等与普通话发音不相上下。也有的广州话音与阳江话音相近似,如须同苏、逃同徒、酒同走、毛同无、早同祖,皆有字有音。
◎ 阳江话既简约又使用方便
阳江话的数量词多位数末位的“万、千、百”等可省去,开头的“一”有时也可省去。如“一万五千”可简称为“万五”,“五万一千”可简称为“五万一”。
阳江话对动词的表达形式往往以重叠出现进行句子简缩。如:睇睇、试试、尝尝、闻闻等。普通话的形容词只有双叠式,如“多多”“少少”等,而阳江话有三叠、四叠式,如“长长长”“爽爽爽”“高高高高”等,比普通话更生动;阳江话的“死”也可以作形容词,形容其程度到了极限,如:“痛得死去”“好看死都”“爽死都”等。单音形容词更形象生动。如:黑墨墨、齐缉揖、臭崩崩、肥腾腾、头崇崇等。
阳江话代词的特点是有“不定代词”,以“阿个”代替人或物。一时想不起是某人某事或某物,就可以用“阿个”来代替。如要告诉某人去某地做某事,就说“阿个喊你去阿个处揾阿个做阿个!”
阳江话与白话相近或通用的说法很多,尤其是常用的歇后语、谚语、俗语,例如“搞搞震—— 冇帮衬(搞事的破坏分子)”“偷鸡唔到蚀揸米(比喻不但占不到便宜反而吃了亏)”“手指拗出唔拗入(比喻自己人不帮自己人反而帮外人)”“执死鸡(拣到便宜)”……
阳江人习惯称呼小女孩为“妹屎”,对婚嫁后的妇人称为“夫娘”,或将小媳妇称为“夫娘仔”。这些称谓,在古籍中有类似记载。清·李调元《南越笔记》首卷专条载:“ 广东谓平人之妻曰夫娘,夫娘之称颇古。夫娘谓夫人、娘子也,广州则以为有夫之娘也。”
阳江人说的“大姐”一是指长姐,二是指未婚女子。明明是姑娘,阳江人喜欢称之为“大姐”,小丫头也被叫为“大姐仔”。
把小姑娘称为“姐”,我国古已有之。古籍《金瓶梅词话》就有“老身又不曾怠慢了,如何不进来看看姐?”这个“姐”在书中是一个小丫头。
江城“一条龙”演出队表演阳江方言节目《皆大欢喜》剧照。 (阮奕芳/供)
以阳江方言表演的节目《关键时刻》在省第五届戏曲花会比赛中喜获金奖。 (张伟/摄)
◎ 阳江方言的变化和保护
由阳江方言派生的“阳江白榄”“阳江花笺”“阳江山歌”等数板、曲调、歌谣,向来受到群众欢迎。江城区“一条龙”演出队长期以阳江方言表演节目,曾被广东省文化厅表彰为“先进文艺团体”;阳江市代表队表演的阳江花笺说唱《关键时刻》,参加广东省第五届戏曲艺术花会比赛,获得了金奖,并一连两晚在广州黄花岗大戏院和英雄广场公演,让阳江话节目登上了省城舞台,让外地人领略了阳江方言的精彩。
有精彩也有失落,自上世纪60年代起,阳江青年人说话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方言中的圆唇音。除了“军、斤”“群、勤”“龟、鸡”之音不分外,还有类似“展、剪”“桂、继”“棍、艮”“屈、咳”“骨、吉”“轰、庚”“滚、紧”“亏、稽”“免、缅”“关、间”“莹、赢”“咸、闲”等音都不分。被广州话同化的读音很多,例如“券”读成“建”,“感”读成“敢”。
受普通话影响,有的人将“游泳”说为“游勇”,“贷款”说为“代款”。“溢”的阳江话读音为“月”,现时不少人读成“益”,是“读穿字胆”的结果。
一方人讲一方话,语言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必然会跟异域相互影响、有序变化。阳江话向普通话、广州话靠拢,出现了一些语汇消亡与新增。因外来人口的到来,本地人也注重推广普通话,幼儿园、学校教育使用普通话,这是良好的现象。但有的人放弃了阳江方言的传承,不主张儿童跟随大人讲方言,这种现状应引起人们注意。
阳江话是维系漠阳文化世代相传的重要纽带,我们推广普通话,不能排斥阳江话,为延续本土文化,阳江文艺界的有识之士近年不断搜集整理与方言有关的民谣、诗歌、戏曲等,对阳江方言进行保护、研究,使方言及所承载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