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口号宣传标语修辞手法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标语传播

本站作者 2024-02-01 02:06:00

新冠疫情口号宣传标语修辞手法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为提高群众对肺炎疫情的防控意识,街头巷尾纷纷通过拉横幅标语的方式宣传。在举国为疫情严峻防控时,采取简洁、俚语化的宣传标语能更加直观的强化人们对肺炎疫情的警惕性,发挥其社会动员力量。而由于不同受众在地理环境、文化层面的差异性,集结群众聪明才智的宣传标语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影响力不断被放大,本文将选取部分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宣传标语,借助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分析其传播特点及网民如何看待抗击疫情下各种角度的标语传播?

抗疫宣传标语:

标语口号主要发挥导向功能、动员功能和激励功能,这为凝聚群体力量,共克疫情难关提供帮助。在抗击疫情期间,涌现了很多朗朗上口,押韵又有才的地方性宣传标语,相对于网络传播,这类标语能针对不同目标人群产生心理暗示效应。以下选取部分标语类型进行具体分析:

1、效果的鼓动性:

透视这些标语口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类标语口号有强大、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功能,不仅在互联网上凝聚了网民的群体力量,对一线抗击疫情人员、基层干部治理、动员激励社会力量等层面均发挥了良好的功效,是提高广大群众在面对疫情时信心和决心的有利武器。

因疫情的隐蔽性及强传染性,为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如何提高公众戴口罩出门意识,不聚众扎堆、走亲访友也成为当地防疫宣传的重点工作。部分地区悬挂起类似“做人厚道 戴好口罩 为国为家 不聚最佳”标语,以温和、劝导性及贴合人们生活的标语进行礼貌劝退,达到宣传目的。

而被贴上“硬核”、“接地气”标签甚至如同泥石流一样无情的宣传标语则让人啼笑皆非,在抗疫标语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完成从地区传播到社会影响力的巧妙转化。例如“不戴口罩你试试 试试就逝世”、“口罩还是呼吸机 您老看着二选一”...这样略显粗俗、简单粗暴、话糙理不糙,自带语音效果的标语真正做到了对群众感官的冲击力。不得不说,在特殊的社会环境影响下,这类夸大疫情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带有恐慌色彩的标语在部分乡镇、人民防疫意识薄弱的地区同样也是一次成功的传播实践事件,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2、内容的差异性:

标语宣传的核心是希望人们提高对此次疫情的防控意识,从海量标语传播中不难看出,地区方言差异性、宣传侧重点及通过网络流行语输出等均为当地标语宣传注入了活力。

马氏语境观认为,语言与环境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下,切合当地特色的标语使用能在不同群体中产生情绪感染的作用。方言标语在小范围受众群体中有其接地气、增强语言感染力等特色。从宣传侧重点方面,标语带来的引导效果也不一样,有的标语借此向群众呼吁“不接触野生动物 不吃野味”,有的标语强化人们不出门、出门必戴口罩意识。“保命千万条,口罩第一条...”这一类标语套用了在某电影中的台词,而该宣传语也曾被公安部门广泛宣传,在网民意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结合当下网络环境中流行语的标语宣传能更好的凝聚社会共识。

网民如何看待抗疫标语?

通过鹰击早发现系统对近一个月网民讨论抗疫标语的网络情绪来看,正面情绪占比达到71%,除了激励性标语产生的动员效果,对于文字色彩略显简单粗俗的标语宣传效果网民并不排斥。硬核、接地气的靶向性宣传标语既起到了规劝作用,又产生了很好的防疫宣传效果。中立情绪占比为22%,负面情绪占比为7%。网友对部分“野蛮”、低俗化标语持负面态度,质疑这些标语是否踩过界?部分标语社会情绪宣泄过于“恶毒”,甚至逾越文明底线...

小结:

总体来看,标语是深入群众进行防疫宣传工作的重要传播工具,在城市和农村都起到了良好的劝导、强化提醒作用。标语的传播也是一面镜子,能折射出不同的社会形态,这也与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水平有关,在传播过程中同样也要注意避免低俗化倾向性标语所带来的反噬效果,科学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参考:韩承鹏《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 》

魏晏龙&田建国《对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观的再分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