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子成语是什么成语啊

本站作者 2024-07-18 02:27:00

梁君子成语是什么成语啊

梁:房梁。

躲在房梁上的君子。原指窃贼。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寔传》:“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小偷。

例子: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某乙》)

正音:“上”,读作“shàng”,不能读作“shǎng”。

辨形:“梁”,不能写作“粱”。

谜语:1. 盗贼 (谜底:梁上君子)

2. 齐王 (谜底:梁上君子)

3. 竹桥 (谜底:梁上君子)

故事: 东汉灵帝时小官吏陈寔心地善良,做事公正无私。有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他的屋里躲在屋梁上,他发现后并没有下令捉拿,而是把儿子、孙子叫到身边,给他们讲如何做人,不要学梁上的那位君子。小偷深受感动就下地求饶。陈寔给钱放他回。

【释义】

窃贼的代称。#语出晋・华峤《后汉书》。

梁君子成语是什么成语啊

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有盗夜入其家,止于梁上。寔阴见之,乃自整拂,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与性成耳!如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然当由贫困,今遗绢二疋。”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参考

另可参考:《后汉书・卷六二・荀韩钟陈列传・陈寔》、《陈寔别传》(据《太平御览・卷四○三・人事部四四・道德》引)

【典故】

陈寔,字仲弓,东汉许人。个性平和,处事公正,即使在他退休后,乡民之间起争执时都会来找他裁断,是地方上的表率。一天夜里,有窃盗潜入他家,躲在屋梁上,想趁机偷取财物,但被陈寔发现了。他没有声张,只是将子孙召集过来,态度严正地训诫说:“人要常常自我勉励,不可以松懈。做坏事的人,不见得本性就坏,只是平常对自己要求不严,又不知学好,长久下来养成了坏习惯!就好像是屋梁上的那位君子一样。”窃贼一听,大惊失色,从屋梁上跳下来。陈寔对他说:“看你的样子不像是坏人,想必是因为贫困才不得已出此下策,现在送你两疋绢布。”从此县里不再发生窃盗之事。后来“梁上君子”被用来作窃贼的代称。

【书证】

01.《艺文类聚・卷八五・布帛部・绢》引晋・华峤《后汉书》:“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与性成耳!如梁上君子者是矣。”(源)

02.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三・贼盗・梁上君子》:“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入吾室。吾近护魏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散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

03.《聊斋志异・卷八・某乙》:“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其妻深以为惧,屡劝止之,乙遂翻然自改。”

04.《聊斋志异・卷一○・申氏》:“申惧,不敢少动。幸男子斜行去。微窥之,入于垣中。默意垣内为富室亢氏第,此必梁上君子,俟其重获而出,当合有分。”

05.《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慌张张爬到墙上,踹的那瓦一片山响,才上房,后脚一带,又把一溜簷瓦带下来,唏溜哈拉,闹了半院子,闹的大不成个梁上君子的局面。”

【用法】

语义窃贼的代称。

类别用在“窃盗小偷”的表述上。

例句

①唉!我才添购了一些首饰,就遭梁上君子光顾了。

②老哥!你要来,请走正门,别学梁上君子爬窗户!

③昨夜梁上君子光顾我们那栋大楼,翻遍了各家住户。

④居家一被梁上君子入侵,常会弄得那家人终日惶惶难安。

⑤警方呼吁大家注意居家安全,小心门户,谨防梁上君子光顾。

⑥警方勘查现场后初步判断:“这非一般梁上君子所犯下的案子。”

⑦他摊开双手说:“我家除了书外,并无长物。欢迎梁上君子来光顾!”

⑧今天报纸有条社会新闻:“梁上君子误悬梁上,机警警察手到擒来。”

⑨这家商店昨天才开幕,夜里就被梁上君子光顾了,把值钱的东西一卷而空。

【辨识】

形音梁,音áng。指架在柱上的横木。不可写作“粱”。

英语 a thief

日语 泥棒(どろぼう),盗人(ぬすびと)

俄语 вор

①.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 如: 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②. 桥。 如: 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③.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 如: 鼻梁。山梁。车梁。

④.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⑤.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⑥. 姓。

㈠ 上 [ shàng ]

①.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 如: 楼上。上边。

②.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 如: 上古。上卷。

③. 等级和质量高的。 如: 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④. 由低处到高处。 如: 上山。上车。上升。

⑤. 去,到。 如: 上街。

⑥. 向前进。 如: 冲上去。

⑦. 增加。 如: 上水。

⑧. 安装,连缀。 如: 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⑨. 涂。 如: 上药。

⑩.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 如: 上课。上班。

⑪. 拧紧发条。 如: 上弦。

⑫. 登载,记。 如: 上账。

⑬.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如: 晚上。桌上。组织上。

⑭.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 如: 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⑮.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 如: 上年纪。

⑯.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㈡ 上 [ shǎng ]

①.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①.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 如: 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

②. 古代的封号。 如: 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

③. 对对方的尊称。 如: 张君。诸君。

①.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如: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②. 植物的果实、种子。 如: 菜子。瓜子儿。子实。

③. 动物的卵。 如: 鱼子。蚕子。

④. 幼小的,小的。 如: 子鸡。子畜。子城。

⑤.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如: 子弹(dàn )。棋子儿。

⑥. 与“母”相对。 如: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⑦. 对人的称呼。 如: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⑧.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如: 孔子。先秦诸子。

⑨.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如: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⑩. 用于计时。 如: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⑪.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如: 子爵。

⑫.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如: 旗子。乱子。胖子。

⑬.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如: 敲了两下子门。

⑭. 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