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智的成语有哪些

本站作者 2024-07-21 13:50:00

关于理智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一个人理智的成语

1丧心病狂[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解释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

出处《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2意气用事[ yì qì yòng shì ]

解释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办事。处理事情只凭个人一时的情绪。

出处清 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初稿》:“潜心力行,以求实得,始知曩日意气用事,刻意破除,久归平贴。”

3痰迷心窍[ tán mí xīn qiào ]

解释指中风昏迷。也形容一心贪图某一事物而失去理智。

出处鲁迅《热风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那是无论怎样的呆厨子,也难免要说这位客官是痰迷心窍了。”

4若无其事[ ruò wú qí shì ]

解释 好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5置之度外[ zhì zhī dù wài ]

解释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6利令智昏[ lì lìng zhì hūn ]

解释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赞》:“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7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解释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8泰然处之[ tài rán chǔ zhī ]

解释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出处《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9正人君子[ zhèng rén jūn zǐ ]

解释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出处《新唐书 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甚,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10悬崖勒马[ xuán yá lè mǎ ]

解释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出处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11恍然大悟[ huǎng rán dà wù ]

解释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12如梦初醒[ rú mèng chū xǐng ]

解释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厉公大喜曰:‘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13不偏不倚[ bù piān bù yǐ ]

解释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14仪态万方[ yí tài wàn fāng ]

解释仪态:容貌姿态;万方:多方面;指姿态多种多样。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姿态动人。

出处汉 张衡《同声歌》:“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15行若无事[ xíng ruò wú shì ]

解释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若:好像。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万太尊说罢,行若无事。”

16处之泰然[ chǔ zhī tài rán ]

解释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17少年老成[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

解释老成:经历多。阅历广。懂得人情事故。人虽年轻;却很老练稳重。

出处汉 赵岐《三辅决录 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18众醉独醒[ zhòng zuì dú xǐng ]

解释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出处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19泰然自若[ tài rán zì ruò ]

解释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出处《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20瞎说八道[ xiā shuō bā dào ]

解释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指乱编瞎说。

出处丁玲《水》:“大福,你这小子懂什么!菩萨又看不见,你尽瞎说八道……”

21老成持重[ lǎo chéng chí zhòng ]

解释老成:老练成熟;持重:稳重;不轻浮。原指年老有德;后形容人阅历多;稳重有经验;态度沉稳;不轻举妄动。

出处《宋史 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

22遗臭万世[ yí chòu wàn shì ]

解释同“遗臭万载”。

出处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一:“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一旦为此,若不早改图,必且遗臭万世。”

23病狂丧心[ bìng kuáng sàng xīn ]

解释狂:疯狂;丧:丧失。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今日圣驾未临时,犹俨然上坐谈兵,大言不惭,病狂丧心!”

24酒后失言[ jiǔ hòu shī yán ]

解释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是我一时愚蠢,不是了,酒后失言,反被那婆娘瞒过了,怪兄弟相闹不得。”

25浑浑沌沌[ hún hún dùn dùn ]

解释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势》:“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26神智不清[ shén zhì bù qīng ]

解释神智:意识。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他遍体鳞伤,呼吸微弱,神智不清,不吃不喝,只等着死了!”

27聪明睿智[ cōng míng ruì zhì ]

解释聪明:天资高,智力发达。睿智:智能,英明而有远见。天资高,有智能,有远见。亦作“聪明睿哲”、“聪明睿达”。

出处《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28假痴不癫[ jiǎ chī bù diān ]

解释痴:傻,呆。癲:疯癫,癫狂。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出处《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者败。”

29轻裘缓带[ qīng qiú huǎn dài ]

解释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闲适。

出处《晋书 羊祜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

30半梦半醒[ bàn mèng bàn xǐng ]

解释谓睡眠尚未清醒。

出处《卖命·半梦半醒》:“说来说去,我究竟在半梦半醒之间,做了些甚么呢?”

31停妻再娶[ tíng qī zài qǔ ]

解释有妻并未离异,又与人正式结婚。

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员外,你不回家来,原来在这里,做个停妻再娶妻。我和你见官去。”

32计出万全[ jì chū wàn quán ]

解释万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决不会发生意外。

出处元 戴良《论长孙无忌》:“无忌于此,亦可谓计出万全矣。”

33走火入魔[ zǒu huǒ rù mó ]

解释走火:过头。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后来妙玉观棋听琴,走火入魔;宝玉抛了通灵玉,着了红袈裟,回头是岸。”

34利令志惛[ lì lìng zhì zào ]

解释见“利令智昏”。

出处《镜花缘》第九二回:“及至利到跟前,就把‘害’字忘了,所谓‘利令志惛’能不浩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