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与眼睛的成语

本站作者 2024-11-29 18:08:00

形容跟眼睛有关的成语

1独具只眼[ dú jù zhī yǎn ]

解释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力。形容看待问题目光敏锐;见解新颖、深刻。

出处宋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2凡夫肉眼[ fán fū ròu yǎn ]

解释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出处《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唐·玄奘译《赞弥勒四礼文》:“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3愁眉苦眼[ chóu méi kǔ yǎn ]

解释见“愁眉苦脸”。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见那张太太愁眉苦眼的向他道:‘姑奶奶,你别闹了。’”

4白眉赤眼[ bái méi chì yǎn ]

解释比喻平白无故。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补遗四 神名误称》:“京师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儿者,必大恨成贸首仇,其猥贱可知。狭邪讳之,乃驾名于关侯。”

5低眉垂眼[ dī méi chuí yǎn ]

解释低着头,垂着眼。形容害羞的样子。

出处清·陶贞怀《天雨花》第四回:“桂香袖手床沿坐,低眉垂眼做新人。”

6安眉带眼[ ān méi dài yǎn ]

解释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7侧目而视[ cè mù ér shì ]

解释侧目:斜着眼睛;视:看。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8光彩夺目[ guāng cǎi duó mù ]

解释光彩:光泽和颜色;夺目:耀眼。形容光彩极为鲜艳;极为耀眼。形容事物美好;引人注目。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玉台翠树,光彩夺目。”

9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

解释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0本来面目[ běn lái miàn mù ]

解释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出处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11画龙点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解释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出处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12大开眼界[ dà kāi yǎn jiè ]

解释开:扩展;眼界:眼睛看到的范围。开阔视野;大长见识。

出处唐 李濬《松窗杂录 楚儿》:“光业马上取笔答之曰:‘大开眼界莫言冤’。”

13纲举目张[ gāng jǔ mù zhāng ]

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汉 郑玄《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14耳听八方[ ěr tīng bā fāng ]

解释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15触目惊心[ chù mù jīng xīn ]

解释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出处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16道路以目[ dào lù yǐ mù ]

解释人们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心里有怒怨;可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反动统治暴虐;社会上没有言论自由。

出处《国语 周语上》:“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7闭目塞听[ bì mù sè tīng ]

解释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18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

解释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19耳聪目明[ ěr cōng mù míng ]

解释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出处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20触目皆是[ chù mù jiē shì ]

解释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21黯然失色[ àn rán shī sè ]

解释黯然:昏暗的样子;失色:失去光泽。原指心情沮丧;脸色难看。形容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有时也形容心情不好。

出处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顿使《会真》、《长恨》等篇黯然失色。”

22不堪入目[ bù kān rù mù ]

解释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23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

解释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24大处着眼[ dà chù zhuó yǎn ]

解释着眼:观察。指从整体;长远或大的方面观察;考虑。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25耳闻目睹[ ěr wén mù dǔ ]

解释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见亲眼看到。

出处鲁迅《呐喊 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26过目不忘[ guò mù bù wàng ]

解释看过一遍就不会忘记;形容记忆力强;也形容给人的印象深刻。

出处《晋书 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27光华夺目[ guāng huá duó mù ]

解释犹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

出处《醒世恒言 灌园叟晚逢仙女》:“其花大如丹盘,五色灿烂,光华夺目。”

28别具慧眼[ bié jù huì yǎn ]

解释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出处宋 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29刮目相待[ guā mù xiāng dài ]

解释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0愁眉泪眼[ chóu méi lèi yǎn ]

解释皱着眉头,掉下眼泪。形容愁苦悲伤的样子。

出处元 方伯成《端正好 忆别》套曲:“我痛着迷不似今番,愁眉泪眼。恨别离最易,恨见应难。”

31愁眉锁眼[ chóu méi suǒ yǎn ]

解释锁:紧皱。愁得紧皱眉头,眯起双眼。形容非常苦恼的样子。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32横眉怒目[ héng méi nù mù ]

解释眉毛横竖;双目怒睁。形容强、凶狠的神情。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33横眉竖眼[ héng méi shù yǎn ]

解释形容强横或凶恶的神情。

出处曹禺《王昭君》第二幕:“来了长安一个半月,在我面前,总看见你横眉竖眼,满脸的怨气。”

34狗眼看人[ gǒu yǎn kàn rén ]

解释比喻眼光势力。

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七回:“这当儿店小二三脚并两脚赶了进来,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态拉着胡狲的手就要往外赶。”

35疮痍满目[ chuāng yí mǎn mù ]

解释疮痍:创伤;比喻战争或自然灾害之后的景象。多用于比喻因战争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眼睛所看见的都是残破凄凉的景象。比喻遭破坏的程度极为严重。也作“满目疮痍”。

出处清 李渔《风筝误 和鹞》:“征鼙聒耳乡音杳,疮痍满目亲人少。”

36瞠目而视[ chēng mù ér shì ]

解释瞠目:瞪大眼睛。瞪大眼睛看着。

出处宋 洪迈《夷坚丁志》:“西边房门又开,一妇人衫裙俱青,抱婴儿以出,亦瞠目而视。”

37耳闻目见[ ěr wén mù jiàn ]

解释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38过眼云烟[ guò yǎn yún yān ]

解释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39夫妻反目[ fū qī fǎn mù ]

解释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不和、吵架。

出处《周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

40慈眉善目[ cí méi shàn mù ]

解释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41横眉瞪目[ héng méi dèng mù ]

解释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同“横眉努目”。

出处南宁《检验工叶英》:“[废品]好像是唉声叹气,抱怨自己的主人,又好像是在横眉瞪目地指责自己的主人。”

42耳闻目击[ ěr wén mù jī ]

解释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回刘汀州书》:“仆不佞,于世之杰士仁人,……皆耳闻目击,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遂得附名骥尾,以诏不朽,岂非幸欤!”

43过目成诵[ guò mù chéng sòng ]

解释只要看一遍就能背诵。形容记忆力极强。

出处《宋史 刘恕传》:“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44过眼烟云[ guò yǎn yān yún ]

解释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宋 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45刮目相见[ guā mù xiāng jiàn ]

解释见“刮目相待”。

出处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长足之进步矣。”

46反眼不识[ fǎn yǎn bù shí ]

解释翻脸不认人。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47打马虎眼[ dǎ mǎ hu yǎn ]

解释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待了会儿,他把钱拿起来:‘三十?别打马虎眼!’”

48挤眉弄眼[ jǐ méi nòng yǎn ]

解释弄眼:使眼色。挤眉毛和眨眼睛向别人示意。也作“挤眉溜眼”。

出处元 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挤眉弄眼,俐齿伶牙,攀高接贵,顺水推舟。”

49放眼世界[ fàng yǎn shì jiè ]

解释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出处元 张养浩《过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

50横眉冷眼[ héng méi lěng yǎn ]

解释愤怒、轻蔑的样子。

出处李季《周总理啊,大庆儿女想念你》诗:“横眉冷眼不怕鬼,心红胆壮看咱们谁怕谁?”

51横眉立目[ héng méi lì mù ]

解释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出处老舍《茶馆》第一幕:“三三两两的打手,都横眉立目,短打扮,随时进来往后院去。”

52活眼现报[ huó yǎn xiàn bào ]

解释现世的报应。

出处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七:“丁丁儿那张尖嘴平生带过太带多了,所以死的时候连话都不能够说一句。这是活眼现报。”

53甘心瞑目[ gān xīn míng mù ]

解释瞑目:闭上眼睛,指死去。心甘情愿,死了也不遗憾。

出处《后汉书·马授传》:“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

54耳目昭彰[ ěr mù zhāo zhāng ]

解释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55飞眼传情[ fēi yǎn chuán qíng ]

解释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我们也少不得对人家瞧瞧,朝人家笑笑,人家就说我们飞眼传情了,少不得更亲近点。”

56动心骇目[ dòng xīn hài mù ]

解释骇目:使人看了感到惊骇。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出处宋·陆游《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王遗墨藏家庙者,今虽仅存,某尝获观,皆奇丽超绝,动心骇目。”

57瞋目切齿[ chēn mù qiè chǐ ]

解释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

58耳视目听[ ěr shì mù tīng ]

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59佛眼相看[ fó yǎn xiāng kàn ]

解释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出处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

60冷眼相待[ lěng yǎn xiāng dài ]

解释用冷淡的态度接待。比喻不欢迎或看不起。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娘子,你夫妻是一世之事,莫要冷眼相看,须将好言谏劝丈夫。”

61火眼金睛[ huǒ yǎn jīn jīng ]

解释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62光采夺目[ guāng cǎi duó mù ]

解释形容鲜艳耀眼。同“光彩夺目”。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玉台翠树,光采夺目。”

63别具手眼[ bié jù shǒu yǎn ]

解释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出处清 钱谦益《杜二笺>序》:“德水于杜,别具手眼。”

64别出手眼[ bié chū shǒu yǎn ]

解释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出处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章二:“卓吾所着书,于上下数千年之间,别出手眼,在思想界上势力甚大。”

65横眉冷目[ héng méi lěng mù ]

解释愤怒、轻蔑的样子。同“横眉冷眼”。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三章:“现在他又横眉冷目地喝了一声‘走’,更把个张温吓没了真魂。”

66横眉瞪眼[ héng méi dèng yǎn ]

解释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出处《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徐泰吉找死》:“一个太平军冲到他身边,他以为是他的部下,还横眉瞪眼的叫:‘打、打、打!’”

67横眉立眼[ héng méi lì yǎn ]

解释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二四章:“白占魁横眉立眼,凶狠狠地要去赶车。”

68活眼活现[ huó yǎn huó xiàn ]

解释同“活龙活现”。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稀不要紧的平常事,到了你们文墨人儿嘴里一说,就活眼活现的,那么怪有个听头儿的。”

69点胸洗眼[ diǎn xiōng xǐ yǎn ]

解释指一洗尘俗,使人豁然明朗。

出处明·陈继儒《偃曝谈馀》卷下:“《通释》云:‘字原有秦隶汉隶,今当以晋唐书为晋隶唐隶,则自然易晓也。’张绅此言,可为点胸洗眼之语。”

70纲挈目张[ gāng qiè mù zhāng ]

解释指撒网时,举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张开。比喻抓住主要环节,以带动其余;或抓住要领,条理分明。同“纲举目张”。

出处清 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于是南北并举,纲挈目张。”

71耳视目食[ ěr shì mù shí ]

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出处宋 司马光《迂书 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72触目伤心[ chù mù shāng xīn ]

解释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阮封翁》:“赤贫者无力赁屋,男妇老幼皆露处。忽澍雨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触目伤心,计极穷人不过百十,费无多,思有以援之。”

73触目成诵[ chù mù chéng sòng ]

解释成诵:能背诵。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唐 姚思廉《陈书 陆瑜传》:“论其博综子史,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

74迟眉钝眼[ chí méi dùn yǎn ]

解释指眼神呆滞,不灵活。

出处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六部分:“并且迟眉钝眼地,看着人憨痴痴地,比蔡兴顺精灵不到多少。”

75骇心动目[ hài xīn dòng mù ]

解释犹言惊心动目。

出处宋·苏轼《顺济王庙新获石砮记》:“传观左右,失手坠于江中,乃祷于神,愿复得之,当藏之庙中,为往来者骇心动目诡异之观。”

76骇目惊心[ hài mù jīng xīn ]

解释使人见到非常震惊。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平地水深数丈,树头牵夫藻荇,舵尾压于楼台,骇目惊心,声如万马。”

77凡胎肉眼[ fán tāi ròu yǎn ]

解释凡人的只能看见尘俗世界的眼睛。

出处明·汪道昆《洛水悲》:“你每凡胎肉眼,怎得见国色天香?”

78瞪眼咋舌[ dèng yǎn zé shé ]

解释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出处康濯《腊梅花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们干那新鲜事儿的气魄很快就镇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79耳目众多[ ěr mù zhòng duō ]

解释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六回:“只是目下耳目众多,恐有泄漏,实属不便。”

80豁人耳目[ huō rén ěr mù ]

解释开扩眼界,使耳目清新。

出处王国维《人间词话》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81避人眼目[ bì rén yǎn mù ]

解释见“避人耳目”。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

82避人耳目[ bì rén ěr mù ]

解释指避免走漏消息。

83鳄鱼眼泪[ è yú yǎn lèi ]

解释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们一伙的,别以为她会哭,哭的多伤心呀,’她想,‘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

84刿心怵目[ guì xīn chù mù ]

解释见“刿目怵心”。

出处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七:“狄平子以所著《平等阁笔记》见寄,记述两年来都中近事,字字令人刿心怵目。”

85刿目鉥心[ guì mù shù xīn ]

解释犹言呕心沥血。

出处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心。”

86动心怵目[ dòng xīn chù mù ]

解释怵目:使人看了感到恐惧。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出处宋·陈亮《祭宗成老文》:“虽才俊比肩,可喜可愕,至于动心怵目,无所不有,然其厚德伟度,要不复前人比。”

87极目迥望[ jí mù jiǒng wàng ]

解释极:尽;迥:远。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出处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88案剑瞋目[ àn jiàn chēn mù ]

解释案:同“按”,握住;瞋目:瞪眼。手握宝剑,怒目而视。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案剑瞋目,声如乳虎。”

89横眉努目[ héng méi nǔ mù ]

解释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出处后蜀 何光远《鉴戒录》卷十引陈裕诗:“横眉努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供养弄蛇人。”努,一本作“怒”。

90比目连枝[ bǐ mù lián zhī ]

解释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出处元 贾固《醉高歌过红绣鞋 寄金莺儿》:“乐心儿比目连枝,肯意儿新婚燕儿。”

91瞪目结舌[ dèng mù jié shé ]

解释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出处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 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

92观眉说眼[ guān méi shuō yǎn ]

解释指看人家脸色。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这丫头绣春,我教你大娘寻家儿人家,你出身去罢,省的观眉说眼在这屋里,教人骂没主子的奴才。”

93触目儆心[ chù mù jǐng xīn ]

解释看到某种情况而引为儆戒。

出处清·林则徐《拿获行动盗犯袁溃等审明定拟折》:“并将各犯首级在于上下游干革命枭示,俾各触目儆心。”

94触目如故[ chù mù rú gù ]

解释触目:目光所及。故:旧的,过去的,本来的。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

出处宋·李昌令《乐善录·洪州刘生》:“未周岁,公主忽告殂,国主不胜其哀,怒曰:‘吾不敢复见刘生,其官物不一与,遣归洪州。’生恍疑梦觉,触目如故。”

95触目恸心[ chù mù tòng xīn ]

解释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出处南朝·梁武帝《追赠张弘籍诏》:“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

96触目警心[ chù mù jǐng xīn ]

解释看到某种情况,心中引起警觉。

出处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一》:“如为子而必诚于孝,触目警心,自有许多痛痒相关处。”

97魂销目断[ hún xiāo mù duàn ]

解释谓情思凄苦。

出处唐·严休复《唐昌观玉蕊花折有心人游怅然成二绝》诗:“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目断未逢真。”

98佛眼佛心[ fó yǎn fó xīn ]

解释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出处孙梨《白洋淀纪事·光荣》:“你还是佛眼佛心,把人全当成好人。”

99傍观冷眼[ bàng guān lěng yǎn ]

解释傍:通“旁”。用冷眼或冷淡的态度在一旁瞧着。

出处《脂砚斋评红楼梦》第二回:“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顺问傍观冷眼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