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和道理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和道理
一、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和道理?
煮豆燃萁
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深的曹操的喜爱,他的哥哥曹丕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有一天曹丕把超值找到自己面前,让曹植在7步之内做一首诗,要不然就等于是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曹植在7步这内做了这样一首诗: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烧,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道理是兄弟间要以亲情为重,不要为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刀枪相见。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和寓意自相矛盾:主要内容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
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稳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答复不上来了。
寓意说话、写文章,假设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关系中,竟有两种相反的说法,前后互相抵触,那就会矛盾百出,像楚国商人一样经不住驳同。
寓意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对头。
滥竽充数主要内容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宣王也喜欢听吹竽。
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寓意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
挖苦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领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画龙点睛主要内容南北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
一天,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
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像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没有眼睛。
游客看了,觉得缺少神韵,很是可惜,就请张僧繇把龙的眼睛补上去。
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
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吓唬人。
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
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寓意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
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