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选】
周,是周遍;比,是偏私。
想起恩格斯悼念马克思的一句话:“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假如马氏果然如此,周不周且不论,至少,是不比了。
但这还不算正统的儒家,如果是正统的儒家,马克思氏得改改名字,叫:马克私。
嗯,这就符合儒家的味道了。
肤浅地说,君子跟一圈人关系都好,小人呢,只跟其中个别的关系好。
所以我们说:朋比为奸。比,就是比而不周的比。
但是,这么说有病痛,不是儒家本意。
和所有的人关系都好,这叫做“乡愿”,是孔子最痛恨的,称之为“德之贼”。
《论语》的语言好,好在字字下得精当。禁得起琢磨。
“周”,并不是说和所有人关系都好——这也不是“公”,这有私意在里边——
有人谄上媚下,和一圈人搞好关系,只图得到好处,这不叫周。
周,是周遍,即一圈都顾及到。
但这个“顾及到”之中,有亲疏远近之分。有一个次序问题。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
这就是周,周的关键,是“以及”后边的部分。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
这个“推”,就是关键。
所以,此句可以这么理解:
君子出于公心,会把所有人都考虑到;小人出于私意,不能考虑所有的人。
《论语》中,君子小人的对比有很多处。
例如: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朱熹解释说,义,宜也。
宜,就是妥当的意思。利,就是得失的意思。
君子考虑怎样做妥当,是从长远计,从全局计。
小人考虑怎样做获益最大(有点类似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定)。
但是,人总是短视的。
现代经济学对此也有论述,从前有个术语,叫“理性预期”,是约翰·穆斯、卢卡斯他们提出来的,认为理性人一定能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后来,诺奖获得者,西蒙提出一个概念,叫“有限理性”,即人不能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这其实很好理解。比方说下围棋,我看见这三个字要被吃掉,来救这三个子,纵然就活,在别的地方肯定也吃了亏了。
小人的行为举止,无不是以“利”为着眼点,于是不能处置得宜。
要究其根本,是因为小人有一重私意横亘胸中,影响了是非的判断。
但有好事者问:照你那么说,君子下围棋就能无往不胜了?
这当然不是。博弈之事,讲究的就是“得失”,只是有人看得近,有人看得远。绝不是说,重实地的就是小人,重大势的就是君子。——那只是隐藏得更深的小人,是伪君子。是《老子》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权谋之道,和儒家的态度相去甚远。
儒家讲究格物致知,目的就是要明白如何得宜,如何不宜。
举个俗套的例子:某男和某女感情甚笃,另有一男要追求此女,找到此男说,给你五十万,请你离开她。此男的父亲正重病,急需治疗费用。他考虑到得失,答应了。——这就是小人喻于利。
如果有人说,此男的举动是出于孝顺。那只能说,你对事理见得不明白,缺乏格物的功夫。
再如: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同而不和,即是为了亲附于人,也是出于私意。
骄而不泰,则是小人有所得之后,沾沾自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内心无法平和。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于是小人,整天就处于这种状态:不断追求想要的,得到之后又怕失去,始终不能泰然。
而君子,做事从是非出发,不从得失出发,自然就没有这个问题。因此,《中庸》说: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君子和小人的所有分野,不过是:
一者出于公,一者出于私。
一者问是非,一者问得失。
一者求义,一者求利。
如此而已。
钱穆先生指出的忠信、阿私之别,也正是这个意思。
——————————————————————————————————————————
解答一下评论里的疑问:
肖博文
问:
为什么那个男的接受了50万就是小人了呢?
曰:论语里的小人,不是卑鄙小人的小人。是平庸的人。
骆易林
问:
不同意,这个栗子本身就不好,就好像女友三问第一问一样。出现可能性小,不具代表性;感性判断选择,不以理性逻辑作为基础。难道说男女之爱就一定大于孝道?只是因为生老病死、顺其自然就可以放弃让父母生存的机会?
曰:不是50万不需要,而是得来的方式不对。所以我回答里说,这是”格物“的功夫。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得来50万的方式有很多,偷、抢、借高利贷、赌博…… 数不胜数。
以牺牲感情的方式得来50万,就比以上更正当吗?就是孝了?
需要钱,要以正当的方式去求取。右腿残了,把左腿砍了绑右腿上,是不行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