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哭一笑的成语是什么 两人一哭一笑.猜一成语
吴昂:对新闻评论的几点实践体会
新闻评论,从来都是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报道的一种重要样式。当今,所谓的独家新闻可能将永远不会存在,而“你究竟是什么观点”,这也许将是今后受众之所以选择你这家媒体而不选择别的媒体的最后的理由。
由此,我认为,新闻评论是媒体各种报道样式中的一颗钻石,媒体因为这颗钻石的闪亮而吸引并引领受众,因为这颗钻石的闪亮而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青年时报》的时评版从2002年7月23日推出,到现在也快12年了。回望曾经走过的路,思索今后必将体现的传媒运行规律,我们对新闻评论实践,有这样一些体会。
第一、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才有正确的评论观点
一个观点胜过千言万语,正惟如此重要,所以必须要具有正确的评论观点。正确的评论观点,其前提是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别无它途。
现在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现在舆论环境也越来越变得围观多、起哄多。这客观上也给新闻从业者带来了一些纷扰,甚至也不乏甘心情愿地去迎合围观者、起哄者。在这样情形下,要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这不仅需要一些勇气,更需要正确而坚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的体会是,真知灼见,一定是越来越受到受众追捧的。
第二、新闻评论也有真实性问题
新闻评论的基础是新闻事实,但评论的作者往往不是直接面对的事实的记者。对事实了解得不全面、不充分,一定会使评论的观点失之偏颇,甚至误导公众。这不仅会给报纸的声誉造成损失,也会给社会造成损害。青年时报一直在探索新闻评论的真实性问题,也尝试了几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是坚持“封面评论”讨论制。今天的封面评论评什么、怎么评、评论的论点是什么,我们每天都进行讨论。由值班领导、评论主任、评论作者和相关新闻的采编者共同参与。封面评论一般仅500字左右,甚至更短,讨论完了,观点就有了,文章也基本上在了。
二是甄别作者的身份很重要。谁都不是万能的,一个什么都能评都敢评的作者,往往要么是言之无物,要么是胡言乱语。甄别作者的身份,不只是要了解作者的供职机构,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作者的擅长之处。
三是评论编辑首先要追溯新闻本源。一些作者,对新闻事实只是了解一部分,就敢大胆评论。但我们往往也并不了解事实的全部。因此,我们要求编辑在有意选用评论题材时,先要通过各种方法尽可能地充分阅读反映新闻事实的相关报道,然后再决定评论的立场和稿件的取舍。
第三、要敢言、要立言
批评乃至批判,是新闻评论是常用的方式,但也是最普通的武器。真正有影响力的评论,我们以为应该是建设性的意见,乃至是直接的主张,这就是立言。同时,媒体的评论在遵守宣传纪律和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什么时候发声,一定要果敢,这就是要敢言。
所谓的敢言、立言,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旗帜鲜明直面问题要害和本质,毫不讳言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二是要以建设者的姿态勇于触及重要领域,敢于适时地涉及重要领域,这显示的不只是一个媒体的勇气,更是一种智慧和思想水平的体现,对重大事件和重要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虽说未必振聋发馈,但这对整张报纸的价值的提升,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三是能对进程中的新闻事件的核心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四是善于引导的同时也善于让不同观点不同意见充分交流、碰撞,在交流、碰撞中寻求共性、共识。
第四、探索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坚持三要三不要
新闻评论,说白了就是讲道理。讲道理,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也就是说有一个话语方式的问题。我们努力尝试三要三不要的原则。
一是要主流不要清流。所谓主流,是敢于直面社会生活热点、难点、疑点的建设者。主流的新闻评论,应该是建言立论者,而不只是一个善骂者。清流误国,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每每都会有惨痛的教训。现在,媒体和网络上一些所谓的评论,貌似宏大和正义,站到了一个似乎很高端的立场,但其实,这些所谓评论的作者,只是不负责任的情绪煽动者,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痛的看客,只是严重脱离实际生活的思想空虚者。因此,就操作层面而言,我们需要加强评论作者的队伍建设,而绝不是圈子建设。
二是要美文不要口水。新闻评论,难免会有急就章,这是报纸的特性使然。但是,这也不应该是新闻评放弃对美文追求的理由。所谓美文,应有两个层面的理解。古人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只要是用中国字垒成的东西,讲究优美和韵律的,那才是上品。其次,新闻评论应该要有文化的含量和力量。有较高文化含量的新闻评论,才会有较强的张力和震撼力。
三是要操盘手不要旁观者。现在很多媒体都设有评论部门,《青年时报》当然也不例外,但评论部门与新闻采编部门沟通与协作却未必那么多那么紧密,基本上是各行其是的状况居多。久而久之,这往往使得报纸的时评和评论部门,游离于新闻。报纸的评论部门应该成为当天报纸新闻报道的操盘手之一,而不是谈版例会上的旁观者。
我想以这样的一个判断作结尾:媒体之间的竞争,最后一定是思想的竞争,形式谁都可以模仿,思想却不可复制。新闻评论,是报纸承载思想的重要载体。因此,能在时间长河中留存的媒体,一定是最大颗钻石的拥有者。
时间:
2014-04-21
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作者:
青年时报总编辑 吴昂
刘卓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