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成语一目十行(一目十行的出处、释义、典故、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本站作者 2023-11-02 08:13:00

历史典故成语一目十行

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 形容看书非常快。出自:《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近义词有:一挥而就、十行俱下、不假思索,反义词有:老牛破车、蜗行牛步、慢条斯理,一目十行是褒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可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一目十行的详细解释:

成语名称:一目十行(yī mù shí háng)

最描述:最快的阅读

成语释义: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 形容看书非常快。

近 义 词:一挥而就、十行俱下、不假思索

反 义 词:老牛破车、蜗行牛步、慢条斯理

成语用法:主谓式成语;可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辨析:一目十行和“走马观花”;都有“不求甚解”的意思。但一目十行偏重于“十行”而“不求甚解”;也有速度快的含义。

成语辨形:目,不能写作“木”。

成语正音:行,不能读作“xínɡ”。

一目十行的典故/故事:

南朝梁武帝非常爱好文学。他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四岁开始识字读书,到六岁时,已经会写文章了。

儿子这么好学,梁武帝当然很高兴。有一次,他特地把萧纲叫来要他做一篇文章,考考他。

萧纲毫不怯场,不慌不忙地提笔就写。不一会儿,写成了一篇声韵和谐、辞藻华丽的骈文。梁武帝一看,不由喜上眉梢:“你这孩子呀,真是我们萧家的东阿王!”

东阿王是三国时文学家曹植的封号,他以才思敏捷著称。随着年龄的增长,萧纲读的书越来越多,阅读能力也越来越强,读书的速度惊人,能够“十行俱下”——一次就能通读十行的内容,而且记忆力超强。萧纲的文才很好,但因为长期住在深官,不知民间疾苦,所以他的诗,文字轻靡浓艳,后人称为“宫体”。二十八岁那年,萧纲被立为太子。公元549年,萧纲即位,这就是梁简文帝。可惜的是,两年之后,他就被叛军用毒酒害死了。

不过,“一目十行”这个成语流传了下来,被人们用来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

一目十行的例句:

1、一目十行地看完,他的脑子就像腾云驾雾一般。

2、这不是那种可以一目十行的书,这篇书评也不是。

3、听说学过速读的人,看书可以一目十行。

4、速读就是在训练一目十行的能力,可以让你很快就看完一本书。

5、我们读书不能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要反复读,才能真正领会。

6、他趁着开车前的一个钟头,把这一本小说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遍。

7、总编辑好像有一目十行的能力似的,一下子就把稿子看完了。

8、有些文稿,我可以一目十行,但有些则是需要字字精读。

9、汪老涉猎极广,从经史子集到文学名着,从天文地理到财经科技,无所不读,且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10、你看四大名著的时候一目十行,随便浏览的话无异于囫囵吞枣,是没有效果的。

11、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12、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一目十行,虽看不知精神。

一目十行的成语接龙:

[一目十行]由小学家庭辅导平台[小孩子点读]APP独家整理并发布。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