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须有是成语? 大家现在是如何理解“莫须有”这个词的

本站作者 2023-11-03 20:17:00

莫须有是成语?

如果依照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注释,那么现在,我们一般用的就是“凭空捏造”的意思,也就是说题主的理解没有问题。

不过,我们也不能说旁人理解的“也许有”就是截然错误的。毕竟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受具体语境、具体语用因素甚至语言使用者的外部因素影响,不能简单地用本义引申义或者褒义贬义来这么评价,它的演化过程对其的用法影响很大。

1.“莫须有”的语义说法

学界关于“莫须有”的语义说法 ,大体有四。 一是应当有(王达人,1982);二是 也许有、恐怕有(吕叔湘,1984),所谓“宋人口语”;三是岂不当有(罗良炳 1994);四是当然有、必须有(周建成、冯汝汉,2000),这是脱胎于前人毕沅、俞正燮的观点。此外,还有“不必有”的说法(柴龙发,1982)等。大家各有各的解释,但一般我们较为熟悉吕叔湘先生的说法。

所以“莫须有”的词义不能一概而论。卢润生(1987)曾以徐州方言举过例子,他说徐州使用老派方言的人用“莫须”一词,表示“恐怕、可能、大概”的意思,例如说“你有信封吗?给我一个?——莫须有,我找找看”,这就是说可能有,要找一找。

我们能确定的是,从“也许有”到“凭空捏造”,从语义上讲,肯定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从语法上讲,也经历了一个凝固过程,毕竟“莫须有”这个词最开始是个结构;而从用法上讲,我们不能一刀切,说现在用“凭空捏造”的意义,人们就不能再用“也许有”的意思。

是什么原因促使 “莫须有”的语义由“恐怕有、也许有”转变为“根本没有、子虚乌有”,它的成词历程是怎么样的,现在学界还没有定论,吕叔湘先生固然集大成,但有些问题也没有完全解释清楚,我们只能进行一定推测。“莫须有”这个词的语义用法在千变万化的语言现象中存在争议,这和它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

2.“莫”与“须”的演化

说“莫须有”就得讲到“莫”“须”的演化过程,从中我们能观察到它们的语义、语法上的一些变化。周晓彦(2019)认为,“莫须”由揣测副词“莫”和情态动词“须”凝合而成。“莫”可以从否定副词演化为揣测副词;“须” 可以经动力情态到道义情态再到认识情态的主观化历程,所以“莫须”就有了揣测的意味。

在上古时期,“莫”就具备了否定副词的语法功能,比如“女知莫若妇,男知莫若夫”(《国语·鲁语下》);唐宋时期,“莫”发展为揣测副词。这种用法很可能是由否定副词“莫”用于疑问句中,受语境感染,通过语境赋义发展而来的,而且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非”“无”的类化。

“莫”在发展为揣测副词之后,其组合能力进一步提升,产生了“莫非”“莫是”“莫须”“莫不”等一系列双音节的揣测副词,其作为揣测副词的这一语法功能逐渐稳固了下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用“莫非”、“莫不”等说法。

张敏(2010)认为“须”的揣测副词用法来源于助动词,受疑问语境的影响,最终演变为揣测副词。 周晓彦则认为“须”的演化是个主观化历程。“须”本来是个动词,当其后面的宾语为名词性成分时,“须”是句子的核心成分,还不具备向情态动词转化的条件。当“须”后面出现谓词性成分时,句子语义重心后移,“须”则虚化为表必要性的情态动词。

朱冠明(2005)认为情态动词“须” 在东汉主要用以动力情态中性类,即表示一种客观的必然性,不含说话人的主观意愿,而到魏晋六朝即已产生了道义情态义,即表示说话人从社会、道义的角度认定句子主语必须进行某一动作或实施某一行为,由此发展出对将来可能性的推测。

但大多数情况下情态动词“须”还是用来表必要性,推测用法的“须”并未得到长足的发展。唐宋以后,推测用法的“须”使用频率降低,多作为“莫须”的构词语素延续其生命。

3.“莫须”的出现与发展

“莫须”是在否定副词“莫”与情态动词“须”邻用、共同充当谓语修饰语的语境中凝合成词的,随着其凝固程度的不断提高,其语义也经历了由“不须”——“不会…吧? /也许”——“也许、恐怕”的演化过程。

“莫、须”连用最早可能见于唐代,如“王陵在后莫须忧,必拜王陵封万户”(《敦煌变文·汉将王陵变》) ,这里的“莫须”大致相当于“不须、不需要”;

唐代,“莫须”可以用于疑问句,受整个语境的影响,其词义也发生了改变。吕叔湘先生举的唐代《因话录·卷一 ·宫部》中说:……上谓宰臣曰:“有谏官疏来年御含元殿事如何?莫须罢否?”这里的“莫须”不能理解为“不须”,整个句子可理解为“不会要罢了吧?”或者“莫非罢了?”

宋代,“莫须”进一步发展,出现的语境仍以疑问句为主,但其语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莫”的否定义丢失,完全演化为表揣测的揣测副词词,“须”保持其表揣测的认知情态义,这时“莫须”凝合为揣测副词。

例如:先生问:“君十年用功,莫须有见处?”某谢:“资质愚钝,未有见处,望先生教诲。”(《朱子语类·卷一百—四·朱子十一》)。这里是说话者询问听话者的情况,因此“有见处”必定不是说话者不希望发生的情况,而是对听话人情况的推测。

随着“莫须”的成词,其使用频率提高,语境扩展,已经脱离了其原来的句法环境, 语法地位更加稳固了。

4.“莫须有”的变化

“莫须有”是由揣测副词“莫须”与动词“有”组合产生的,最早见于宋代《朱子语类》,就是上面我们写过的例子。至于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例子,自然就是元代《宋史·岳飞传》韩世忠的那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周晓彦对这个例子极为重视。她认为,“莫须有”本义为“恐怕有、也许有”,是个状中短语。然而正是由于该例的出现,导致了“莫须有”语义、语法功能的转化,从跨层结构凝固成词。岳飞案的最终结果是:岳飞没有罪,岳飞案是个冤案。因此, 后人用“莫须有”表示“子虚乌有、根本没有”之义。

所以自元代以后“莫须有”表揣测的意义完全消失,该义项由同语素词“莫非”“莫不是”等取代。“莫须有”语法功能也发生了改变,由状中结构作句子的谓语转变为形容词作定语,这一用法一直沿用至今。

也就是说,“莫须有”的语义语法功能曾经发生过重大变化,其整体意义已经不能从构成成分的语义中推知,社会因素对这一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汉语中的“莫须有”基本继承了近代汉语中“莫须有”语义、语法功能,主要是形容词作定语。

不过,我个人觉得在和朋友日常聊天中,没必要这么死抠不放,大体知道这种变化就好。就像我和朋友聊天,说到某个事情——假设他说我除了老婆之外还有小三,可能我恼羞成怒地回答“这完全是莫须有的事情,你不要诬陷我”,在这里,“莫须有”就是“子虚乌有、凭空捏造”;如果他询问说是否某位女同事对我有好感,我迟疑地说“莫须有吧”,那这里就是“也许有、或许有、不一定有”了。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晓彦.“莫须有”的成词历程及动因[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4):9-15

[2]黄新宇.“莫须有”考辩[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21(3):57-59

[3]吕叔湘.语文杂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4]卢润生.也说“莫须有”[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3):5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