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数量少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数量少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形容数量少的成语有哪些1
1、九牛一毛
解释:九:表示多数。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2、凤毛麟角
解释: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3、历历可数
解释: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的数清楚。
4、寥寥无几
解释:寥寥:稀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5、区区之众
解释:区区:形容少。很少的几个人。
6、寥若晨星
解释:寥:稀疏。若:好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7、三三两两
解释: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8、所剩无几
解释: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9、少之又少
解释:形容很少很少,几乎没有。
10、屈指可数
解释: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 屈指可数
11、量小力微
解释: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12、一星半点
解释:星:细碎的。 形容极少。
13、一分一毫
解释:形容很少的.数量。
14、微乎其微
解释:微:小。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15、寥寥可数
解释:寥寥:稀少,很少。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16、分寸之末
解释:比喻微少、细小。
17、独一无二
解释: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18、尺寸之功
解释:尺寸,形容数量少。微末的功劳。
19、尺寸之地
解释: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20、沧海一粟
解释: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21、半丝半缕
解释: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22、铢两分寸
解释:指极少的数量。
23、绝无仅有
解释:绝,绝对。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极为稀有。
形容数量少的成语有哪些2
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寥寥无几----寥:稀少,很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4、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5、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6、不足齿数----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7、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8、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
9、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10、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11、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12、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3、多许少与----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14、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15、分毫析厘----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细微。
16、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
17、积少成多----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小变多
18、聚少成多----聚:集合,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19、聚沙成塔----把细沙堆积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
20、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1、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22、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
23、有增无损----损:损害,减少。仍在增加,不见减少。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
24、有增无已----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25、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26、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27、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28、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29、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30、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31、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32、二者必取其一----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33、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34、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5、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36、绝无仅有----极其少有。形容非常少有。
形容数量少的成语有哪些3
1、愚昧无知: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2、少见多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3、多嘴献浅:指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4、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5、井底蛤蟆: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6、用管窥天:从管子里看天。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7、牖中窥日:牖:窗户。隔着窗子看太阳。比喻见识不广。
8、耳目闭塞: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9、以郄视文: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
10、不识一丁: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11、短见薄识:指见识短浅。
12、尺泽之鲵:尺泽:一尺见方的水面;鲵:一种小鱼。小水洼中的小鱼。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13、一般见识: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14、蜀犬吠日: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15、管见所及: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16、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7、井蛙醯鸡: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18、凡夫肉眼: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19、不识大体: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20、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21、蠡测管窥:蠡:瓢;管:竹管;窥:人小孔缝隙里观看。用瓢来量大海,从竹管的小孔看天空。比喻见识片面狭窄,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22、肤见谫识:浅陋的见识。
23、以管窥豹: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
24、不文不武: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25、才疏学浅: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26、斗筲之人: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27、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28、观场矮人:指见识浅鄙者。
29、不识时务: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30、杜默为诗:杜:杜撰、臆造。杜默:指孤陋寡闻。孤陋寡闻,随意杜撰之诗。
形容数量少的成语有哪些4
1、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2、九牛一毛:九:表示多数。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3、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4、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5、见所未见: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
6、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7、一星半点:星:细碎的。形容极少。
8、一分一毫:形容很少的数量。
9、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10、寥若晨星:寥:稀疏。若:好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1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12、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13、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14、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15、绝无仅有:极其少有。形容非常少有。
16、旷古未有: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形容极为罕见。
17、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
18、一丝一毫:毫:十分之一厘;丝:十分之一毫。一点点儿,形容极小或极少。
19、少之又少:形容很少很少,几乎没有。
20、讷口少言: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21、微乎其微:微:小。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2、沧海一粟: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23、寥寥无几:寥寥:稀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24、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
25、寡见少闻: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26、尺寸之地: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27、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28、三三两两: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29、零零星星: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30、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31、稀奇古怪: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
32、凤毛麟角: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33、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34、区区之众:区区:形容少。很少的几个人。
35、寥若晨星:稀少得好象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36、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
37、绝无仅有:绝,绝对。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极为稀有。
38、半丝半缕: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39、旷古未闻: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
40、星星点点: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许或细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