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成语有哪些成语(自古到今含义改变的成语有哪些)
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来源于《道德经》,“和其光,同其尘”,“和光同尘”这个成语从这里提炼出来,但却是对老子思想的最大误解。
“和其光,同其尘”被注释家简单的与后世的“和光同尘”联系起来,有人翻译为“隐藏你的光芒,混同于尘垢之中”。尘被注释家翻译为“尘垢”,加了一个“垢”字,意义完全反了,老子思想就是这样被曲解了。
仔细研究老子的宇宙模型和认知系统,认知老子的玄同思想,就会明白,老子的玄同思想极为深刻,是中国文化的阴阳互缺的致为深刻的表达方式,“和其光,同其尘”,绝非世俗所谓的“和光同尘”所诠释的,表面好似阳光,其实内心阴暗的人生态度。
@“和其光,同其尘”,是玄同哲学的表达。
从语句的顺序来说,应该是“同其尘,和其光”,为了押韵而倒装了。
楚国是诗的发源地,屈原的楚辞代表楚人的诗人情怀不可遏制。老子也是楚人,《道德经》具有诗歌的特征,老子的语言包含了韵文。知道这一点就可以理解这句话了。
“和其光,同其尘”包含了三重深刻的意义:尘与尘同,光与光同,尘与光同。
@老子用尘和光二个比喻,就是看到了尘和光都具有一个重要特性——没有质碍。
物质与虚空的最大区别就是质碍,物质有质碍,虚空无质碍。
物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同一个坑不能有二个萝卜。这是凡夫对物的基本认识。
但老子知道凡夫对物的认知是错误的,于是就用尘和光来设喻,推翻凡夫关于物的质碍的错误常识。
@凡夫的一生总是在与他人争斗,原因就是你与我有质碍。
虚空是道的特征,尘埃就在虚空中飞舞。虚空中的尘埃不是凡夫的萝卜,不会为了争夺“坑”而互相敌对,尘埃在虚空中和谐相处,不会互相排斥,不会争夺地盘,这是老子最愿看到的。
老子所以称为同其尘,这里没有对尘埃的任何不恭敬。世人如果能够像尘埃在虚空中和谐相处那该多好啊。
老子在水中找到了守柔和善利万物的品格,在尘埃中找到了和谐相处的品格。
千万不要理解为“尘垢”,这里没有贬义。尘埃具有凡夫看不见的美德。
老子继续用"光"来阐述玄同哲学。
"同"字用的精妙,“和”字用的更精妙,"同"与"和"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深刻性,我们对老子的语言真是无比享受。
老子刚欣赏完尘埃在虚空中自由的飞舞,现在又被五彩缤纷的光线所吸引。
老子一直没有离开虚空,尘埃和光线是虚空中的主角。尘埃极其微小,我们的手抓不住尘埃,但凡夫还是认为尘埃是有体积的,只是体积小。
尘埃总是用来比喻最微小的存在物,佛.教中说“微尘”、“邻虚尘”,与“无”几乎没有区别。
光比尘埃要更加微细,即使凡夫也不敢认为它具有体积。在眼睛所见物中,光是唯一接近于无的存在物。光五彩缤纷,强烈的宣告它的存在性,但凡夫显然抓不住光,也知道光不可能停留。但光作为存在物,却丝毫没有争斗,是最和谐相处的。
菲涅尔的棱镜实验证明,白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合成的,这是光的最美妙之处。老子显然知道这个原理,所以说“和其光”,不同颜色的光不仅不会互相排斥,还可以产生新的颜色,这就是"和"的力量。老子再一次证明了玄同哲学。
凡夫不会担心光会互相争夺地盘,尘埃还可能停留下来,光是绝对不会停留下来的。
光代表时间的流逝,光对时间没有丝毫留恋,凡夫却对时间有固执的留恋。这就是老子"和其光"的深意。
@老子更想说的是“光与尘同”。光穿过尘埃,尘埃不会阻碍,尘埃可以在光中跳芭蕾舞,这种玄同和谐关系正是老子玄同哲学的特征之一:
原来争斗不是宇宙的真相,玄同才是真相。
尘与尘同,光与光同,尘与光同
@老子的《道德经》,把世俗公认的,君子的“和而不同”,小人的“同而不和”的俗义颠覆了,创造了道家的“和同思想”。“和同思想”是玄同哲学的深刻内涵的一部分。
老子用尘和光来开显道的微妙义理。
@后世的“和光同尘”,曲解了老子深刻的哲学,“隐藏光芒,混同尘垢”不是老子思想,这是需要纠正的。
和其光,同其尘,包含三重含义(尘与尘同,光与光同,尘与光同)。这是老子对光和尘观察的结果,完全印证在玄同大定中证悟的和谐。
老子的“和其光,同其尘”,不仅是比喻,还是修心秘诀。凡夫的心被分裂的逻辑主导,已经离开玄同太久了,通过“和其光,同其尘”的“和同”境界的熏陶,凡夫或有可能重建对玄同哲学的认知,这是重要的意义。
“和其光,同其尘”,是老子的修心法要,修心是凡夫的一堂人生选修课,人生有价值,从修心开始。
禅宗继承了老子和庄子的修心法门,成为深刻的人类思想。禅宗是老子和庄子思想的伟大成果。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三章已经告诉世人,要突破线性思维、达到玄态和超玄态,在第四章中又用光和尘为喻,进一步揭示了“玄同要妙”。
凡夫不理解“玄同”,是因为忽视了“虚空”的存在。老子用“光和尘同”的概念,点明了玄同世界的大美之处,更加凸显了突破线性思维的重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