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的俗语 细说镇江的民俗文化
圌山黄明节的人潮
面锅里面煮锅盖
文/罗戎平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风俗习惯。它传递的是本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展现的是一幅气势恢宏的社会生活图卷。漫步于镇江的民俗文化长廊,你会被跃动在其中的乡情民风所感染。
节俗文化
春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镇江人除夕的年夜饭里必有三道菜肴:一是鱼,寓意年年有余、代代有余;二是糖醋安豆头,有身体安康之意;三是水芹菜,又称“路路通”,有幸福道路长久,锦绣前程畅通之意。另外,在除夕夜,镇江人有到金山寺烧香祈福撞钟之习俗。
正月初一,镇江人有吃红枣茶和糯米圆子的风俗,用以祝福家庭团圆,事业红火。而动扫帚时,要由外向内扫,以示聚财。在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镇江人还有“骑驴上金山”民俗。从“五十三坡”骑上毛驴,晃悠到金山古寺,快活心境自不待言。
“元宵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镇江人有“送灯”习俗。姑娘新婚出嫁的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麒麟送子灯”,祝愿早生贵子;如已有小孩,要送“状元灯”,祝愿孩子读书像状元;还有送“荷花灯”“鱼灯”的,取意生活蓬勃向上和吉庆有余。以上用句镇江话来形容,叫做“图个顺序”。
清明节为每年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镇江人过去有不燃火种、只吃糕点“京江 儿”的习俗。“京江 儿”又称“虎脚爪”,为六角星形,本土话形容它为“六角铮铮的”。镇江有俗谚:“清明不吃 儿、馓子,死后阎王老爷要打板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在这一天,镇江人会在门头上插艾草、悬菖蒲以辟邪;午时要吃油爆虾、红烧肉等“十二红”菜肴,以寓生活红火;午餐要饮“雄黄酒”,现改用黄酒或葡萄酒,以袪病;青少年要在手腕上系五色丝线,人称“百脚绳”,以降鬼怪。届时还有“龙舟竞渡”的“划龙船”习俗。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又称“团圆节”,妇女要回婆家团圆,有“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之说。镇江人还要赏月、祭月、拜月,用镇江话叫做“谢平安”。不过,“拜月”的主角是妇女,她们希望宫中的美貌嫦娥能赐予自己美丽的容颜。古人认为月为阴、日为阳,“拜月”和男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中秋节这天,镇江人除了品尝月饼,还要做“烂面烧饼”和“藕角子”,取圆满之意;吃菱角(船形)和石榴,有同舟共济和多子多福之说。
重阳节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镇江有四大习俗。一是佩茱萸。即把有止痛、理气功效的茱萸装入布囊佩戴,有祛邪秽说。二是登高。有“登高上金山,金山有金可挖;登高上南山,寿比南山;登高宝华山和茅山,祈福消灾”的俗语。三是饮菊花酒。传该酒能“明耳目、平肝清热”,因而有“重阳登高必饮酒”之说。四是吃重阳糕。“糕”和“高”谐音,有高寿之意。
食俗文化
“镇江三怪”即为俗语中的“肴肉不当菜、香醋摆不坏、面锅里面煮锅盖”,这句俗语如今已传遍大江南北。盛名之下还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尝‘三怪’太遗憾”之说。
第一怪“肴肉”。《丹徒县志》记载有300多年历史。它皮白晶莹,肉质醇酥,肥而不腻,瘦不嵌齿,可上筵席做主碟,也可装盘当早点。
第二怪“镇江香醋”。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有米醋记载,距今约1400多年。它选用江浙优质糯米制作,以“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醇”之特点驰名中外。
第三怪“锅盖面”。起源至迟在清朝中期。特点一是面条必用“跳面”;二是必用一只小白木锅盖压在面汤上;三是汤头里必有或长鱼或肉丝或青椒或小青菜等“拌头”;四是汤头中必加特别熬制的调料。
蟹黄汤包也是镇江的特色餐饮。它源于三国,据传诸葛亮派员到东吴祭奠孙尚香夫人,在京口(镇江)用猪肉和蟹黄、蟹肉做成美点。有食谚“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再佐以姜醋,滋味更美,也可去寒解腻。
乡俗文化
华山庙会。华山村位于镇江新区,庙会启自建于梁代的张王庙,是纪念因治水殉职的张渤。明清时这里已形成了以古庙、古街为中心,融宗教、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小集镇。
华山村有五个庙会:正月十五开门集、二月初八香会、三月十五农具集、七月十七农具集、十月十五关门集。开门集时,家家会摆上酒席招待亲友;关门集也叫“嫁妆集”,嫁女儿的人家都在这天来买嫁妆。每逢庙会,各式民俗节目均彩装出演。
九里季子庙会。该庙会是为纪念春秋吴国名贤季札。季子庙建于东汉前,位于丹阳西南,距古延陵城九里路,故名九里。庙会以吴季札祭日(农历四月十三)为主要庙集,民国时还组织戏班唱戏,并把农历三月初六加入庙会中。其庙会在历史上与茅山道观形成了“上茅山、回九里”的习俗,有“上茅山求功,回九里修德”之说。此外,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季子庙所也主办灯会祭仪。
圌山黄明节。圌山地处镇江新区,山顶的报恩塔建于明朝崇祯年间,这里把每年清明节的后一天,称 “黄明节”。该节源于秦汉。一有“亡命日”说。“黄明”当地与“亡命”谐音。人们这天登山给那些没有亲人的孤魂烧纸钱,祈保平安。二有“望绵”说。爬圌山远眺山西绵山,是为纪念晋国名臣介子推忠孝节义的高尚品德。时有“黄明登圌山,瑞气保平安”、“黄明家家吃馓子,噼里啪啦好日子”的民谚。
上党挑花和南乡服饰。上党镇,位于丹徒区。上党挑花,是刺绣的一种,有平挑花和十字花两种形式,手法有素色挑、彩色挑、单面挑、双面挑等。绣品多为帐帘、枕套、床单、围腰、荷包等,图案、文字多为蝙蝠(福)、芙蓉(富)、桂花(贵)、鱼(余)等,寓意福寿平安。丹徒南乡妇女擅长女红,明清两代为鼎盛期,遂形成了南乡服饰。从做毛毛衣、绣老虎肚兜起,到做自己的婚礼服、绣花鞋,一直做到颜色单一的老年衣服为止。面料多为土布,衣裤以深蓝、藏青为主,头巾是白色或黑白相间,经染色裁剪,绣出吉祥图案,表现了自身的审美特性和地域风情。
秦淮灯彩。源于六朝时期,为句容秦淮河一带传统灯彩制作习俗。因朱元璋提倡“元宵灯节”,明清以后,这里的元宵节成了以灯为俗、用灯造景和借灯兴舞的传统岁时节日。该灯彩汲取了纸扎、绘画、剪纸、皮影、刺绣等艺术之长,还融入形、色、声、光、动等高科技手段,体现了意巧工精、雅俗共赏之特点。
娱教文化
南乡田歌。田歌,是广大稻农插秧除草、车水、挖地时传唱的民歌,是以唱歌来调节情绪、解除劳动疲劳的一种特殊方式。丹徒南乡田歌主要有“耕田嘞嘞”、“插秧田歌”、“打麦号子”、“耥草田歌”、“车水号子”等。内容有“传统歌谣、即兴创作和新民歌”三种,它以口传心记的方法传唱,其独树一帜的演唱形式,使之声名远扬。
丹阳啷当。“啷当”调源于南宋时期,它说唱结合,以唱为主,有单口、对口、群口、走唱、坐唱,又以单口坐唱为主要形式,内容多为戏曲故事和民间传奇,不说唱史书。啷当艺人常用竹板、竹鼓,适当配以江南丝竹,曲调优美,特色浓郁,一般两三人一组,敲打竹板,边敲边唱。清光绪年间,丹阳城乡茶馆、庙堂、晒场等地,啷当说唱蔚然成风。
扬剧。它以古老的“花鼓戏”“香火戏”为基础,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最迟在清乾隆年间形成。镇江是扬剧“金派”艺术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金派”创始人金运贵(1906—1970年),1952年在镇江金星扬剧团(即镇江扬剧团)基本上用自然噪音演唱,对用声、用气、吐字有独到见解,使有别于传统唱腔的“金派唱腔艺术”脱颖而出,名震大江南北。
马灯阵舞。它是乡村中的传统民俗舞蹈活动,讲究布阵和阵法变化,演出队伍所扮人物多为传说中的济公、姜太公、孙悟空、猪八戒等,舞蹈中还伴有祝愿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民间说唱,演员们载歌载舞,或吟唱小调,或打情骂俏,或喜形于色,或绕圈穿插,首尾呼应,瞬息万变。目前,在句容市、丹阳市和润州区、镇江新区等地,均有很出色的马灯阵舞。
宝堰双推车。这是流传在丹徒区宝堰镇坞村一带的传统舞蹈节目,表演内容是“迎亲场面”,表演时三人一组,一般两组以上。花车中新娘穿红着绿,手拿绣花手绢,在花车里前进后退,颦笑娇羞。表演主角是车夫,新郎拉车,新娘坐车,车夫推车。新娘和新郎都各自想着对方,而调皮的车夫却在其中“作梗”,还趁机把各自新娘进行换包。该舞蹈节奏明快,妙趣横生。
孙氏太极拳。该拳由我国近代武学宗师孙禄堂创立。民国时,江苏省国术馆由南京迁至镇江阳彭山北五省会馆内,孙禄堂担任副馆长兼教务长,面向镇江民众传授拳术。该拳集形意、八卦、太极之大成,特点是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动作敏捷,圆活紧凑,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每左右转身以开合相接,它是完备人的性德、提升人的生命力和生命价值的“内外兼修”运动。
上述的民俗事象只是冰山一角,然而,地域的文化根脉连同古老的生命记忆,却将永恒地活在你我心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