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杯的成语或俗语 这10个带“茶”字的成语

本站作者 2023-03-12 09:55:00

关于茶杯的成语或俗语

以茶代酒、三茶六礼、浪酒闲茶……这些关于茶的成语生活中频繁使用。但你知道这些成语真正的含义吗?而且,看似只有四个字,其实背后还隐含着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呢!(关注guchatang)和陈财一起品茗,学习。

晋朝陈寿《三国志·吴志·韦曜传》: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以当酒。

在各种饭局中(特别是临近年关的各大团拜会上),常常能听见某某说:“某不胜酒力,唯有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

乍一看没问题,大家都是这么用的呀!其实“以茶代酒”这个成语颇有些历史了,可它诞生之初的用法却并非如此。

根据《三国志》记载,吴国君主孙皓嗜酒,但这哥们喝酒呢有个规矩:每个人以7升为限,无论会不会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须见底。其中有位大臣名为韦曜,这个人是孙皓父亲的老师,却酒量不太好。为了让大家喝得尽兴又不失韦曜的面子,于是孙皓偷偷使出“以茶代酒”这招。

不久后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也病故于洛阳,唯有这个“以茶代酒”的典故被沿用至今。所以呢喝酒误国(也误事),大家切勿贪杯哦!

三茶六礼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婚俗,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礼记》《礼仪》等著作对此均有记载。

一朋友最近正准备结束爱情马拉松,竟然跑来问我:“结婚时的‘三茶六礼’,这‘三茶’你得给我准备好啊!什么生普、熟普、铁观音的都来点!”我一口血差点吐出来,这智商怎么娶到媳妇的!

中国古代婚俗,婚嫁以茶为礼。所谓“三茶”,指的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以及同房时的“合茶”!其中“下茶”全意为“受聘定之茶”。

男方去女方家里下聘礼时,无论家境如何,都得有茶具。女方父母收下茶具等聘礼,即为认可这段婚姻。所以三茶六礼进行到“下茶”时,女方就已经是男方家的人啦!

还有一种说法则特指婚礼时的三道茶仪式:第一道为百果、第二道是莲子或枣、第三道为茶。饮的方式也有讲究:前两道是接杯之后,双手捧着,深深作揖,然后将杯子与嘴唇触碰一下即可,第三道茶需作揖后才能喝下。

所以“三茶六礼”是一件非常非常严肃的事,若是在古代不懂这个,连媳妇都娶不到!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浪酒闲茶,卧柳眠花,半世禁害杀,自矜自夸。

元·李元蔚《燕青博鱼》第一折也有提及:我揣巴些残汤剩水,打叠起浪酒闲茶。

浪酒闲茶的意思是指风月场中的吃喝之事,千万记住哦,别约朋友喝茶时说:“咱们出去喝些浪酒闲茶吧……”如果正好被朋友老婆听见,真真是坑煞了好友啊!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第48回: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茶饭无心与茶饭不思的意思相近。说来有趣,茶饭无心原意为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这样的情绪就如分隔两地的情侣一般,所以这个成语现在也常见于各种情书之中。

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我们请客时常以粗茶淡饭不成敬意自谦,其实在古人看来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食习惯(现代观点亦是如此)。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晚年与孙君昉比邻而居。孙君昉以前做过太医,退休回到家乡后,他整天乐呵呵地过着俭朴的生活,自称为“四休居士”。黄庭坚请他解释,他笑着回答:“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两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孙君昉的意思是指:饮食粗茶淡饭就可以了,不要顿顿追求山珍海味。穿着暖和就好,日子平稳就好,在精神上无欲无求,要排除私心杂念。

连太医都这么说,可见“粗茶淡饭”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呀!(笔者想想自己日日粗茶淡饭的生活,心里有点小激动呢)

京剧《沙家浜》,出自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为阿庆嫂的唱腔写的词。

2015年8月10日,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辩证看待“人走茶凉”》。文中写道:“‘人走茶凉’是对世态炎凉的一种形象表达,经常有人以此慨叹离开工作岗位后处境的变化。但对于‘人走茶凉’也需辩证看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这种‘茶凉’,应当成为一种常态。”

“人走茶凉”本意是人走之后,一杯茶逐渐冷却的意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延伸之后,亦泛指世态炎凉。简单的一句茶成语,背后隐藏的含义可多了去呢。

元·关汉卿《斗鹤鹊·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茶余饭饱的意思就是闲暇之时。有意思的是,“饭饱”的意思当然是用餐之后,而“茶余饭饱”才算作“闲暇之时”,古代喝茶与吃饭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是每天都有的“习惯”。

但古时娱乐方式不同,“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后半句的意思是邀约几位好友,上青楼散闷消愁。虽然那时候也仅为喝喝酒、聊聊天,但如今想要效仿古风,小编觉得还是提早给家里“备案”才是……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非是我挑茶斡刺,则问你,李美人生下的孩儿,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挑茶斡刺这个成语在我们生活中不太常用,它的意思是寻事生非,但却带褒义!或许有时候对待工作或事业就需要一些挑茶斡刺吧,力争最好!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你却要好生服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可谓耳熟能详。现在听到“你却要好生服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这句台词,是不是已经自行脑补了那个猴脸雷公嘴的和尚与眉清目秀的大唐高僧形象?

三茶六饭,各地有不同的讲究:三茶可视为早茶午茶晚茶,六饭可视为某些人的“多餐”。当然,另外也可将“三、六”理解为泛称,指饮食周到。

对于出家人则又有所不同,一日常只2餐甚至1餐,3时茶而6时饭,所谓粗茶淡饭,极为简朴,却利于修行。

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野抒忠告,榷酒征茶太纷扰。

榷酒征茶的意思是征收酒茶税,亦指苛捐杂税。约公元783年,饮茶的风气逐渐在社会中盛行,户部侍郎赵赞向唐德宗提议征收茶税,十税其一。从此之后茶税律法被沿袭下来,经过历朝历代逐步修订,趋于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旧茶税制度废除,茶叶成为货物税——工商税的一个税目。1984年10月,工商税分解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以后,茶叶属产品税中的一个征税范围。所以榷酒征茶可谓历史深厚,由来已久。

当然,除此之外关于茶的成语还有许多,比如茶余饭后、不茶不饭、残茶剩饭……

可见在很久很久之前我们的先辈们对这种“好喝的树叶”投入了许多感情。有的寄托哀思、有的代表礼仪、还有以茶明志等等。学会这些成语,以后“浪酒闲茶”时再也不担心没有谈资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