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群之成语有哪些(害群之马的害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害的)

本站作者 2024-01-01 12:48:00

害群之成语有哪些

害群之马是服从性差,容易受惊,传递恐慌,并引发马群炸群的那匹马。

马匹受惊大家都懂,有时候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可能引发马受惊,比如一阵风声,一声雷响,一只虫子。

如果一匹马在马群里受惊进入狂躁状态,这种情绪就会像星火燎原一样很快传遍整个马群。然后一大群马瞬间四散奔逃,无差别碾压所有附近的人和物品。这个时候即使马圈,栅栏也无法限制他们。

大家不容易理解害群之马的意思,主要因为不理解马的一个习性,就是是群居。而且现在马的文化形象常常与自由不羁,独立,无拘无束相挂钩。

其实自然环境里,马是群居动物,马群和狼群一样,是有头领的。领头的马就是头马。

头马对马群非常重要,是马群的绝对权威。

马群里的其他马都有很高的服从性,在头马的庇护下也会充满安全感,不容易受惊。

为了说明服从性,给大家找一个马群奔跑的照片:

是这样的:

放牧的马群

还有这样的

现实中的马群

而文艺作品里万马奔腾是什么样子呢?这副国画就很典型:

国画中的万马奔腾

大家发现什么了区别吗?文化作品里表现的马群,一个个高昂着头跑。

而现实中不一样,马群在狂奔的时候大部分马都是低着头不看路的,只少数头马昂着头跑在队伍的前排负责引领。

这就是服从性的体现。

几千匹马一起行动,队伍中的马就算是抬头也不可能看到前面的路,他们都是埋头跟着前马的屁股跑,同时听着头马的命令。

这是马群体行动的基石,这样的马群行动整齐划一,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启动,转向,刹车,同时不会像密集的人群一样出现踩踏事故。

马群里的马服从性极高,可以跟随马群冲锋陷阵,即使奔驰在在刀山火海里,也会紧紧跟随大部队行动。

不打仗的时候,马群里的马也很容易管理,白天跟着头马吃草,晚上抱团休息,一两个人就可以看管过来,基本没有受惊的风险。

也只有这样的马才能成为古代骑兵的战马。

但是要获得这种服从性,马必须从小就生活在马群里,单独饲养的马就做不到以上这些。

一个没有马群生活经验的马,就无法掌握群体协同的技能,缺少服从性也缺乏安全感。这样的马即使后来进入一个马群,也很容易受惊。一旦受惊,马就会疯狂冲撞,进而在马群里形成连锁反应导致炸群。

大群的马一旦炸群,头马的权威就起不了作用了,一个个像无头苍蝇一样横冲直撞,四面八方的跑出去。且不说跑丢了找不回来的损失,就是踩踏也会造成人员和马匹大量死亡。

而引发炸群的那个,就叫害群之马。

中华自古都是农耕文明为主,鲜有适合放牧马群的草原。

在农耕区,马匹饲养主要是单独或小群喂养,马匹的使用也是单独骑乘或者驮运。

所以中原文明缺少大群马匹的饲养经验,慢慢的就难以理解害群的意思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