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物的成语还有什么

本站作者 2024-01-06 00:04:00

带动物的成语还有什么

带动物的成语范文第1篇

由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大致相同,从这一角度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也就会赋予动物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汉语中用“鹦鹉学舌”来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这么说。也就是人云亦云,没有独立见解。在英语中也正好是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此类人,表达为“repeat the words of others like a parrot”;又如“狼子野心”在英语中也是相同表达,可表达为“as cruel as a wolf”。再如“浑水摸鱼”可表达为“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s”。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自然环境的人们对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认识存在着相同的看法,因此,用动物组成的成语来表达人们同一事物的看法也是相同的态度。

二、汉语带动物名称成语在英语中对应不同动物名称

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下的人们存在着相同的看法,但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差异甚大,因此,对同一种动物的看法也会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翻译时,同一喻意在中英文中所用动物名称就完全不同。下面从传统文化差异、审美价值取向两方面作简要分析。

(1)传统文化差异使人们用不同的动物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牛从中国古代社会到今天很多地方,依然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给人们的感觉总是很好的,因此人们赋予了它很多好的成语来比喻人类,比如“身壮如牛”的说法。而在西方早期农耕中,却是用马作生产工具,所以在表达“身壮如牛”这一成语时,英语中用的是“as strong as a horse”。但牛也存在不好的一面,如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是白费口舌,而在西方家他们认为猪是很蠢的,英语中比喻这类人就用“cast peals before swine”来表达。这就是每个国家和地方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对同一个意思所用的表达对象不一样。从“牛”到“swine”正是文化差异的体现。

(2)审美价值取向不同赋予同一种动物不同的感彩

对同一种动物由于每个人的审视点不一样,因此,给予该动物的评价也就是不同的。如“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狐群狗党”。中国人提到狗多半是厌恶的态度,而在英国人眼中却刚好相反,英国人把狗看作人的伴侣和爱物。英语的这类例子有:top dog 重要的人 ,lucky dog 幸运儿, 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三、汉语带动物名称成语在英语中无对应动物名称

(1)汉语带动物名称成语在英语中有类似喻义的表达

汉语成语“画蛇添足”在英语中的表达不对应任何动物名称,而是英语中刚好有一喻义相近的既定表达“paint the lily”。“一丘之貉”的表达为“birds of a feather”。“挂羊头卖狗肉”的表达为“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

(2)汉语带动物名称成语在英语中无类似喻义的表达

带动物的成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畏 惧 语义 功能

语义

1. 《说文》:“畏,恶也。……鬼头而虎爪可畏也。”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注:“契文象鬼执杖之形,可畏之象也。”甲骨文中表示“害怕”义只收录了“畏”字。作为同义词“惧”在当时并没有出现。“畏”是象形字,依鬼执杖之形。从古文字和上古较早的文献来推测,“畏”的对象最早该是灾难、上帝、天命或鬼神。例如:(1)予畏上帝。(《尚书・汤誓》)

后来逐渐扩大到对人或事物,依然是常常指对有威严、声威、威势的人或事物产生的恐惧心理。例如:(2)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尚书・武成》)孔颖达疏:“大邦力足拒敌,故言‘畏其力’,小邦必畏矣。”

由于“畏”最早的意义来自对鬼神、天命的敬畏,所以“畏”又引申为敬义。例如:(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孔颖达疏:“言年少之人足以积学成德,诚可畏也,安知将来者之道德不如我今日也。”

2.“惧”最早出现在商周的青铜器上。它也有害怕的意思,但它更侧重由于害怕而产生的警惕、戒惧的心理。张自烈《正字通》:“惧,戒惧。”因而“惧”所表示的“害怕”含有“警惕、自戒”的意思,当它和“畏”出现在同一句中时,其中的差异就显而易见了。例如:

(4)民畏而惧。(《管子・版法解》)

(5)不畏于天,将何能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夺,忧惧不终。(《左传・文公十五年》)

《说文》:“惧,恐也。从心瞿声。”“惧”为形声字,段玉裁注释为形声兼会意字。“瞿”《说文・羊部》:“鹰隼之视也。从心从瞿。瞿亦声。”它的本义是“惊视貌”,引申为“内心的恐惧”、“警惕”。例如:

(6)“免丧之外,行于道路。见似目瞿,闻名心瞿。”(《礼记・杂记下》)孔颖达疏:“既除丧之后,若见他人形状似其亲,则目瞿瞿然。”这里“目瞿”是“瞿”的本义,“心瞿”是它的引申义。“惧”是后起的分化字,专为表示“瞿”的引申义“心惧”,即“警惕”、“戒惧”为“惧”的本义。例如:

(7)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孔颖达疏:“又言行三军所与之人,必须临事而能戒惧,好谋而有成功者,吾则与之行三军之事也。”

(8)其避辱也惧,其行道也勇。(《荀子・修身》)王先谦注:“王引之曰:‘惧,怯也。’故与勇对文。《吕氏春秋・知度篇》‘工拙愚智勇。’亦以惧对勇。”

功能

1.“在先秦汉语里,对大量的单音词来说,词汇意义对词的语法功能和句子结构模式的制约是更为直接和强烈的。”词的语法功能和搭配特点,往往成为词的意义所反映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词义上看,“畏”是外向的,它的对象是外物,是对现实中的某件事害怕,它总是与外物发生联系。所以“畏”在语法功能上多是及物动词,后面多带体词性宾语。“惧”释为“戒惧”,是内向的,表达的是内心的感受,常常用于警戒自己,怕由于自己的不慎而遭不幸,所以它多没有对象,作不及物动词使用,不带宾语。在实际的句子应用中也表现了“畏”、“惧”的不可替换。例如:(9)予小子夙夜只惧。(《尚书・泰誓》)

“只畏”和“只惧”不能互换,因为“只畏”是敬畏元孙武王。“只惧”是指自己敬畏、戒惧的心情。“只惧”是无须对象的,只能找出“惧”的原因。

有些“畏”虽然不带宾语,但我们总可以找出“畏”的对象。例如:

(10)无独斯畏。(《诗・大雅・板》)

(11)不罚而民畏。(《庄子・天地第十二》)

例10是否定句,应理解为“无独畏斯”,代词宾语“斯”提到了“畏”前面。例11“畏”的宾语“之”省略了。

“畏”作不及物动词,应当看做是特例。例如:

(12)天下不知之,则俨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荀子・性恶》)

(13)立刑罚以威其下,下有畏于上。(《管子・明法解第六十六》)

“畏”、“惧”这种用法特点在专书中表现更鲜明。如《孟子》中“畏”出现14次,11次都带宾语。例如:

(14)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也。(《公孙丑上》)

(15)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腾文公上》)

“惧”出现5次,全部为不及物动词。例如:

(16)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公孙丑上》)

(17)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腾文公下》)

2.多数学者认为,“畏”与宾语为动宾关系,“惧”不带宾语为常。这是有代表性的,但也是不全面的。“惧”后带宾语并不像前贤认为的多为使动用法。“惧”后宾语的类型一直以来常被忽视。考查“惧”字出现频率较高的《左传》,共224句。其中带宾语100句,为使动用法的9句。如:

(18)隋党崇仇,而惧诸侯,或者难以霸乎。(《哀公》)

(19)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文公十二》)

大多数都不能用使动用法解释。“一般说来,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表里关系。语法形式也总是表示着语法意义。”“惧”带宾语又不用作使动用法这一形式,是由于“惧”由表示含有“警惕、自戒”的害怕引申为“担心、忧虑”。当它义为“担心、忧虑”时,后面一般都带有宾语,表示“惧”的原因。如:

(20)楚惧不可用也。(《僖公四年》)

(21)栾氏之力臣曰督戎,国人皆惧之。(《襄公二十八年》)

3.“惧”可以表示程度较深的害怕,这是和“畏”成为同义词的基点。这时多为不及物动词。如果带上宾语,多为使动用法。也可以表示程度较轻的“担心、忧虑”,这时多带宾语,与“畏”不同,“畏”的宾语多为简单的名词或动词,以体词性成分居多。这缘于充当“畏”对象的多为人、事、物。而“惧”的宾语多为谓词性成分,如例(20)。和其他的心理动词一样,“惧”还可以用小句作宾语。这种小句相对独立,它的各个成分特别是它的主语不和大句的谓语动词发生动宾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例(21),“惧”后为体词性成分。周光庆先生在《古汉语词汇简论》中提到:“惧”的宾语是一个词组,而不是一个指称具体对象的单词。周国光、李向农两位先生在他们的《同义词》一书中指出:“惧”作使动用法时,多带体词性宾语。如“公执戈以惧之,乃走”(《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同样出现在《左传》的例(21)句中“惧之”的“之”指督戎,是有具体对象的,其后的体词性宾语却不能为使动。据笔者分析先秦文献中例句,比较而言,周国光、李向农两位先生的观点更能有力解释“惧”带体词性宾语这一现象。“惧”带体词性宾语,又不用作使动,似乎只出现在《左传》中。

“畏”、“惧”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谓语,但是语言在实际运用中是灵活的,有时可以做定语和宾语,例如:

(22)惧者甚众矣。(《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3)方其峻而高其树,长其畏而薄其敝。(《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综上所述,上古时代“畏”、“惧”语义方面的不同多是两个字在造字之初就已经决定了。因为“词的本义就是凭借汉字字形体现出来的一个单音词最早的词义”。语法意义决定语法形式,“畏”多为及物动词,宾语多为体词性成分,宾语为单句并不多见。“惧”多为不及物动词,如果带宾语为体词性成分,多为使动。在这方面,很多学者已达成了共识。常常忽视的是“惧”当“担心、忧虑”讲时,后面常常带谓词性的成分作宾语,不用作使动用法。与“畏”不同,有时“惧”还可以带小句作宾语。[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课题《诠释传统文化新内涵的〈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刍议》(课题编号:sz080709)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2.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98年版。

3.周光庆:《古汉语词汇简论》,华中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

4.阮元[清]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带动物的成语范文第3篇

(1998年5月4日某报)

【品评】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用词或短语来表达的。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含义,这就是概念的内涵;每一个概念又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及所包含的对象,这就是概念的外延。对此都必须要有准确、恰当地表述,否则,便会造成语意表达不清,甚至出现错误。

这则题缺少的不是宾语的中心语,而是缺少了必不可少的修饰成分――定语。请想想:“任何行业”都可以经营,难道非法的也可以经营了吗?新闻导语明白地说:福建省工商局最近出台《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若干意见》,明确规定:“该省下岗职工可以经营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外的任何行业。”显然这则题在“任何行业”前应加上“法律允许的”这个十分重要的限制性定语。此题应改为《下岗职工可经营法律允许的任何行业》。

《飞人身着12秒88凯旋》

(2006年7月某报)

【品评】标题中的“飞人”指的田径运动员刘翔,“12秒88”是他在瑞士洛桑创造的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记录。这则题缺少宾语中心语。从语法结构看,“12秒88”是一个时间数量短语,与谓语动词“身着”互不搭配,它怎么能穿在身上呢?动词后面缺宾语。对照新闻事实应改为《飞人刘翔身着“12秒88”的T恤衫凯旋》。

《当场击毙两犯罪嫌疑人》

(2009年7月14日某报)

【品评】谓语同所带的宾语不搭配。既然是“犯罪嫌疑人”,怎么可能当场“击毙”?“犯罪嫌疑人”是一个法律用语,特指未经审判或没最终完成审批程序、尚未定罪的被羁押的疑犯。该则新闻说的是,正在行凶杀人的两个暴徒,当场被击毙。此题应改为《当场击毙两行凶杀人的暴徒》。

《“尖子生”今赶考北大清华自主招生》

(2010年1月16日)

【品评】这也是一则宾语残缺的标题。但它与前面三题宾语残缺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的是:主要问题是不恰当地以定语取代了中心语宾语。

宾语素有是谓语动词的共存成分之称。宾语必须明确表示动作行为相关联的事物,要使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及其发生的作用影响,更加具体、明确和细化。如果我们把这则题的附加成分去掉,那不就成了“尖子生赶考招生”。“招生”也是一个动词,其内涵远比“赶考”宽泛得多,它对谓语动词“更加具体、明确和细化”了吗?没有!那么真正宾语究竟由“谁”来充当?请看消息的起首句写道“尽管比往年延后了半个月,但北大、清华两所最高学府的2010年自主招生笔试又‘凑’在今天同时举行。”显然,“尖子生”赶考的不是“自主招生”而是“自主招生的笔试”,这个偏正词组的中心语“笔试”不也就是此题宾语部分的中心语么!此题应改为《“尖子生”今赶考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笔试》。

《示范高中将减少跨区县招生计划》

(2010年1月16日某报)

【品评】这则题与上一题有些相似,把宾语部分的中心语遗漏掉了。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宾语部分结构复杂,修饰语成分多,特别是有较为重要的修饰语,结果绕来绕去就把中心语丢掉了。这则新闻一起首就开宗明义地说:“昨天,市教委公布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今年本市中招计划为9.3万人,比2009年减少了4000人。”那么题中要“减少”的是什么呢?是计划吗?显然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呢?“计划”按《词典》释义为“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内涵宽广,作者不讲,读者是猜不出来的。但导语讲得很明确, “减少”的是“招生人数”。制题者为什么非要在那里绕来绕去,就是不一语道破呢!此题应改为《示范高中将减少跨区县招生人数》。

【链接】在“主――谓――宾”结构句子中,宾语是相当重要的成分,尤其是在以“何事”为中心,承担着导读与导向双重功能的新闻标题特殊的语境条件下,在一些重要报道中它不仅在主标题上应有所展示,有时不得不另拟副题加以详述,其作用不可以小看。

就句子的语法关系而言,谓语和宾语是一对直接搭配的成分,前者表示动作或者状态,后者(宾语)除了表示动作的对象外,还可以表述动作或状态涉及的结果、处所、工具、方式、原因、目的和数量等等。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宾语的特性,对做好标题意义重大。

宾语的构成,主要是名词、代词、数量词及体性短语充当,动词、形容词等谓词及其短语也有做宾语的。此外,主谓短语也可充当宾语。

宾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非常复杂,语言学界对其归类众说纷纭,现就与制题关系密切的,择其要者有以下类型:

1.施事宾语――宾语往往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或性质主体,它可以是自然界的事物。

2.结果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牵引到的对象,以及引起、引出的结果。

3.处所宾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指向的原点、起点、经过点。

4.目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以及所凭借的工具。

5.原因宾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

6.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关涉的人或事物,包括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用先进文化导航青年》

(2000年6月29日某报)

【品评】这则题是把不及物动词当成及物动词来使用的语病。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的词。根据能不能带宾语和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亦称“他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亦称“自动词”)两类。一般地说,能带宾语的动词叫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和只能带施事宾语的叫不及物动词。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如果忽略了动词的这一特性,就会出现动词误用的语病。

上题,“导航”是不及物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可在动词“导航”前面加上介词“为”引入动作行为的受事者,与“青年”组合成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此题应改为《用先进文化为青年导航》。

【链接】及物动词是具有动作行为意义的,对受事者有明显而极强的支配和影响力的词。语义上是能够表示有意识的或有心意的动作行为的动词。

不及物动词是表示存在、状态或感受、趋向等意义的动词。从语义上说它表示的是动作的存在或持续存在,而不表示主体有意识的再进行某个活动。如:坐、站、躺、蹲、跪、睡、跑、飞、跳,以及看见、听到、感到、导航等。

再有,不及物动词,一般地说,不能单独使用,可以加“没”表示否定。

以上几点可供我们在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时自测之用,以减少或避免在制题中由此造成的语病。

《不改规则“足球生意”便没的做》

(2010年1月27日某报)

《亏他们笑的出来》

(某报转引自《中国记者》2009年第9期)

【品评】这两则题中的结构助词“的”都应改用结构助词“得”。因为它们或者是对谓语动词及其连带成分的补充说明,或者就是对谓语动词的直接说明,是补语而不是宾语。

结构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两者不能混用。两者出现混用的原因,除有粗疏的可能外,更多的恐怕是与宾语和补语没有分清楚有关。

补语是谓词性短语里的中心语(动词或形容词)后的附加成分,其作用在于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可能性和情态,以及性状的程度或者情态。补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表动量或时量的数量词、代词“怎么样”、副词“很”和“极”、表示时间或处所的介词短语充当。

在标题中,补语的常用类别有:

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常用形容词和部分动词充当。结果补语同中心语结合紧密,其间不能加进别的成分,不带助词“得”,以致动态助词“了”、“过”也只能加在补语后面。

状态补语。用来说明或描写动作行为的状态,必须带“得”。其作用主要有二,一是用于评价,一般由性质形容词充当;另一是用于描写,一般由状态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构成,如例句的第二题。

可能补语。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中间插入“得”或“不”(“没”),表示可能性或不可能性,如例句的第一题。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或变化的趋势。不带“得”,一般由趋向动词充当。

程度补语。表示性状达到的程度,用在形容词或一些表示心理动词和感受动词后面,可用也可不用结构助词“得”。

数量补语。从数量方面说明中心语,不能带“得”。

【链接】在句子的结构中,补语与宾语都出现在谓语之后,两个成分常常同时出现;在功能上又有些交叉、互补之处,有时难免不好截然区分。但从上面对补语的构成、语法和语义功能以及类型上看,如遇上难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察:

1.从与谓语中心语的关系上去分辨: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支配、关涉的对象,回答“谁”或“什么”等问题;补语是补充说明中心语的结果、程度、情态、评判,回答“怎么样”、“多少”等问题。纯粹的形容后边的成分,自然是补语,而不会是宾语,因为形容词通常是不能带宾语的。

2.从所用词类和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上去分辨:宾语一般是名词或代词(亦称“体词”),因为其支配、关涉的对象总是人或物,而名词或代词正是人或事物的名称。补语一般不用名词,因为它是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状态等,所以常用形容词、动词(谓词)、副词等。动词后边的成分,是体性词成分一般是宾语,因为体性词不能直接充当补语。

3.从能否用介词“把”字将谓语中心语提前上去分辨:能够前移的是宾语,不能前移的是补语。例如:

(肩) 《弟弟讲“优生”,得奖时眉毛笑弯哥哥讲“多产”,卖果时泪湿衣衫》

(主)《同种一样桔,结成两样果》

(2000年5月22日农民日报)

肩题中“得奖时眉毛笑弯”,是改变了语序宾语“眉毛”前移的倒装句,正常表述应为“得奖时笑弯眉毛”。其中动词“笑”,补语为单音节形容词“弯”,宾语“眉毛”。“眉毛”,加“把”或不加均可前移,是宾语;补语“弯”,则不能前移,否则这个语言片断便不能成立。

(肩) 《一青年行为不文明举止付出惨重代价》

(主)《马路乱撒尿 电击折两臂》

(1999年7月16日某报)

【品评】新闻说的是:一青年在马路边撒尿,尿液击中路上电线的处,被电击倒,两臂骨折。这则题是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复句。主标题的主语承前省略,上句处所词“马路”缺少介词“边”,“马路”成了会撒尿的“主语”,下句“马路”又遭电击造成“双臂骨折”的惨剧。这一切都是由于介词不到位惹的祸,介词“在……边”应与处所词“马路”或“路”结合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此题的主标题应改为《在路边乱撒尿遭电击折两臂》。

《联大与布什辩论 内贾德提议再次被拒》

【品评】新闻报道的是,伊朗总统内贾德再次提议,乘出席联合国大会之机,他愿与布什在联大辩论,但又一次地遭布什拒绝。显然,此题的上句概括不准确,“联大”本是内贾德建议与布什辩论的地点,本应该在“联大”前加上介词“在”组成介词短语,放在动词“辩论”的前面作状语。但由于介词“在”的缺位“联大”却成了主语,变成“联合国大会要与布什辩论”?此题应改为《愿与布什在联大辩论内贾德提议再次被拒》

《在新中国公民遭抢劫》

【品评】这又是一则语法结构不当引起的歧义句。其原因有二:一是简称不妥。题中的“新”并非“新旧”之“新”,而是“新西兰”这个国家的简称,如用全称歧义可能会化解,此处先搁置不论,待以后再细说。二是用词不规范,按语法结构要求,介词结构直接用来修饰名词时,介词结构要用结构助词“的”与之连接。此题如按此要求改为《在新的中国公民屡遭抢劫》,虽说由简称造成的阅读和理解的不便并未消除,但也不至于让读者误以为“新中国的治安如此糟糕,公民屡遭抢劫”。

《车臣匪首,被吸毒手下55美元卖掉》

【品评】在“55美元”的前面应加上介词“以”与之组成介词短语放在动词“卖掉”前面作状语,表示工具、手段。此题应为《车臣匪首,被吸毒手下以55美元卖掉》。

带动物的成语范文第4篇

本文讨论了现代汉语形容词能否带宾语,带了宾语后词性是否发生了变化的问题,通过一些古代文言语法对形容词带宾语现象的分析,认为形容词能带宾语,带的宾语主要有使动宾语、施事宾语、受事宾语、表比较的宾语、意动宾语五个类型,然后对形容系带宾语后语义上的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形容词带宾语后其词性仍是形容词,而且形容词所具有的动词的一些功能是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一种语法变异现象,从而得出“形容词能否带宾语”这一标准在动词和形容词之间不起分类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

形容词 动词 宾语

我国语法界就“形容词+宾语”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众多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程度的阐释,然而,直到现在,现代汉语形容词能不能带宾语,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词性是否发生了变化,从词类划分和归类的角度如何看待和处理“形+宾”中所谓的“形”,等等,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取得共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动词能带宾语,这是区别动词和形容词的重要依据。这类说法多见于语法专注和教材中。如张志公等(1959):“动词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带宾语。”[1]邢福义(1981):“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不能带宾语,这是形容词最大的特点。” [2]钱乃荣(1990)认为形容词可以做谓语中心语,但不能带宾语。[3]等等。

第二、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形容词带上宾语后就应该看作是动词,这类词兼属于形、动两类。例如吕叔湘(1966)指出,单音节形容词后面出现的名词性成分有两种,“一种是一般名词或代词”,“一种是数量词”,前者“在语法上应该算是宾语”。文中还进一步把形容词带宾语从意义上分为“形”为使动意义、“形”为意谓意义和以“施事”为宾语等五种情况,并且指出“这里的形容词应该说已经变成了动词。” [4]邢福义(19

A90)认为:“带宾语是动词的决定性特征。一个词,尽管经常性用法是形容词,但只要带上了宾语,就应判定为动词,例如:红了脸、黑了心。” [5]

第三、形容词可以带宾语,带宾语后仍然为形容词。这种观点多见于有关的论文中。例如:许德楠、董洁(1980)说“现代汉语形容词具有谓词的性质,其中一部分可带宾语,形成‘形宾结构’”。[6]刘道英(2001)认为形容词可以带宾语,如“‘菜好了’、‘桌面干净了’、‘人坏了’”中“‘好’、‘干净’、‘坏’”还是做谓语,但他们后面带上了‘了’字,语义所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变化,并且将这种可以作谓语的形容词称为“动态形容词或准动词”。认为这类形容词“在使用中取得了动词的某些资格,如带上了‘了’,这属于形容词的一种语法变异,它主要是在语法功能上才能产生变异。”例如“生活可苦了她了”、“厂里更新了设备”的“苦”、“更新”是“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7]

“形+宾”现象,早在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1898)中就已经注意到了,《马氏文通》在卷三论述静字(形容词)时,马氏指出“象静后之司词,犹动字后之止词,所以足其意也。”[8],例如:“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也。”(《论语.为政》)后者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形+宾”。马氏进一步指出:“‘寡’静字也。所‘寡’何者?‘尤’与‘悔’。其司词也。”而静字“寡”的司词“尤”与“悔”,其性质“犹动字后之止词” [9]。在马氏看来,如同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止词)一样,形容词(静字)后面也可以有自己的宾语(司词)。到了1930年,杨树达在其文言语法著作《高等国文法》中承袭了马氏的看法,把“性质形容词与其宾语”分成“有介词为介者”和“省介词者”,前者如“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后者如“专欲难成”。杨树达还进一步指出,形容词(转为外动词)可以带有“使然(致然)”之意或“认为(以为)”之意的宾语。认为“细万物,则心不惑矣”“细万物,谓以万物为细。” [10]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古今汉语中“形+宾”这种语法现象的存在,所以我们肯定地说,在汉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形容词是可以带宾语的。

汉语形容词和印欧语形容词不同,汉语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谓语,也就具有带宾语的潜在可能性,印欧语形容词不能直接做谓语,它需要和系动词组成系表结构充当谓语,刘道英(2001)举例说“苏州园林太美了”

“The gardens inSuzhou arewonderful

主语连系动词 表语

谓语

(系表结构)

“我们的新教学楼看起来很漂亮了。”

“Ournewclassroombuildinglooks beautiful 。”

主语连系动词 表语

谓语

(系表结构)

“汉语动词与形容词都能当谓语,这是促使某些形容词向动作性动词类化的条件”,“如果没有动词与形容词所共有的充当谓语的这个变异条件,某些形容词带宾语将是不可能的。”刘道英(2001)认为形容词变异有两种形式,一个是一些形容词后可带“了”、“着”、“过”(动态助词----引者加)。另一个是“形容词带上了宾语” [11]

首先我们来看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现代汉语里的“了”、“着”、“过”是表示“体”的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所谓“体”就是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情况,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这是为中外语言学家所公认的。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动态助词“了、着、过”的主要语法功能就是接在动词后,表示这个动词所反映的行为、动作、发展、变化进行的情况,并且这种动态是动词所持有的。但在实际中,我们发现现代汉语有很多形容词都可以带动态助词,如:“突出了重点”、“他饿过了头”。而且很多语法著作认为形容词因为带上了动态助词,便有了“动性”从而带有“动作的意味”。

其次,形容词带上了宾语。这说明形容词能做谓语,而且作谓语的形容词和它后面的名词之间意义上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使动宾语

宾语所具有的某种性质或呈现的某种状态,是通过有意识的人为因素的“促使”而实现的。

如:繁荣经济(使经济繁荣) 突出重点(使重点突出)

这类“形+宾”结构的特点是,可以用“使(让)”把使动宾语提到形容词前面,即:形+宾使(让)+宾+形。或者直接把宾语置于形容词前变为主谓结构,如:“繁荣经济经济繁荣”刘道英(2001)“这一类是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现代汉语里这类词不多,这类宾语是形容词具有指示特征后的产物。而且这类句式都可以转化为古汉语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2]

(2)、施事宾语

宾语所具有的某种性状,不是人为因素的“促使”或主观上的“认定”实现的,而是由某种外在的、自然的因素造成的。

如:好了伤疤(伤疤好了) 红着脸(脸红了)

这类“形+宾”结构的特点是,宾语都可以置于形容词谓语的前面,由形+宾结构变为主谓结构。

(3)、受事宾语

宾语可看作是承受谓语形容词所具有的某种性状的受事客体。带受事宾语的 “形+宾”结构可以用“对”字把宾语提到形容词的前面,即,“形+宾”“对+形+宾”。

如:宽大俘虏(对俘虏宽大) 不要冷淡了老人(不要对老人冷淡了)

(4)、表比较的宾语

宾语用作比较的对象。宾语为比较宾语的“形+宾”结构,在意念上都隐含着比较的意思。构成这类“形+宾”结构所不可缺少的数量成分可以看作是比较的结果。

如:哥哥大我五岁(哥哥比我大五岁)多了三个人(比原来多了三个人)

(5)、意动宾语

宾语所具有的某种性质是通过人的主观“认定”而实现的,即,意动宾语是人认定名词所表示的某种事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意动宾语的形宾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并且往往只出现在某种固定的格式中。

如:重感情(以感情为重)

重数量轻效益(认为数量重要,效益不重要)

这类“形+意动宾语”结构的特点是,可以把它理解为“以+名+为+形”或“认为/觉得+名+形”。

我们了解了形容词带宾语的类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形容词带宾语后语义上有什么变化。一般来说,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属性,其主要功能是作定语和谓语,作谓语时如果不带“了”、“着”、“过”等动态助词,则仍表示静态的属性,说明主语的性质。但是,作谓语的性质形容词戴上了“了”、“着”、“过”等动态助词以后,便具有了动态的意味,并具有动词性。]吕叔湘(1942)指出:“形容词做表态谓语,有时不是表示一种无始无终的一瞬间的状态,而是表示一种状态的开始,或是表示一种状态的完成,于是这个形容词也就带有动作的意味。” [13]表示状态开始,如“一到十月。这些树叶便红了起来。”表示状态完成,如“他聪明过,可也糊涂过。”

作谓语的形容词带上助动词便有了“动作的意味”,而作谓语的形容词带上宾语后(包括同时带上动态助词)语义上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变化,由表示静态的性质变为表示持续的过程。其中:

(1)、形容词带上使动宾语(使变)和施事宾语(自变)两种“形+宾”结构,是已经实现或正在进行的某种状态的存在和持续。

(2)形容词带受事宾语和意动宾语两种“形+宾”结构,表示对名词所表事物采取的某种态度的存在和持续。

(3)形容词带表比较的宾语的“形+宾”结构,表示某种状况的客观存在。

某种状态(1)、态度(2)、状况(3)的存在和继续,实际上就是一种过程。形容词带上宾语后由原来的表示某种性质变为表示某种持续的过程,是“形+宾”这种结构本身造成的。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词性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属于动词还是形容词,这是前人谈的比较多的问题,据莫彭龄和单青(1985)统计,动词有76.7%可以作谓语,形容词有26.2%可以作谓语[14],这样看来,把能带宾语的形容词都看成是动词,即,处理成形、动兼类,就有困难了,如果形容词一带宾语就变成动词之说能成立,则汉语中动、形兼类的数量就相当大,那么区分动词和形容词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此我们倾向于不把带宾语的形容词处理成兼类,而承认有一部分形容词可以带宾语。在这里,我支持刘道英女士的看法,“形容词中尽管出现了能带宾语的情形,但由于它自身性质的制约而有别于动词,也就是说在某种句法功能上它可以和动词相同,但它不能混同于一般动词,充其量只能算是准动词。我们只能把他们所具有的动词的一些功能看作是语法变异现象。” [15]

带动物的成语范文第5篇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很普遍,这在成语里也是如此。一些成语中的名词活用作动词后直接带宾语(有的宾语省略),不再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地名称,而具有一般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语法特点。如“文过饰非”中的“文”,就是“掩饰”“文饰”的意思。又如“革故鼎新”“衣锦还乡”“待字闺中”“正中下怀”中的“鼎”“衣”“字”“中”等词都用作动词,依次为“革新”“穿”“许嫁”“适合”之意。

2.名词作状语

成语里,有些名词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作了状语。如“风流云散”中的“风”及“云”就分别作“流”和“散”的状语,成语的字面义就是“像风一样流失,云一样飘散”。另外,像“抱头鼠窜”“牛鼎烹鸡”“江河日下”“南征北战”等成语中加点的名词都作状语,分别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方式以及时间和方位等。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在成语里也能偶尔见到,它表示使宾语这一动作行为的对象产生某种动作或变化。如像“祸国殃民”中的“殃”,为“使受祸害”义;“汗马功劳”中的“汗”,就是“使出汗”的意思;“生死肉骨”中的“肉”为“使……长肉”之意。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主语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怎样或当作什么。成语里名词的意动用法比较鲜见,但像“草菅人命”“幕天席地”“鱼肉乡里”中也保留了古汉语的这一词类活用现象。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用如名词

有些成语中,动词不再表示某一动作行为的发生,而是具有明显的表示与这一动词有关的人或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出现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像“轻车简从”中的“从”(跟随的人)、“路不拾遗”中的“遗”(丢失的东西)和“入不敷出”中的“入”(收进来的钱)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2.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表示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成语中这种情况不少,如“破(使损坏;使分裂)釜沉(使下沉)舟”“立(使竖立)竿见影”“化(使变化)险为夷”等。又如“生杀予夺”中的“生”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但它后面省略了宾语。

3.动词作状语

个别成语里,某些动词或动词短语可以单独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用作状语。例如“奔走相告”“坐享其成”“坐以待毙”中的“奔走”“坐”“待”等。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如名词

在成语中,有些形容词用如名词担任主语或宾语,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出奇制胜”中的“奇”就是表示“奇兵”“奇计”的意思。另外,像“从善如流”“披坚执锐”等成语中的“善”(好的意见)和“坚”(坚固的铠甲)“锐”(锋利的兵器),都是把它们当作名词来使用的。

2.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

在一些成语中,形容词可以直接带宾语。例如:“厚此薄彼”中的“厚”(推崇;重视;优待)“薄”(看不起;轻视;慢待),“深明大义”中的“明”(懂得;了解),“文人相轻”中的“轻”(轻视;鄙薄),这些词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一些成语里的形容词常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者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或状态。比如“息事宁人”“丧权辱国”“损人利己”“曲突徙薪”等成语中的形容词都和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结构,具有明显的使动义。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古汉语里,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或者特征。成语里形容词的意动如“安居乐业”(以其居为安,以其业为乐)“不远万里”(不顾万里长途的遥远)“登山小鲁”(认为鲁国小了)等。

四、数词的活用

古汉语中的个别数词(最多见的是“一”)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会失去它本身的语法特点和意义,活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等,这种语法现象在成语里也不乏其例。例如“举一反三”“一人耳目”“一心一意”“一仍旧贯”和“不二法门”“万无一失”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