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脑与羞的字的成语有那些 含“脑”的成语大全

本站作者 2024-01-22 00:38:00

含脑与羞的字的成语有那些

“脑”开头的成语

1、脑满肠肥[nǎo mǎn cháng féi]

【解释】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形容饱食终日的剥削者大腹便便,肥胖丑陋的形象。

【出处】《北齐书・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示例】匹夫但知高官后禄,养得你脑满肠肥,哪里懂得这些大义。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一回

2、脑瓜不灵[nǎo guā bù líng]

【解释】指人不聪明,思想转不过弯来。

【示例】他是一个脑瓜不灵的人。

3、脑子生锈[nǎo zǐ shēng xiù]

【解释】比喻思想僵化。

【示例】我看他是脑子生锈了,不然会这样迟钝。

“脑”结尾的成语

1、磕头碰脑[kē tóu pèng nǎo]

【解释】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八十五回:“磕头碰脑,又都是些树木,不能动步,头盔早已落地,万缕青丝披散,绕住了枪杆。”

【示例】这有何难?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磕头碰脑,满路都是同年,这有甚么难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三回

2、猴头猴脑[hóu tóu hóu nǎo]

【解释】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示例】这孩子一点规矩也不懂,猴头猴脑的。

3、鬼头鬼脑[guǐ tóu guǐ nǎo]

【解释】鬼:形容人阴险狡诈。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

【出处】明・凌鞒酢抖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头鬼脑的人,奉承的姊夫姊姊好。”

【示例】又鬼头鬼脑,不知说了些甚么,便叫请出大爷来。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4、伸头探脑[shēn tóu tàn nǎo]

【解释】不断伸着脑袋张望。形容迟疑观望,或心中有鬼。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

【示例】又走不上几步,转过弯来,只见宋信在那里伸头探脑的张望。 ――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十八回

5、呆头呆脑[dāi tóu dāi nǎo]

【解释】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示例】小凤仙的脾气,人家说她不合时宜,其实她也是呆头呆脑,不惯作妓女腔,与人不合。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

6、探头缩脑[tàn tóu suō nǎo]

【解释】小心胆怯张望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到了园中,果然阴气逼人。贾赦还扎挣前走,跟的人都探头缩脑的。”

7、依头顺脑[yī tóu shùn nǎo]

【解释】形容规规矩矩,十分顺从的样子。

【出处】明・陆云龙《清夜钟》第七回:“生小儿体貌玮梧,性格轩爽,说话百伶百俐,弄得父母两个,恼里变作欢喜,愁中化作快活,依头顺脑,是一个极孝顺小厮。”

【示例】她要丈夫对她一片忠诚,依头顺脑,一切听她驾驭。 ――杨绛《洗澡》第一部第一章

8、摇头幌脑[yáo tóu huǎng nǎo]

【解释】脑袋摇来摇去。多形容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同“摇头X脑”。

【出处】鲁迅《<准风月谈>前记》:“《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头幌脑的高兴了一大阵。”

9、楞头磕脑[léng tóu kē nǎo]

【解释】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也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同“楞头楞脑”。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五:“打头的是小刘,楞头磕脑地就撞了进来,站在一边,光哆嗦,不说话。” 又《骆驼祥子》一:“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楞头磕脑的。”

10、痛心拔脑[tòng xīn bá nǎo]

【解释】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11、木头木脑[mù tóu mù nǎo]

【解释】形容呆板、迟钝。

【出处】沈虎根《小师弟》:“而且变得木头木脑,竟连他母亲来看他也会显得冷冰冰的。”

【示例】他有点木头木脑的。

12、傲头傲脑[ào tóu ào nǎo]

【解释】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

【出处】《儒林外史》第二七回:“现今之小厮傲头傲脑,也要娶个辣燥些的媳妇来制着他才好。”

13、颠头簸脑[diān tóu bǒ nǎo]

【解释】头部上下晃动摆动。

【出处】明・杨尔曾《韩湘子全传》第六回:“那老头儿拄了拐杖儿,颠头簸脑走了进来。”

【示例】从今那复容高傲?免不得改稿上颠头簸脑,说堂时垂手呵腰。 ――清・戴璐《藤阴杂记・韩春湖》

14、土头土脑[tǔ tóu tǔ nǎo]

【解释】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谁知他土头土脑的,信是一句话。”

【示例】她那土头土脑的样子让人看不起。

15、没头没脑[méi tóu méi nǎo]

【解释】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

【出处】明・凌鞒酢冻蹩膛陌妇奇》卷一:“而今说一个人,在实地上行,步步不着,极贫极苦的,却在渺渺茫茫、做梦不到的去处,得了一注没头没钱财,变成了巨富。”

【示例】这些人虽常在这里,却是散在各处,这一会没头没脑,往哪里去捉?(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

16、癫头癫脑[diān tóu diān nǎo]

【解释】疯疯癫癫,精神不正常。

【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你在这里癫头癫脑的,看你这样子,就猜得到你干了什么事回来。”

【示例】她生了一个癫头癫脑的丫头。

17、倔头强脑[juè tóu jiàng nǎo]

【解释】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

【出处】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当时我就觉得其中两个,一男一女,倔头强脑,大不顺眼。”

18、不知头脑[bù zhī tóu nǎo]

【解释】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犹不知所措。

【出处】明・凌鞒酢冻蹩膛陌妇奇》卷三十:“又恐怕因此惹恼了他,连自己身子立不勾,却又不见得李参军触恼他一些处,正是不知一个头脑。”

19、针头线脑[zhēn tóu xiàn nǎo]

【解释】缝纫用的针线等物。比喻细微的事物。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只有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少也是五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头线脑之类。”

【示例】你家里有什么东西也得登记上,是个针头线脑也得算上。 ――孙犁《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

20、愣头呆脑[lèng tóu dāi nǎo]

【解释】楞:呆,失神。形容言行鲁莽冒失或发愣的样子。

【出处】余辰《蚕》:“现在几乎全班都举手了,只有我们这张桌子上愣头呆脑地坐着两个人。”

21、摇头晃脑[yáo tóu huàng nǎo]

【解释】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怎奈他不来理论这话,倒瞪着两只眼睛,摇头晃脑,指手画脚。”

【示例】摇头晃脑的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 ――鲁迅《二心集・善于翻译的通信》

22、有头有脑[yǒu tóu yǒu nǎo]

【解释】比喻有头绪,有条理。

23、摇头X脑[yáo tóu gǎo nǎo]

【解释】脑袋摇来摇去。多形容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

24、舒头探脑[shū tóu tàn nǎo]

【解释】伸头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

【出处】明・凌鞒酢抖刻拍案惊奇》第六回:“只是舒头探脑,望里边一望,又退立了两步。”

【示例】她舒头探脑的样子十分滑稽。

25、昏头搭脑[hūn tóu dā nǎo]

【解释】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却说八戒跌得昏头昏脑,猛抬头,见丝篷丝索俱无,他才一步一探,爬将起来,忍着疼,找回原路。”

【示例】因被宗泽发作了一场,气得昏头搭脑。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一回

26、贼头鬼脑[zéi tóu guǐ nǎo]

【解释】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太太,这个外国人贼头鬼脑,我总疑着他。”

【示例】景藩便皱着眉喝道:‘在那儿贼头鬼脑的干什么?滚出去!’ ――张爱玲《小艾》

27、愣头愣脑[lèng tóu lèng nǎo]

【解释】形容言行鲁莽冒失。

【出处】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愣头愣脑,没分寸。”

【示例】调度员忽闪忽闪眨着眼,愣头愣脑地望着梁建。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28、劈头盖脑[pī tóu gài nǎo]

【解释】劈:正对着,冲着;盖:压。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来势很猛,不容躲避。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四回:“夺过士兵手里的棍棒,劈头劈脸便打。”

【示例】雨呀,劈头盖脑地浇下来,顺脖子灌下去。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

29、狗头鼠脑[gǒu tóu shǔ nǎo]

【解释】比喻奴才相。

【出处】《黑籍冤魂》第六回:“要说这林则徐,却不像那些狗头鼠脑的官员,要算我们中国的杰出人物。”

30、贼头狗脑[zéi tóu gǒu nǎo]

【解释】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出处】《再生缘》第一回:“今天楼上家中老少和一班女眷都在看,刘奎璧对着楼上贼头狗脑,以致第三箭失手。”

【示例】刘仁兄,我看那押解的官儿贼头狗脑,不是个好人,我们要提防一二。 ――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四场

31、磕头撞脑[kē tóu zhuàng nǎo]

【解释】磕、撞:碰。跑在地上叩头行礼。也指用头顶撞他人,表明不肯善罢干休。也形容由于人多,人与人之间相互拥挤碰撞。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自家扬州奴,我往常但出门,磕头碰脑的都是我那朋友兄弟;今日见我穷了,见了我都躲去了。”

【示例】那些僧越加悚惧,磕头撞脑,各顾性命,通跑净了。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32、低头耷脑[dī tóu dā nǎo]

【解释】形容惶恐或无精打采的样子。

【出处】袁静《伏虎记》第七回:“他的办公室也变得冷下来了,谁进来干什么,都低头耷脑,蹑手蹑脚。”

【示例】你怎么老是那么低头耷脑的!

33、兔头脑[tù tóu suō nǎo]

【解释】形容人面貌猥琐。多形容坏人。

34、眉头眼脑[méi tóu yǎn nǎo]

【解释】指眉眼间的神色。

【出处】宋・周紫芝《感皇恩》词:“思量也胜,看个眉头眼脑。”

35、巴头探脑[bā tóu tàn nǎo]

【解释】形容伸着头偷看。

【示例】乘客纷纷一字排,巴头探脑费疑猜,东南西北车多少,不靠咱们这站台。 ――启功《鹧鸪天・乘公共交通车》八首

36、毛头毛脑[máo tóu máo nǎo]

【解释】形容年轻人的鲁莽冒失或很着急的样子。

【示例】汽车抛锚了,他毛头毛脑地敲着车,毫无办法。

37、滑头滑脑[huá tóu huá nǎo]

【解释】形容人狡诈、不诚实。也指圆滑,不肯负责任。

【示例】他长得滑头滑脑的。

38、颠头播脑[diān tóu bō nǎo]

【解释】点头晃脑。多用以表示赞同、赞赏。

【出处】《英烈传》第十九回:“马上说同心,止不住颠头播脑。”

【示例】后来看见信里有‘渭阳’两个字,不觉颠头播脑,反而称赞这位文案有才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39、低头搭脑[dī tóu dā nǎo]

【解释】形容惶恐或无精打采的样子。同“低头耷脑”。

【出处】梁斌《红旗谱》一:“老祥子大娘正点着灯做晚饭,看见朱老巩走进来,低头搭脑坐在台阶上。”

40、昏头打脑[hūn tóu dǎ nǎo]

【解释】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同“昏头搭脑”。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九:“祥子几乎没有力量迈出大门坎去。昏头打脑的,脚还在门坎内,借着街上的灯光,已看见了刘姑娘。”

41、冬烘头脑[dōng hōng tóu nǎo]

【解释】冬烘:迂腐,浅陋。指头脑糊涂,迂腐,不明事理的人。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示例】惨淡风云怜入彀,冬烘头脑怕当场。 ――清・查慎行《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首》

42、摸不着头脑[mō bù zháo tóu nǎo]

【解释】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回:“当时同多九公议定,把兰音,若花送了过去。二人摸不着头脑,又不敢违拗,只得暂且住下。”

【示例】那人低着头,亦看不出面貌。羊统领满腹狐疑更是摸不着头脑。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43、套头裹脑[tào tóu guǒ nǎo]

【解释】比喻很多事情纠缠在一起,分辨不清。形容十分周密不露破绽。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这桩套头裹脑的事,这段含着骨头露着肉的话。”

44、横头横脑[héng tóu héng nǎo]

【解释】显得粗暴蛮横、自以为是的冒昧行为。

【示例】他横头横脑地妄加评论。

45、虎头虎脑[hǔ tóu hǔ nǎo]

【解释】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

【出处】老舍《赵子曰》:“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

【示例】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非常结实。

46、缩头缩脑[suō tóu suō nǎo]

【解释】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

【出处】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解答。”

【示例】我不喜欢缩头缩脑的人。

47、楞头楞脑[léng tóu léng nǎo]

【解释】①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②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

【出处】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楞头楞脑,没分寸。”

【示例】调度员忽闪忽闪眨着眼,楞头楞脑地望着梁建。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48、蔫头耷脑[niān tóu dā nǎo]

【解释】蔫:枯萎;耷:垂。没精打采的样子。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满银蔫头耷脑走出门坎后,惊讶地看见是他的小舅子,便把罗着的腰直了一下,脸上倒显出了几分羞愧的颜色。”

【示例】马林生摇头,蔫头耷脑地对老同学说,‘实事求是地说,中等。’ ――王朔《我是你爸爸》

49、冲昏头脑[chōng hūn tóu nǎo]

【解释】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

【出处】李欣《“无限风光在险峰”》:“胜利之后,也不‘万事大吉’,不可冲昏头脑,否则还可能丧失胜利的果实。”

【示例】你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

50、龙肝凤脑[lóng gān fèng nǎo]

【解释】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51、探头探脑[tàn tóu tàn nǎo)]

【解释】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五》:“时时去他那下探头探脑,心下也须疑它那下有个好处在。”

【示例】却好交五更时候,只见那个头陀挟着木鱼,来巷口探头探脑。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五回

52、浮头滑脑[fú tóu huá nǎo]

【解释】犹言油头滑脑。形容人轻浮狡猾。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座中几个人,都是浮头滑脑的,没有甚么事可记。”

53、油头滑脑[yóu tóu huá nǎo]

【解释】形容人又轻浮,又狡滑。

【出处】鲁迅《书信集・550・致王志之》:“歌德派拉君之事,我未注意,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头滑脑,其到中国来,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

【示例】你那油头滑脑的形象让人生厌。

54、倔头倔脑[juè tóu juè nǎo]

【解释】形容说话、态度固执生硬的样子。

【示例】我就是这倔头倔脑的性格。

55、寻头讨脑[xún tóu tǎo nǎo]

【解释】比喻找个事情的由头。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七:“自此日逐寻头讨脑,动辄便是一顿皮鞭,打得体无完肤。”

56、贼头鼠脑[zéi tóu shǔ nǎo]

【解释】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晓得。你贼头鼠脑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

【示例】妇人道:‘我这屋里再有谁来?敢是你贼头鼠脑,偷了我这只鞋去了?’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八回

57、笨头笨脑[bèn tóu bèn nǎo]

【解释】笨:愚钝。形容不聪明,头脑反应迟钝。

【示例】他一向都是笨头笨脑的。

58、撞头磕脑[zhuàng tóu kē nǎo]

【解释】比喻碰壁,行不通。

【出处】《朱子语类》:“政如义理。只理会得三二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却不知前面撞头磕脑。”

59、劈头劈脑[pī tóu pī nǎo]

【解释】正对着头部。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

【示例】他劈头劈脑给人打了一顿。

60、昏头昏脑[hūn tóu hūn nǎo]

【解释】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却说八戒跌得昏头昏脑,猛抬头,见丝篷丝索俱无,他才一步一探,爬将起来,忍着疼,找回原路。”

【示例】一个新年里,弄得昏头昏脑,没些清楚。 ――清・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

61、颠头耸脑[diān tóu sǒng nǎo]

【解释】点头晃脑。多用以表示赞同、赞赏。同“颠头播脑”。

【出处】明・凌鞒酢冻蹩膛陌妇奇》卷四:“饭店中客人,个个颠头耸脑,看他说他,胡猜乱语。”

62、蠢头蠢脑[chǔn tóu chǔn nǎo]

【解释】神情、相貌蠢笨痴呆的样子。

【示例】瞧你这蠢头蠢脑的样子。

63、憨头憨脑[hān tóu hān nǎo]

【解释】指纯真朴实或笨拙的样子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3回:“你连这们个调度都没有,怪不得憨头憨脑六七百家输银子。”

64、贼头贼脑[zéi tóu zéi nǎo]

【解释】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哥啊,我晓得,你贼头鼠脑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

【示例】他们大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

65、傻头傻脑[shǎ tóu shǎ nǎo]

【解释】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

【示例】不要这么傻头傻脑了,还是回去!睡觉去! ――鲁迅《彷徨・长明灯》

66、摇头摆脑[yáo tóu bǎi nǎo]

【解释】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出处】宋・王明清《挥l余话》第二卷:“相得端明似虎形,摇头摆脑得人憎。”

【示例】沙汀《代理县长》:“代理县长摇头摆脑地笑起来,随又满足地叹了口气。”

67、楞头呆脑[léng tóu dāi nǎo]

【解释】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同“楞头楞脑”。

【出处】余辰《蚕》:“我完全没有听讲,当然不知道李老师提问了什么。现在几乎全班都举手了,这有我们这张桌子上楞头呆脑地坐着两个人。”

68、撞头t脑[zhuàng tóu kē nǎo]

【解释】犹言到处碰壁。t通“磕”。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十九:“政如义理,只理会得三二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却不知前面撞头t脑。”

69、肥肠满脑[féi cháng mǎn nǎo]

【解释】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同“脑满肠肥”。

【出处】清・捧花生《画舫馀谭》:“酒楼废而茶园兴,岂肥肠满脑者,餍饫既深,亦思乞灵于七碗耶?”

70、有头无脑[yǒu tóu wú nǎo]

【解释】形容蠢人。

71、戆头戆脑[gàng tóu gàng nǎo]

【解释】楞头楞脑,傻头傻脑。

【示例】他这个戆头戆脑的傻小子能办成啥事?

72、披头盖脑[pī tóu gài nǎo]

【解释】盖:压。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四回:“夺过士兵手里的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示例】雨呀,披头盖脑地浇下来,顺脖子灌进去。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

73、鬼头滑脑[guǐ tóu huá nǎo]

【解释】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同“鬼头鬼脑”。

【出处】马云鹏《雁塞游击队》第十七章:“冯福合是做小买卖的,有些鬼头滑脑,对他的话不能全信。”

74、小头小脑[xiǎo tóu xiǎo nǎo]

【解释】没有见识。

【出处】向春《煤城激浪》:“你他妈的属家雀的,小头小脑料不了大事。”

75、埋头埋脑[mái tóu mái nǎo]

【解释】没头没脑。比喻毫无头绪。

【示例】跑到厨房里,看见大师傅正在埋头埋脑做饭。 ――欧阳山《三家巷》五

76、藏头亢脑[cáng tóu kàng nǎo]

【解释】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出处】《朱子语类辑略》卷七:“乡里诸贤文字,以为皆不免有藏头亢脑底意思,有学者来问,便当直说与之。”

77、有头没脑[yǒu tóu méi nǎo]

【解释】形容心神不定,言行丢三落四。

【出处】明・凌鞒酢抖刻拍案惊奇》第38卷:“如痴如呆,有头没脑,说着东边,认着西边。”

78、兔头獐脑[tù tóu zhāng nǎo]

【解释】獐:牙獐。形容人的面貌猥琐。

【出处】《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暴敛横征,野皆狼心狗行之吏,卖官鬻爵,朝尽兔头獐脑之人。”

79、昏头晕脑[hūn tóu yūn nǎo]

【解释】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同“昏头昏脑”。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

80、斜头歪脑[xié tóu wāi nǎo]

【解释】比喻相貌不周正。

【出处】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三部:“阎王爷叫你当穷汉,斜头歪脑还想把身翻。”

81、鹰头雀脑[yīng tóu què nǎo]

【解释】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出处】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

82、愣头磕脑[lèng tóu kē nǎo]

【解释】楞:呆,失神。形容言行鲁莽冒失或发愣的样子。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愣头磕脑的。”

“脑”在中间的成语

1、肝脑涂地[gān nǎo tú dì]

【解释】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出处】《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

【示例】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2、枯脑焦心[kū nǎo jiāo xīn]

【解释】指竭尽心力。

【出处】《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云南杂志>》:“是留东同人枯脑焦心日夜经营者也。”

3、头昏脑胀[tóu hūn nǎo zhàng]

【解释】头脑发昏。形容人的繁忙或事物毫无头绪,使人厌烦。

【出处】叶圣陶《友谊》:“‘她又不是发烧发得头昏脑胀的’。一个说,‘只是那条腿不能走’。”

【示例】这段时间我忙得头昏脑胀。

4、绞尽脑汁[jiǎo jìn nǎo zhī]

【解释】费尽脑筋。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她思索。”

【示例】所以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战略、战术和个人应当如何参加战斗。 ――巴金《<巴金选集>后记》

5、榆木脑壳[yú mù nǎo ké]

【解释】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出处】刘绍棠《柳伞》三:“‘大叔,谢谢您老人家!’黄金印淌下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

6、一古脑儿[yī gǔ nǎo er]

【解释】全部,通通。也形容不顾一切地做某件事。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六回:“心中不知道是盐是醋是糖是姜,一古脑儿都倒翻了。”

【示例】把别人家典的东西,拣贵重些的金玉珠宝,一古脑儿都暗暗的搬回家去。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八十九回

7、置之脑后[zhì zhī nǎo hòu]

【解释】放在一边不再想起。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孔黄二人自问无愧,遂亦置之脑后。”

【示例】你不能把长辈的忠告置之脑后。

8、破脑刳心[pò nǎo kū xīn]

【解释】犹剖心沥血。比喻竭尽忠诚。

【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既免刑诛,又获禄食,圣恩弘大,天地莫量,破脑刳心,岂足为谢。”

9、肠肥脑满[cháng féi nǎo mǎn]

【解释】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出处】《北齐书・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示例】有的又阔双矮,使你想起那些肠肥脑满的商人。 ――叶圣陶《书的夜话》

10、豆渣脑筋[dòu zhā nǎo jīn]

【解释】脑子好像豆渣。比喻极其愚蠢的人。

【示例】跟这种豆渣脑筋是讲不通的。

11、死脑筋[sǐ nǎo jīn]

【解释】思想僵化固执的人。

【出处】她就是这样一个~。

【示例】她就是这样一个死脑筋

12、榆木脑袋[yú mù nǎo dài]

【解释】比喻思想顽固。亦作“榆木脑壳”。

【出处】谷峪《新事新办》:“你娘不是那榆木脑袋!娶亲不坐轿,这年头净这么办,俺也赞成。”

【示例】“大叔,谢谢您老人家!”黄金印淌上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 ――刘绍棠《柳伞》三

13、算盘脑袋[suàn pán nǎo dài]

【解释】比喻吝啬的人。有讥讽的含义。

14、头昏脑眩[tóu hūn nǎo xuàn]

【解释】头部昏晕,脑子发胀。

【出处】鲁迅《呐喊・社戏》:“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

15、鼓脑争头[gǔ nǎo zhēng tóu]

【解释】争着出头;要冒尖,强出头。

【出处】《全元散曲・柳营曲・风月担》:“勤儿每正鼓脑争头,斗喧呼谢馆秦楼。”

16、头疼脑热[tóu téng nǎo rè]

【解释】泛指一般的小病或小灾小难。

【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一百日以里,但有头疼脑热,都是你。”

【示例】北平的灾难恰似一个人免不了有些头疼脑热,过几天自然会好了的。 ――老舍《四世同堂》

17、头昏脑闷[tóu hūn nǎo mèn]

【解释】犹言头昏脑胀。

【出处】元・赵明道《斗鹌鹑・题情》套曲:“困腾腾头昏脑闷。”

【示例】不才往常见人读佛经,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无理之口头禅,常觉得头昏脑闷。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

18、死脑瓜骨[sǐ nǎo guā gǔ]

【出处】锦云等《草莓三爷》:“你呀,就是死脑瓜骨!”

19、一股脑子[yī gǔ nǎo zi]

【解释】全部,通通。也形容不顾一切地做某件事。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无奈他此时又盼事成,又怕事不成,把害怕、为难、畅快、欢喜,一股脑子搅成一团,一时抓不着话头儿。”

【示例】久而久之,不论尊卑长幼远近亲疏,一股脑子把称谓搁起来,都叫别号,尤其怪。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九回

20、头痛脑热[tóu tòng nǎo rè]

【解释】泛指一般的小病或小灾小难。同“头疼脑热”。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若果有此事,前日大棍打时,也该有些头痛脑热。”

【示例】杨朔《雪花飘飘・本题》:“人嘛,谁没有个头痛脑热的。”

21、一股脑儿[yī gǔ nǎo er]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6回:“心中不知道是盐是醋是糖是姜,一股脑儿都倒翻了。”

【示例】我就一股脑儿告诉了父亲。 ――茅盾《昙》

22、削尖脑袋[xiāo jiān nǎo dài]

【解释】形容一个人伪装,粉饰,拚命钻营的丑态。

【示例】他削尖脑袋想望上爬。

23、头脑冷静[tóu nǎo lěng jìng]

【解释】指气质上的冷静或异常的镇定,指在紧张情况下表现的冷静或镇定。

【示例】她处理问题头脑冷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