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哲学含义 老子“水”哲学的当代意义

本站作者 2024-01-22 04:25:00

水的哲学含义

水是生命之源,也被众多哲人赋予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水”哲学是他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

水之品德: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是老子重要的哲学命题之一。《道德经》第八章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所谓上善若水,即具有最高的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众人都厌恶的卑下恶劣之地,最接近于老子所讲的“道”。而所谓水的品德,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之七品。

“居善地”指善于选择居住处所。水不仅是“处众人之所恶”,选择卑下恶劣之地,去到万物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且选择与万物不相争之地。老子认为“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意思是说,江河正是有了有容乃大的气魄和善于谦下的态度,才会不断吸收各处支流和小溪,造就了海纳百川的胸怀,成为百谷之王。

“心善渊”,是说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水能够随遇而安,居于卑下不争之地却平滑如镜,丝毫不泛波澜。也就是说圣人应如水一样保持沉静,不受外界环境所扰,处变不惊,面对人生中的任何苦难、逆境或者顺境,都不是大喜大悲,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种心平如渊的清静心态。除了“心静如水”外,还有像渊一样可以容纳百川的胸怀。

“与善仁、言善信”,即与人结交不仅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而且同人言语要善于恪守信用。水默默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圣人也应该如水那样,以一颗仁爱之心待人接物。江河汛期来往有时,海水潮起潮落也是有其特定时间,意在说水是恪守信用的,圣人说话也应如水那样,诚实守信。

“政善治”是说政治上善于治理。《老子》第六十章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在老子看来,治理国家就像烹煮小菜一样,采取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做法,以无为的方法达到无不为的治理效果。

“事善能”是说做事善于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众所周知,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其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差异性而改变自己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因此,圣人应如水那样,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己,与时俱进,以适应环境,从而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达到最初的目标。

上善若水篇中提到的水有“七善”皆是秉承自然之性。在居住、与人交往、为政等方面都能像水一样依照自然之性善于发挥其优势或者说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也就近似于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道是无为的,它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世界万物;另一方面又是有为的,世界万物又必须遵循这种自然而然的法则,即以无为的方式达到无不为的境界。

水性至柔:道之性

水之性,也就是道之性。道之性,通常被认为是自然、无为、不争、虚静(处下)、柔弱五个特性。老子在上善若水篇中指出水之性柔,并且谦下。而水正因性柔才接近于老子所提倡的“道”,贵柔谦下也正是老子道的重要特点。水是最柔弱的,但其却有滋润万物甚至胜过坚强的强大力量。除此之外,《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这些都体现了老子的贵柔思想。老子认为做什么事都不能过度,应讲究适可而止,刚不能胜而弱可制胜。水表面看起来是柔弱的,但久之可以穿透坚硬的石头,凶猛的洪水可以摧毁一切。表明水虽然作为世间最柔弱的东西,但却能战胜坚强的东西。

以水论辩证法是老子“水”的重要内容之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方面,水善于滋润万物,广博地给予万物以利益,却从不为自己争取利益。水虽然不与万物相争,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收到了万物的给予。另一方面,水贵柔谦下,以其柔之性处于卑劣低下之地,不与万物相争,也是处于一种万物皆不能与其相争的境地,从而也得出水之柔弱却胜刚强的论证。

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他在这里不但指出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辩证法,还指出了如何运用这种辩证法。值得指出的是,老子提出运用“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更多不是用来制胜,而是用来在老子所处的年代生存下来。他认为事物如果过分刚强壮盛,就一定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自身一定灭亡,也因此得出了“柔弱胜刚强”的理论。这一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柔弱”与“刚强”这两个概念相对立的狭小意义上了,它有着更加广阔的意义,对于后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水之道:道生万物

道,本初的意思是指道路,而后经过不断抽象化,有了更加复杂、多元的含义。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中提出“天之道”和“人之道”的概念,他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所谓天之道,就是天运行的规律,即自然之规律。自然之所以能够保持平衡,正是因为其损有余而补不足。而在老子所处的时代,人运行的规律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使得分配不均、贫富悬殊、社会民不聊生。老子认为“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做到以损有余而补不足,使社会平衡。

不难看出,老子的天道和人道是在探究形下的具体事物,而万事万物产生、变化发展的形上依据则是“道”本身。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认为,道作为天下万物的本原,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即道是听不到、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道作为万事万物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形上依据,它在创化、作用于万物时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显现它的功能。

一方面,老子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谓“几”,即近。道和水有着相似性,但是水和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水是实在的,是有形有体的,而道却是恍惚的,是虚无缥缈的。另一方面,老子提出道者万物之奥的思想,即道是世间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会朝相反的方向(它的对立面)运动,事物的运动变化会循环往复,会回到其原来的起始状态。而水的规律即水之道正好符合道。老子提出“洼则盈”,即低下的洼地反而充满水,水之道蕴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规律,并且水也具有循环往复之道。因此,水之道和天之道、人之道不同,它蕴含着万事万物生成、变化和发展的道。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即道是自己而然,不是他物使然,它按照自己的本性存在。道生万物,但万事万物却有着各异的表现形式。道不强作妄为,不对万事万物的表现形式做强制的规定,但我们在表现各异却和谐共存的万事万物中都能找到道,这就是真正的大道和生。水几于道,水自然而然利万物故无不为,但水之道也不强作妄为,被水滋润的万事万物依然具有它们自身的多元性、相异性和平衡性。故水之道不同于形下的天之道、人之道,它蕴含着自然而然、无为无不为的大道。

“水”哲学的当代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

首先,老子从水中受到启发,得出水的品德即水之七善,要求人道做到不争,即教育人们要善于选择与万物不相争之地,拥有一颗诚信友善之心,并保持内心的沉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其自然,做事善于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的诚信、友善的贯彻落实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次,水性至柔的辩证法启示人们在为人处世当中,一方面,要像水利万物一样,尽自身最大的能力给身边的人带去帮助和快乐,帮助他人摆脱烦恼和痛楚。另一方面,要保持贵柔谦下的良好品质,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以柔弱胜刚强的心性去面对困境与逆流,并善于利用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把握弱者道之用的方法去克服困难。

最后,作为个人应学习水之道那种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世之道,不强作妄为,遵循万事万物自身的规律,做到求同而存异,与他人和谐共处。

对于社会而言

首先,要为处于社会中的个人的品德修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社会中的个人朝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完美品德去发展,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社会,实现大道和生的社会使命。

其次,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辩证法,一方面,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发展,要兼顾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重视发展中薄弱的地方,使得经济、文化等齐头并进,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兼顾社会中各个阶层的利益,贫富悬殊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最后,社会的发展也要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要允许多元化元素的存在,使得人人在社会中都有机会得到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地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

对于国家而言

首先,老子在政治上推崇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任意妄为。水之七善中的政善治正是提倡这种无为。

其次,在国家的管理方面,老子认为统治者应处下、居后,应像水一样有着容纳百川的贵柔谦下的胸怀,这和国家现今所追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着相通之处。国家要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像水一样有着包容的胸怀,以柔去克服困难,以民主和文明促和谐,从而实现真正的富强。

最后,国家也要求同存异,追求多元的文化,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国家走上和谐发展的康庄大道。

显然,老子的“水”哲学同当下时代发展结合起来,水之七善、水性至柔与水之道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狭小的意义之下,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老子的“水”哲学,不仅仅使得个人在生存和为人处世上得到了深刻的启发,也在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问题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