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树上跳着是什么短语(‘在树上’为什么有时要把‘在’去掉)

本站作者 2024-01-25 16:58:00

在树上跳着是什么短语

只谈谈具体句子,题主最后提的这个问题“汉语语法如何界定主语”,在汉语语言学中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期待大佬回答一下,我就不不懂装懂了。

首先说存现句(1)(2),我对它们的合法性判断与题主不同,我认为它们都是合法的,但使用中(2)确实更常见。语料统计也发现[1],此类结构(谓语为“V了/着”的存现句)相比其他存现句(谓语为“是”“满”类、名词性谓语等)对“在”的隐现要更宽容,即前者相较于后者更容易接受“在”于句首出现。

存现句一般由A+B+C三段结构组成(其他残缺变体例如A+C,B+C此处不考虑),其中A段为句首除时间名词外的成分,B为中部的谓词,C为句末名词性成分。而要从生成的角度来看,A段并不是主语。拿(1)或(2)来说,“停”此处为非宾格动词,只有一个内部论元“一只鸟”。生成方式可以如下*:“停”与体标记“着”合并获得赋格能力,与其统领的DP“一只鸟”进行特征核查,DP由此获得主格,最后PP“(在)树上”再与前面生成的成分合并。

存现句中“在”的隐现规律往往和句法、语义和语用都有关系[2]。比如句法方面限制因素有:“在+处所+方位词”中“方位词”和“在”的功能重复性(二者都能对DP处所进行赋格,则“在”容易省略);“在”结构前的其他范围副词(比如“就”出现时,“在”必须出现)。语义方面比如处所的典型性,越容易被人认知和熟悉,则“在”的出现可能性就越低。更多请看参考的两篇论文。

再说剩下的例句,(4)不合法的原因是DP“树”没有赋格(该PP作为adjunct区别于上面说的存现句中的PP,必须由P head“在”赋格;或者有的文献[1]里称为“划界”功能)。(6)的问题在于DP“在树上的一只鸟”这样能转化为主谓结构(一只鸟在树上)的偏正结构,“在”的强动词特征高度排斥介词“在”进入到转化后的偏正结构中。(8)缺乏动词谓语,不合法。

*这种解释也是有漏洞的:首先PP不是AspP“停着一只鸟”的adjunct,因为去掉PP得到的单独AspP不合法;PP也不是AspP的specifier,因为它不是DP;可能的解释是汉语存现句形成的AspP有强烈的吸引处所成分的特点,需要再吸收一个complement,即PP“(在)树上”。

参考

^ab麦子茵. 介词“在”的隐现研究[D].北京大学,2007.

^存在句中处所介词“在”的隐现[D].湖南大学,20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