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周公吐哺

本站作者 2024-01-26 05:25:00

招揽贤士的成语

周 公 吐 哺

哺:口中所含食物。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

近义词:握发吐哺、知人下士、挥沐吐餐、礼贤下士

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译文: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故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文王的其他两个儿子很有名,长子伯邑考,就是被纣王弄死的那个帅小伙,二儿子是武王姬发,而老四就是周公。他曾经两次辅佐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为他的封地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是我国西周初年的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被历代儒学家称为“元圣”。

周公自幼天性聪慧,德才兼备,文王时他就在政治上崭露头角。武王即位后,周公作为太宰极力辅佐他,共同策划灭殷建周大计。牧野大战前,他代武王起草誓师之词,在推翻殷商王朝的战斗中起了关键作用。随后,武王还采用周公之谋,将殷商畿(jī)地分而治之。

武王积劳成疾,临终时由于太子姬诵年仅13岁,曾提出“兄终弟及”的主张,让弟弟周公继承王位,考虑到夏、商继承制混乱,容易出现“兄弟内战” 等弊端,周公执意不答应。周成王即位后,为了维持和巩固西周政权,周公毅然挺身而出摄行朝政大事,率兵东征,平定了武庚录父、管叔、蔡叔等的复辟和叛乱。紧接着,他又封藩建卫,实行宗法统治,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周公摄政五年,在取得成王的同意后,开始营建洛邑。之后,从军事和政治上完成了巩固西周新生政权的重大措施后,摄政六年,周公又在洛邑建立各种典章制度,史称“治礼作乐”,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建立起了西周奴隶制新秩序,为万代开太平。次年,周公还政成王,与召公分陕而治,继续居洛,治理东方。

周公为政,励精图治,礼贤下士,尤为人所称道。《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姬旦派长子伯禽(又称禽父)去管理鲁地(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国,而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伯禽,姬旦没有去封国做国君),临行时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周公吐哺”和“握发吐哺”的典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中的这一名句,可谓说尽了后人对周公的无限敬仰。

——成都卓越教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