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的意思和含义(儒家说的“智”有什么含义)
《论语》中出现的“知”很多。“知”即通“智”,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范畴,为仁、义、礼、智、信“五常” 之一,儒家认为,“智”是人必备的一种重要品德,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也是实现仁、义的重要手段,没有“智”,不可能做到仁、义。
《论语·宪问》说:“知(智)者不惑。”《中庸》也有“好学近乎知(智)”。智、仁、勇,在封建社会被称为“天下之达德”。
智,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范畴之一。儒家思想中的“智”,指的并不是科学智慧,而是一种道德智慧,也就是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也就是孟子所言的人的与生俱来的“是非之心”。
《论语•雍也第六》记载:“樊迟问知(即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孔子的解释是,致力于民众应当遵从的义德,尊敬鬼神但并不亲近它,这就是可以叫作“智”了。
《论语•宪问第十四》记载:“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孔子在这里将“知者不惑”作为君子所具有的基本美德之一,其后孟子进一步指出,所谓“智”,就是生而有之的“是非之心”,只要尽心将这种智慧来发扬,就能够做到知性,由知性而知天,知天则意味着达到超凡脱俗的人生之境,这是“智”的最高境界,也是儒家思想中,作为一种道德智慧范畴“智”的概念的本真之义。
儒家认为,可以通过推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礼记·大学》中提出:“致知在格物”,认为获得“知”(致知)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格物)。并提出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于如何获得“智”,孔子认为,个别人是先天就有“智”的,即“生而知之”;而更多的人则要靠后天学习,即“学而知之”。对于自己,孔子则很坦诚的说:“我不是生而知之的人,只是好古而又勤奋学习的人。”明确指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如果一个人好学,那么他就接近于“智”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对于“智”的看法尽管不一,但都非常重视。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明确提出为将的五种重要品德:智信仁勇严。对于战争而言,无论是运筹帷幄、军队交战,还是外交纵横捭阖,都需要“智”去谋划,所以兵家把“智”,列为将的五德之首。
道家则是从“智”,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出发,认为“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正因为人类的“智”,才使社会混乱,道德颓丧,使人原本质朴纯真的道德受到污染。因此,只有“绝圣弃智”,才能使人保有“天真”,达到道德完美的境界。在道家看来,“智”是人的负累,而不是追求道德的途径。
民国时期,孙中山曾将“智、仁、勇”视为军人精神三要素。
关于“智”笔者根据公开信息作的总结,欢迎朋友们一起学习分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