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惊奇的成语四个字 形容令人惊奇的成语
形容令人惊奇的成语
1大惊小怪[ dà jīng xiǎo guài ]
解释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出处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2目瞪口呆[ mù dèng kǒu dāi ]
解释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3大吃一惊[ dà chī yī jīng ]
解释形容非常吃惊。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4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
解释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5惊魂未定[ jīng hún wèi dìng ]
解释惊魂:受惊吓的心灵。形容受惊吓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出处宋 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6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
解释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7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解释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8提心吊胆[ tí xīn diào dǎn ]
解释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9惊恐万状[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
解释万状:各种样子。惊慌恐惧得表现出各种形态。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
出处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10失惊打怪[ shī jīng dǎ guài ]
解释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出处宋 洪迈《夷坚三志已 善谑诗词》:“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11舌桥不下[ shé qiáo bù xià ]
解释形容惊讶的神态。
12望洋兴叹[ wàng yáng xīng tàn ]
解释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产生;发出。
出处元 刘壎《隐居通议 诗歌五》:“千古吟人,望洋兴叹。”
13惊心动魄[ jīng xīn dòng pò ]
解释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14一鸣惊人[ yī míng jīng rén ]
解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5惊弓之鸟[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也作“伤弓之鸟”。
出处《晋书 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16魂飞魄散[ hún fēi pò sàn ]
解释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17骇人听闻[ hài rén tīng wén ]
解释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出处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18受宠若惊[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
解释宠:赏识。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出处宋 欧阳修《辞特转吏部侍郎表》:“受宠若惊,况被非常之命,事君无隐,敢倾至恳之诚。”
19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
解释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20咄咄怪事[ duō duō guài shì ]
解释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21不可思议[ bù kě sī yì ]
解释原是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出处《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22触目惊心[ chù mù jīng xīn ]
解释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出处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23胆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24石破天惊[ shí pò tiān jīng ]
解释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人。
出处唐 李贺《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25心惊胆战[ xīn jīng dǎn zhàn ]
解释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出处元 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26心惊肉跳[ xīn jīng ròu tiào ]
解释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形容心神不安;极其恐惧。跳:发抖。
出处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27危言耸听[ wēi yán sǒng tīng ]
解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出处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28惊喜若狂[ jīng xǐ ruò kuáng ]
解释若:好像;狂:发狂。既惊且喜;神态失常;像发了狂似的。形容惊喜到了极点。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29惊世骇俗[ jīng shì hài sú ]
解释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出处明 刘基《贾性之市德斋记》:“是皆为惊世骇俗,而有害于道。”
30惊恐失色[ jīng kǒng shī sè ]
解释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2章:“满朝文武见皇帝如此震怒,个个惊恐失色,替黄道周捏了一把冷汗。”
31动魄惊心[ dòng pò jīng xīn ]
解释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出处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第三卷:“秀水所称,光彩焕发,动魄惊心。”
32咂嘴弄舌[ zā zuǐ nòng shé ]
解释形容贪馋的样子。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又被两个狗争着,咂嘴弄舌的来抢那地下的粉汤吃。”
33惊愕失色[ jīng è shī sè ]
解释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34瞪目结舌[ dèng mù jié shé ]
解释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出处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 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
35舆论哗然[ yú lùn huá rán ]
解释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36舌挢不下[ shé jiǎo bù xià ]
解释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出处《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
37妙语惊人[ miào yǔ jīng rén ]
解释妙语:有深意或动听的语言。绝妙动听的语言令人吃惊。
38高世骇俗[ gāo shì hài sú ]
解释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