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三秋是指多久

本站作者 2023-10-14 19:18:00

序属三秋是什么时候

这个问题问的好。

因为古人的语境和我们当下的语境,相差千年,所以中间会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或者根本的变化,使得我们今天的人读到古人的诗句,有时候会以今天的词义代入,有时候就会觉得看不明白。

比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按照今天的意思代入,就是,一天不见,就像隔了三个秋天,那也就是三年。

这和原诗之后的一日不见如隔三岁,显然是重叠了。

按照中国诗词递进的规律。

三秋一定是比三月长,比三年短,才贴切。

所以,最好的三秋显然就是三个季度。 一秋即一季度。三秋,三季度。

这样,一日相当于三月,一日相当于三季度,一日相当于三年,就规律的层层递进了,诗词的韵律才体现出来了。

所以现在普遍认为。三秋,即三个季度的意思

然而。

主流的认知就一定对吗?

肯定不是啊。

有时候存在集体认知错误的情况。

比如西方宗教时代,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显然和今天的常识是违背的。但是那时候大多数人却是深以为然的常识。

所以在信息并不精准的情况下,甚至会存在集体认知偏差。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因为事隔两千年,所以我们也难以保证我们一定能理解古人的原意。

但是有一定是能够肯定的。

就是三秋。一定是比后面的三年少,比前面的三月多。

所以,三季度按大小吻合的贴切度来说,是最佳匹配。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争议的。

因为三秋,本身来说,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这样是三秋最贴切的用法。

如此一来,三秋就是三个月的意思。

如果三秋就是三个月的意思最贴切的话。

那本诗的第一个比喻,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就显然不是真的三个月。否则就和三秋重叠了。

那如果三秋就是三个月无误的话,那三月,倒推下来。可能就不是三个月的意思。

古人一开始月的意思,可能是月亮。就是月,可以指一个月,也可以指一个月亮,就像过去的通假字一样,有通假意。

比如我们现在说的抓周,并不是小孩一周才抓。而是一岁才抓。这里的周,有可以有一周,一星期的意思,也可以有一周岁,一年的意思。通假的意思。

所以,如果古人的语境里,月有通假意的话,那一日不见,如隔三月,也许并不一定是一天不见像隔了三个月。

而是一日不见,如隔了三个月亮的意思。

就是一天不见,像隔了三天。

后面一天不见,像隔了三个月。

再后面,一天不见,像隔了三年。

这样也是按日月年依次递进了。也符合诗词韵律。

所以这两种意思我觉得都不能排除 —— 因为如果这一种解释比较牵强,那第一种解释其实也是牵强。以牵强对牵强,你怎么知道一定是第一个牵强比第二个牵强胜出呢?

所以二者也是可以并列的存在解释。

那,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形容是三秋,而不说三春,三夏,三冬呢?

我以为,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古代收获的时候,都是最忙的农忙时节。整个秋季下来。是最累的,在古人看来也是时间最难熬,最漫长的季节。

所以在古人的认知里,三秋显得比三春三夏三冬都要更加的漫长。所以才代入到思念里。

也就是四个候选季,三秋以微弱优势。胜出了。赢取了选举。

最后一个思考。

如果三月,可以是三个月亮(三天),也可以是三个月的意思。

三秋,可以是三个秋月(孟秋仲秋季秋),三个季度(三季)。甚至是三个秋天(三年)的意思。

那有没有可能,

三岁,也不一定是三年的意思。

一岁可能是两年,三年,甚至十年的意思。

那这样推导下来

一日不见,如隔三月。

一日不见,如隔三年(三个秋天)。

一日不见,如隔三十年。

也是可以的。但是有点夸张。应该比前两种解释更牵强。而且找不到一岁代表几年的实锤证据。权当是前两个都假设了,这个也不能没有假设的平均主义思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