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本站作者 2023-10-17 00:55:00

身到有余意思

这应该算《道德经》中最广为人知的句子之一了,很多人可能没读过全文,却听过这一句。

有人把这句话分成两个半句看,认为前半句是讲自然规则,后半句则是讲人性。自然规则是好的,是公平的,多的就减少一些,不足的就补充一点,直至均衡;人性则和自然规则相反,是恶的,是自私自利的,是不会满足的,虽然已经有余,却仍然要去夺取不足的人;同时,人又是趋炎附势的,明明自己是不足的,却还要去巴结供奉有余的人。

这可能是最普遍的理解,不能算错,但如果仅止于此,可能对老子的理解就有些浅薄了。

老子为什么说这些,就是为了告诉人们,天是公平的、人是自私的,这么个道理吗?谁还不知道呢!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又为什么,老子一直在说天之道、圣人之道,却在此处提起人之道,并且只在此处,且与天之道成对出现?所以,这句话一定还有其他意义。

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两句当做一个整体。把这两个半句合起来看,就会发现,老子其实是在讲治国之道。

治国并不是圣人自己的事情,没有百姓的配合,他治个鸟。所以,天之道,即圣人治国之道,与人之道,即百姓处世之道成对出现。二者相须为用、相互配合、统为一体,才能运行顺畅国泰民安,是为天人合一。要想从中得出这个结论,就要求我们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而是发散一下思维,作些类比联想,看山不是山:

天非天,还借指圣人、管理者,“圣人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非人,还代指百姓、被管理者,“百姓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管理者要做的事,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被管理者要做的事,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把这两句当做治国的根本原则,前半句可能大家都能接受,觉得是对的——因为,所有人都向往公平,并且都被不公平对待过,讨厌不公;同时都不认为自己是有余的,而也是相对不足的,总之,是不应该被损的——但后半句就有人有意见了,这是要鼓励人自私自利、趋炎附势吗(按第一种解释)?《妙法莲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如此,岂不是更增熊熊烈火?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对“有余”和“不足”重新解释。谁有余?谁不足?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道者有余吗?圣人有余吗?这就太高看有道者,也太难为圣人了。

有余并不是指某个人,或者某类人,而是指国家府库、是“贡、助、彻、税”收入、是百姓之集合力量——假如天下是“有道者”的私产的话,说“唯有道者”似乎也没错。

而不足是指百姓个体——大家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每个个体,不管你多富有多强大,都是不足的——和社会缺少的东西。

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天(圣人、社会管理者)之道(应该做的是),损(利用)有余(公共资源)而补(帮助、补充)不足(百姓,做他们需要而做不到的事,比如赈灾、修桥铺路以及其他个人能力达不到的事);人(百姓)之道(应该做的是),损(纳税服役)不足(自己)以奉(供奉、共建、补充)有余(公共资源,以使公共资源常足,而有能力做大事、要事)。

社会管理者善加利用公共资源,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百姓则自觉贡献自己的力量,配合管理者。如此,社会就能稳定和谐,发展前进。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这么解释过,但显然,这并不是多么新奇的办法。古今中外的社会管理者都在用,但社会似乎也并没有让我们特别满意,“道”似乎也没什么厉害的。

那就想想如果不这样,社会会怎样?

既然大家都选择了这个“道”,这就说明这么做是有道理的。至于并没有让人特别满意,这是因为“道”还有缺失,那就用另一种“道”来补充。

老子说“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顺便贴个其他回答的链接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