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赏析(《论语》:“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人生既守原则底线,又能灵活变通)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
人生要有一定的节操,便有大节、小节之分。如何处理大节与小节的关系,乃是人生经常会面对和遇到的价值问题。在《论语》一书中,已有对此的深刻论说。
在增强和践行文化自信中,有必要探究这一文化基因的精髓,知道我们中国人的大节之节操意义所在,人生志趣和人格贞节为何。
在《论语·子张》中,载有孔子弟子子夏关于大节与小节关系的论说。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这里,我们要探究的问题有:
什么是大节?什么是小节?
人生的大节,为什么说是不可违背的原则底线?
在坚守大节的前提下,为什么说小节可以灵活变通?
在人生的大节、小节坚守上,我们该怎么做?
“大德不逾闲”,是坚守人格大节的底线。
人生的“大德”,是大的方向性、原则性之道德价值。这一道德价值,居于主要、主导或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逾闲”。是不要超过这一范围,不可越过这一界限。“闲”之原义,便是止物之出入的价值意旨。
“大德不逾闲”的论说,旨在揭示出不论干什么、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仁义道德的根本价值宗旨。一个人若是丧失了仁义之根本价值宗旨,便失去了人性或道德底线,无以成其为堂堂正正之人。
人生的道德,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体现为品格上的众多素质和素养。从价值层次和主次上说,仁义在品殊的德性中,占据第一价值和主导地位,其它德性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价值宗旨的实现。倘若违背这一根本原则,便会适得其反。
仁义的道德价值,主导和决定着人的生死观、荣辱观、利益观、公私观和得失观。在孔孟的思想中,仁义既是统摄之称谓,涵摄其他品德;又是分殊之品德,与礼智信勇耻等并列。
比如,志士仁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便是以仁为第一价值,使之成为人生的原则底线,虽死而不可失。舍生取义的价值抉择,便是由此而来。
又比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是坚守道义的价值,非义则不为,“临大节而不可夺”(《论语·泰伯》)。人生一旦养吾浩然正气,便会临大节而不以死易生、不以贱易贵。相反,见利忘义便是小人行径。
再比如,在义与勇的价值关系上,勇以为行义,非义则不可为道德之用。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无义之勇,是禽兽的凶猛,而非人性的真勇。
人生的“大节”,是大德,亦即是人生的原则底线。在儒家的思想中,这一底线乃是人作为人应该坚守的起码道德操守。大节不可丧失,便要求非仁不为,非义不取。坚守大节的底线,方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生死价值抉择。
在坚守人格底线上,一旦放松对原则的要求,丧失做人底线,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如“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孟子·尽心上》)一样,“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放弃人的原则底线,则唯利是图,为所欲为,肆无忌惮,而不知羞耻。
“小德出入可”,是灵活落实道德原则。
人生的“小德”,虽作为小的、次要的德性,然要服务、服从于“大德”,而非是不必要的品性。“小德出入可”,乃是基于“大德不逾闲”基础上而灵活变通的应事接物之方。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
人生践履德行,有时会面临两难处境。比如,嫂溺援之以手的情境处置。男女授受不亲,为礼的内涵,是重要的德行价值和原则;嫂溺以手救之,是使其活命,为变通的行为。这里,救命之仁高于礼的价值坚守。
再比如,信、果是人的重要品行,然二者相对于义之价值,便处于附属、服从之地位。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惟义所在”的坚守,就高于言必信、行必果的价值。言必信、行必果,而言行非必为义的价值坚守。反之,坚守道义,必然要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坚守大节不动摇,谨守小节不疏忽。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范畴中,人生的德之大小,非是德性有尊卑、贵贱之分,而是言人生德性在价值有主次、先后之分。大节、小节的辩证关系,又体现为经权关系。经为常道,权为便宜。
比如,中为道德是经,时措权宜便为时中,而权便成为经。一时的经,为权所用,则经就变成了权。时中之权,恒常不易,便会成为了中庸之经。经权二者的关系,有时是相互转化的。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的论说,是子夏继承老师孔子思想而提出的一个观点,蕴涵大节、小节之间辩证关系的思维意旨。大节,是关系人性、人格和道德的方向、原则问题。
人生不能没有方向、原则,丧失方向、原则,就不知其能作恶到什么程度。原则底线一旦失守,便会无所顾忌,而肆意妄为。失去人性,便是禽兽、猪狗不如;失去人格,便是令人可耻的极致。
在人生大节、小节的处置上,我们既要把握原则、方向,毫不动摇,又要在一定的情境下灵活应对,达致最佳效果。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才是最佳的经世方略。
人的一生,只有坚守原则,方能在纷繁复杂的事情和问题中保持清醒头脑,把握正确方向,坚守人格底线,不做违反纪律和规矩之事,不做有违社会公德之事,不做损人利己、见利忘义之事。
人的一生,只有在变化万千的事情和情境中灵活、权宜应对,方能尊重发展的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灵活变通,不固守成规而贻误时机,不固守经验而背离现实,不固守成见而干扰创新。
当然,人生小节也不可一概而弃,只有在不得已的二选一的抉择上,方可有“小德出入可”的情境。大节、小节二者的完美统一,便是“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的尽善尽美,仁至义尽。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