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面两句是什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以及“高山景行”中的行字分别怎么读)

本站作者 2023-12-20 23:20:00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面两句是什么

我个人觉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应该读作:gāo shān yǎng zhǐ jǐng háng xíng zhǐ

“高山景行”应该读作:gāo shān jǐng háng

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景行”二字的读音。而“景行”二字有两种解释:第一种为汉代郑玄的解释,景行即正大光明的行为,读xíng;第二种是宋代朱熹的解释,景行即大道,读háng。这两种解释似乎都有道理,究竟选择哪一个解释比较合理呢?

我们来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出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最早出自《诗经·小雅·车辖》: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四牡鲱鲱,

六辔如琴。

觏尔新婚,

以慰我心。

这是新郎在快乐地吟唱娶亲之事,在诗中“高山”和“景行”显然只能解释成“高山”和“大道”,因为这是描写的日常生活,这里的“景行”没有“正大光明的行为”的意思。因此原文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必然读作:gāo shān yǎng zhǐ jǐng háng xíng zhǐ。然而,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引用这句话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样就使用了“高山”和“景行”的引申义,而非本义。我们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景行”的原义是“大道”,而引申义是“正大光明的行为”。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在使用词语引申义时能否改变词语原有的读音?我认为这是不可以的。换句话说,不能因为“景行”二字可以引申为正大光明的行为,就把jǐng háng改读为jǐng xíng。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最初诗经里写的不是“景行”而是“景路”或者“景道”,它们同时拥有本义——“大道”以及引申义——“正大光明的行为”,那么在使用它们的引申义时是不是也把它们的读音变换一下?

这是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上给出的解释,它使用“高山”和“景行”的引申义来解释“高山景行”一词,这是合理而恰当的。然而它给出的注音是“gāo shān jǐng xíng”,我认为不妥当,原因就是使用词语引申义时应该仍然保留词语原有的读音。

PS:“正大光明的行为”能否算作“景行”的本义?

如果没有《诗经》,单纯考虑“景行”一词的话,“正大光明的行为”和“大道”都可以作为它的本义,只不过当“正大光明的行为”作为本义时,“景行”读作jǐng xíng;而“大道”作为本义时,“景行”读作jǐng háng。

然而,一旦放到“高山景行”一词中,“景行”的词义就有了天然的约束。这种约束来自该词的并列关系,换句话说“高山景行”是并列结构的短语,在释义时要么“高山”和“景行”都用原义,要么都用引申义。我们知道“高山”的原义只能是“高高的山峰”,而其引申义是“高尚的道德”。如果都用原义来解释就是高高的山峰和大道,而不能解释成高高的山峰和正大光明的行为!如果都用引申义来解释就是高尚的道德和正大光明的行为。因此,即使没有《诗经》,在“高山景行”一词中“正大光明的行为”也只能算作“景行”的引申义而不能算作本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