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齿 一个幸运的小人物【精选】

本站作者 2023-03-14 11:15:00

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中窘辱是词还是短语

这个人,是一个传说,一个也许只能存在于那个时代的传说。

为何?因为他做的事,真的足够他死一百次了,但,偏偏这个人,就是不死,不仅不死,还让仇恨他的人亲手封赏他,更重要的是,他还活的比他那个仇人都活的更久,还活的更好,更幸福,死后更是被人立庙祭祀,传承数千年。

神奇吗?这都不能说是神奇了,简直就是一个活的传说。

当然,这个人,其实也没有那么厉害,虽不是普通人,但也绝对不是什么盖世英雄,不信,你看一下他的名字就知道了,雍齿,一个光看名字就知道绝对是一个妥妥的小人物。

但,看似很一般的名字,这个人却是有着一个非凡的家乡,即,沛县。没错,沛县这个地方在历史其他时候的确不算什么,但是在秦末汉初那个时代,沛县,可就真的是一个谁都无法忽视的存在。

与很多人想象的一样,恰好,雍齿也认识刘邦。不过,笔者猜,雍齿或许更喜欢称呼叫刘邦为刘季吧。历史,总是充满矛盾的,众所周知,在刘邦早年生活的那个沛县里,拥护他,佩服他的人的确不在少数,上至县衙的府吏,下至贩夫走卒,可都是一个劲的讨好刘邦,但,终归也还是有不服他的人的。

而不服刘邦的人中,比较有名的,自然是后来的那位大汉丞相,死后谥号武侯的王陵了。王陵这个人不服刘邦是当然的,也是我们都能理解的,毕竟,人家可是当过刘邦大哥的人,当年手把手教刘邦做人的人,自然看到小弟崛起比自己都混的好,心生嫉妒也是难免了。不过,好在,王陵也就是嘴上那么说说,自从归附刘邦之后,王陵可谓用心辅政,故而,其才能在最后得到刘邦御笔亲封的大汉丞相。

而雍齿,如同王陵一般,也是沛县之中不服刘邦的一个。不过,与王陵相比,雍齿不服刘邦的原因,可真的是让我们现人无法理解。人家王陵好歹也是真正的大豪杰大英雄,也是秦末率众起义反秦的一方诸侯,可你雍齿算什么?

顶多是一个沛县豪族,但,在刘邦成为沛公之后,你乖乖辅政刘邦,就算以后进不了大汉虎臣之列,但也起码是封侯拜将不愁了吧。可,雍齿偏不,而且是真正的剑走偏锋。

秦二世二年,陈涉之将周章军西至戏而还。燕、赵、齐、魏皆自立为王。项氏起吴。秦泗川监平将兵围丰,二日,出与战,破之。命雍齿守丰,引兵之薛。《史记·高祖本纪》

由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客观的说,雍齿开始时在刘邦麾下的地位真的不低,所以,才能在刘邦率兵出击秦军之时,雍齿作为大将守城。这要放当时别人,定然是誓死效忠刘邦,但,也不知道是雍齿是怎么想的,偏偏就不,基本上按笔者估计,应该是这样想的:哼,别人都说你是赤帝之子,你怎么不上天啊,别人信,可我雍齿就偏偏不信,都是一个村出来的,谁还不知道谁,你刘季都能成为一方诸侯,我雍齿为什么不行?

所以,或许就是这样如同笔者脑洞般叙述的思路,才让雍齿选择了一条与当时大多数沛县子弟绝然相反的道路,即,彻底的走到了刘邦的对立面上。

陈王使魏人周市略地。周市使人谓雍齿曰:“丰,故梁徙也。今魏地已定者数十城。齿今下魏,魏以齿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史记·高祖本纪》

应该说,刘邦这辈子的确遭遇过无数失败,但是,如果说对他人生中影响最大,印象最深的,或者就是这场丰城兵变了。原本作为刘邦麾下大将镇守丰城的雍齿,听闻陈王麾下周市的劝说,便一枪未发就归降周市。

很多人或许说雍齿的投降是因为周市的恐吓,但是不要忘了史家在记录时说的那一句话:“雍齿雅不欲属沛公。”从始至终,雍齿都对成为刘邦的麾下而耿耿于怀,所以,索性一不干二不休,率众便投降了周市。

那么,当时刘邦的反应呢?可以说,这次是真把刘邦给急出病了。

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沛公病,还之沛。沛公怨雍齿与丰子弟叛之,闻东阳甯君、秦嘉立景驹为假王,在留,乃往从之,欲请兵以攻丰。《史记·高祖本纪》

一听闻雍齿叛变,刘邦赶忙带兵回击丰城,不料,这雍齿也算是一条好汉,居然还死守丰城,真是铁了心了要与刘邦誓不两立。无奈,攻不下丰城的刘邦,居然就因此给急出病了。应该说,整篇《高祖本纪》,除了刘邦最后生病而死和其他几次外伤之外,可以说,这次是唯一一处明确的记载刘邦生病了。由此,也足矣看出雍齿这次是真的把刘邦给气着了。

所以,也就难怪当日后汉朝建立,张良问刘邦,这辈子最恨谁的时候,刘邦简直是脱口而出,雍齿。

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史记·留侯世家》

是啊,在刘邦刚刚起步的时候,雍齿那一叛变,说不好听了,简直就是釜底抽薪般的要刘邦命啊。所以,这要搁后世的君主,呵呵,不玩死你,算你赢。

那么,面对这样一位几乎是让人咬牙切齿的仇人,先不说刘邦,就算是大家,大家作为普通人,面对那些曾经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背叛过自己的人,大家又是如何去对待的呢?

现代人,一般而言,当然不会如同刘邦雍齿那样遭遇那般的战争之变了,但,这不意味着现代人之间的交情就没有那种成为切齿之恨的。如曾经相爱之人,因为一方的所谓的背叛,便无视曾经的欢乐时光,几乎在一瞬间便让另一方从此之后因爱生恨;又或者是那些曾经想要朋友一世的人,仅仅因为一点金钱上的纠葛便忘记曾经的誓言,反目成仇,互相之间恨不得杀了对方才能甘心;甚至说极端点,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有那种因为一点屁大点事就忘记亲情,而成为仇人的事恐怕也不在少数吧。

那么,咱们再看看刘邦是如何对待雍齿的,而笔者上面引用雍齿的那段话中,其实,刘邦的话还没说完:

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史记·留侯世家》

诚然,之后的刘邦之所以封赐雍齿为侯是为了稳定军心,但,在此之前,也可以清晰的看到,雍齿虽未封侯之前,也是作为刘邦麾下的将军一直安然无恙。虽然我们不知道雍齿又是如何回归到刘邦军中的,但从刘邦说的话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对于雍齿的那种愤怒和仇恨,然,也正如刘邦所言,我早就想杀雍齿了,可,因为他功劳多,所以,不忍。

哈哈,不忍,作为一代天骄的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以平民之资逆势崛起,四十八岁起兵立业,短短不到八年,席卷天下,成为了这九州大地唯一至高无上的皇,如此尊贵厉害的人物,对于自己曾经最为仇恨的一个人,对于一个曾经在自己最为危难之时背叛过自己的一个无耻叛徒,居然就是一句不忍,便不杀,还让其继续为将。

这究竟是咋样的一种气魄啊,笔者真的无法想象。一个人,手中无任何权利或能力之时,或许可以对待自己的仇人笑言以对,但,作为皇帝的刘邦而言,作为开辟了一个伟大帝国的人来说,杀一个人所共知为自己仇敌的一个人,只需要轻轻的抬一下臂膀,微微的动一下手指,便能像碾死一只蚂蚁一般灭了他,然,刘邦却还是一句不忍。

然后呢?

不仅不杀雍齿,刘邦还面对当时刚刚建国,群臣不能安心的状况,听从张良的建议,率先封赐雍齿为侯,以安众人之心,所以,再要杀雍齿,刘邦可真就一点机会都没了,而在事实上,终其一生,刘邦都未真正报复过雍齿。

为什么?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当今人还在鼓励有仇就要报,拒绝宽宏大量,拒绝宰相肚里能撑船能撑船时,他们可曾想过,纵然能因为报仇而爽一时,但然后呢?

再问后世之君中又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如那位被很多人赞为古今无双的厉害人物曹操,一口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等等头衔,但为何在拥有绝对的实力后,耗尽一生的光阴,他也无法统一全国,为何?说句不好听的,他连为他打赢那么大胜仗的许攸的几句狂言都容不下,又何以容得下那绵延万里的九州河山?

很多人瞧不起那种宽厚之人,觉得那就是一种愚蠢的老好人,然而,请这些人勿要忘记千古名篇《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的那句话: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有些人的眼里,这辈子,仅仅争的就是那一时意气之争,或者是那如空气般的感情之争,亦或者是几许金银般的利益之争,所以,他们才会说,有仇必报,不想以后,只争朝夕。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的眼光和格局,却早已经不是在那个层次之中。所以,他们才能容得下这天下万物,所以,他们才能成为这历史中真正的伟人。所以,《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中则又一次重申了“不争”的奥妙: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总的来说,雍齿能活,不是侥幸,而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时代的必然。所以,那个在同时代同样在手握大权之时以德报怨的韩信,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那汉初第一名将,才能成为那中国历史上永远的国士无双。

他们傻吗?

或许吧,但他们所取得的功业,却是后世那种所谓睚眦必报之人所永远都难以企及的。

再回头说我们的主人公雍齿,史书中对于雍齿的记录,基本上就是那么多,再有的,也就是与王陵交好的只言片语,不过,也不足以再说点什么了。

总之,最后的雍齿,在就任什邡侯后,于汉孝惠帝三年病逝,汉庭最终为其谥号,肃侯。

而再多提一句雍齿被封赐的那个什邡城吧,在现代,这座小城可了不得:

2006年,什邡被中国矿业联合会第一个授予了“中国矿泉水之乡”的称号。

2007年6月,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什邡市“中国雪茄之乡”。

2008年11月,什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法)之乡”。

当然,直到今天,这座小城的别名,都还叫做,雍城。

一座小城,不仅纪念了一位历史中幸运的小人物,也同时将曾经那位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君主的人格魅力,流传至今,直教人心随神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