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清照的作文400字左右

本站作者 2024-03-19 17:35:00

关于李清照的感悟作文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她,仅有七八十部留世作品,却与作品上千上万的李白、杜甫、陆游平起平坐;她,生在封建时代的男权社会里,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受三从四德的束缚……她就是李清照。

活泼灵动,富有生机,开朗明媚,是李清照的与众不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经常回忆起那个傍晚,伙伴们一起划船,误入藕花深处,一群纯白色的飞鸟从田田的荷叶上惊飞……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字闺中,专攻女红的生活,不是李清照的生活!

超越一般人的政治见识,技惊四座,是李清照的不同寻常。苏轼的学生张耒写过一篇《浯溪中兴颂》,应和唐朝元结的《大唐中兴颂》,当时许多男性的大作家纷纷应和,李清照也提笔写下”何为出战辄披靡,荔枝多马死“的句子。她引经据典,借用历史讥讽现实,朝廷腐败,兵戈声气,国家颓败。朱熹便说:”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李清照当时年轻气盛,这样的气质远不是古代一般女子所能达到的。她,令多少骚人墨客,后世才子惊叹折服!

”炙手可热心可寒“,热烈地恨,热烈地爱,是李清照的独具一格。公公赵挺之与父亲政见不同,赵挺之这些新党领袖开始打击报复旧党人物。父亲李格非被列入黑名单,不得做官,还要判罪。李清照请求赵挺之对父亲施以援手,哪知他压根不理会。你手握那么多权利,不会发烫吗?你的手越烫,我的心越寒。给一家之主,给当朝宰相这样的诗句,如此敢爱敢恨,爱憎分明!那日皇帝下至诏书,赵挺之毫不留情,将李清照推出赵姓家族,她以她铿锵的决绝远离赵家。试问历史长河中又有那个女子同李清照一般!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此情怀,是李清照超越时代的爱。中原沦陷,赵明诚夫妇二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相知相契,相知相惜,致力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但赵明诚也许承受不起这样的爱意,浮生似梦,飞花如愁,李清照这样浓烈的爱,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做到的。

这,就是李清照。旷世奇才,绝艳倾城,万种风情,一代婉约词宗的成长,在这桑海沧田中见证。

她卓尔不群,高傲叛逆,她的清幽,她的娇柔,她的哀婉,她的豪迈,她的生命历程,跌宕起伏,感动世间无数才子与佳人!

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初一:蔡雅迪

你,还在满地落花的细雨黄昏苦苦寻觅么?

你,还在点滴霖霖的三更时分伤心悲泣么?

你,还在物是人非的憔悴镜前未语泪滴么?

——题记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你曾在一个初夏露压得花太低垂的早晨来到后院荡秋千,突见人影绰绰走进了你的花园,你见自己的衣衫不整,含羞而走,顾不得穿鞋,头上的金钗落地,那时的你如此的快乐,如此的幸福。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那时的你享受着贵妇般的生活,幽雅的情趣使你快乐。你与赵明诚对酒当歌,浅吟低唱作诗,伉俪情深,琴瑟和谐,恩爱非常。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你面对自己深爱之人的离别,彻夜难眠,相思之苦难排解,愁亦愁,愁的是寂寞。于是你写下了这首相思之诗,来抒发你对丈夫的深爱之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你在又一年的梧桐夜雨之时,无法安息。你看着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泪千行。你身逢国破家亡夫死的不幸遭遇,你苦闷孤寂,无可寄托,若有所失,你多年背井离乡,那颗残碎的心,早已是零乱如许。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的烟雨之中。

你虽然去了,但是你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李清照的一生,既有幸福的童年,也有浪漫的爱情;既有相思的甜蜜,也有婚姻的痛苦;既有丧夫失家的孤独,也又爱国的情感。她在甜美和坎坷中,尝遍了人生的况味,演绎了一生的妩媚和风情。

清照,正如这个名子一样,她以一份才气、一份情韵、一份清骨,烛照未来,给后人留下了极高的赞誉。她不仅以一首首清婉流丽、冠绝古今的诗词,装点了文学的大观园,还以勇敢不屈的精神,爱国主义的情怀,以及浪漫坎坷的爱情故事,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忆。

我读懂了你————李清照!

六年级:袁一婷

曾经,溪水清,荷花红;少女的欢笑,水鸟的惊起。一幅鲜艳,富有生机,蓬勃的画面,你陶醉在新的自然美景的发现中。      曾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金人的入侵毁了你本该幸福美满的生活。国破,家毁,夫亡“玉壶颁金”之巫,你只身奔亡,颠沛流离,最终,你怀着对亲人的思念,对故土难归的失望,离开了这人世。 

曾经,你有着“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宏伟志向,在那个男女有别的年代里,身为一个女子能有如此豪迈气概,我由衷的佩服你。 

曾经,你过着高洁平静的生活,与丈夫“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把省下来的钱购买书画名器,然而你苦心经营的文物却一股脑的云烟散尽;惟独你病时偶尔把玩的数箧书画“岿然独存”。 

曾经,“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寄托着你对祖国河山深厚的感情,气贯长虹的民族豪气;“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绝唱有力地鞭挞了南宋的苟且偷生主义。 

聆听李清照,听到了她满腹悲苦无人诉的情感。 聆听李清照,听到了她那激越昂扬的爱国主义调子。 聆听李清照,听到了她作为一个妇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聆听李清照,听到了她对侵略者的无限控诉。 

因为战争,你失去了很多,但你得到的更多。留下来的作品像鲜花一样芳香,我知道那是你生命的沿续。流芳百世,不就是生命价值的所在吗?

认识李清照是从那首《声声慢》开始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也曾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她生长在贵族书香之家。父亲李格非名重一时,母亲王氏也知书善文一门显赫。她所创造的文学成就,大概一半是来自遗传上的灵感,一半是来自父母的教育与熏陶吧。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青年大学生赵明诚为妻。他们的结合不但没使李清照放弃笔墨,还使李清照的创作中增添了更多的喜悦,期盼的色彩。

在这期间,李清照的代表作有《如梦令》。这道小令一共六句话,却似一幅图。内容曲折而含蓄,语言深美而自然特别是结句的“应是绿肥红瘦”,大概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绿肥红瘦”四个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蕴积了她对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心情,体现了女词人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

且看这首《醉花阴·重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为夫婿在外写的一道相思词。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惜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上天早就发现了李清照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仅让她这样去轻松地写一些闺怨闲愁,那么中国的文学史将从她身边白白走过。于是新的命题创作一起推到了她的面前。

上天有意要磨练这位绝世才女。四十七岁的她失去了夫婿,她驾着一叶生命的孤舟迎着世俗的恶浪,苦苦挣扎在生活的波谷浪尖!

时代的沧桑,命运的变迁,性格的瞬变,使她这个时期的作品充满了过去所没有的愁苦悲凉。往日曾写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话泼消失了。“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的逸兴不见了,而今的情怀就是在《声声慢》中所写的。

可以想像她一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诗。通篇全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鸣咽,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词评家的“千古创格,绝世奇文”用在她身上一点儿也不为过。她和她的词永远地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再次纵览她那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惨的一生吧!上天的的磨练积300年北宋南宋的动荡,造就了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美神!

历史就像一杯茶,每个人的茶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细细品味,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她,人如其名,清丽脱俗,光彩照人,自幼就生活在父母亲儒雅、温情的文化陶冶之中。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这使她日后迈入词坛成了必然。

谁说女子不如男?她有满腹文采,有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但她不会为了争夺名利而费尽心思,不会为了一官一禄而寝食不安。

她有女子特有的闺情与愁思。“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在怜花、惜花的同时,流露出内心世界的感伤与苦闷,以景衬情,寥寥数语的对话,简炼传神。“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想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却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牵牛织女”的传说为喻,寄托自己怀念丈夫的愁情,虽婉转,但别有一番韵味。李清照不愧被称为才女,她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

靖康之难,是李清照人生的转折点。

国破,家忘,夫死,使她受到了一系列的沉重打击。过去闲适的生活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的颠沛流离的居无定所的生活。但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种逆境,使李清照更加成熟,她的词风也一反前期的明快、清丽,变得深沉,凄凉。我想,换了任何人,面对这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生活,都会有“可怜春似人将老”的心境,都会发出“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感慨。

众所周知,李清照的诗作并不多。其中的一首《夏日绝句》,我们应该很熟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中,不肯过江东。”当她在经历过重重打击后,看着自己的祖国逐渐落入金人之手,而南宋朝廷那些苟且偷生、不思收复失地的行为强烈地刺激了她要捍卫国家领土、尊严的心声。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达出她希望朝廷能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的思想情怀,也表达出女子毫不逊于男儿的忠贞报国的气慨!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词的发展史上一位具有突出地位的人物。她有女儿的多愁善感,也有男儿的英雄气慨。若是将她的生活历程化成一杯茶,一定能给人以温热的由甘到苦的感觉,其中的苦会使人不禁潸然泪下,然而其中的甜会使你无怨无悔。

这就是李清照的茶,缭绕着清香、微苦的气息。

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一瓣摇曳在动荡的北宋,一瓣在南宋的哀怨中飘零。

历史注定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否则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柔情劲经南北宋朝,又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才情遮掩文坛墨客。

一介草民,惟求安。

风雨过后,不变是动荡。历尽了颠沛流离,何尝不愿安宁?却是世事难料,却是兵败马乱,即便如此,安逸的生活可以不要了罢,珍世的古董可以舍弃了罢,可家呢?不论家,国已逝,家何存!留下的,唯有一刬的哀怨与心酸,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一名青衿,惟求清。

清淡的生活是多少迁客骚人的追求啊,却终于被现实大海重重拍下。面对残阳秋水,晚秋落叶,诗人的苦闷,身处异乡的孤寂,也散落在水面,晕开思念的涟漪。女人花映在水中,水滋润了花,水却因她的思绪而惆怅,为她的柔情而妩媚。

一缕轻衫,惟求静。

才情缀满了一缕轻衫,但她终究还是一名女子,有血有肉,柔情似水。她与赵明诚明明相爱,却是天人相隔,是源于当时无情的乱世啊,才会让他们的爱情这般悲凉!这又是一个何等坚韧的女子,悲怆使她柔肠万断,她却化作细语追忆自己的爱情,然而,这柔丝般的细语又怎能载起她千钧的伤痛?

面对残香断酒,面对物是人非,面对绿肥红瘦,柔弱的女子要如何抵撑?只能以泪筛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恐怕连蚱蜢舟也载不下罢,既然载不下,那就忖度着旧梦,让泪滴下,滴在对国仇家恨的悲愤中,滴在对赵明诚的思念中。

女人花飘落了,镶在水面上,流水洗去了岁月的光华和铅华,变的是岸上风雨,垂柳芭蕉,不变的仍是东流水。

春花秋月,年年月月依旧,还有惆怅也依旧。纵使没有了风横雨狂,不再乱红纷飞,然惟有一丛芳草,蜂蝶纷舞里,年年月月爱与恨俱长。

梅落花香,花逝人叹,千古的情愫,留于后人咀嚼。

南宋的清风里,飘来了你的词句,婉约而清新。

你也曾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和腼腆,也曾“误入藕花深处”而不知归路,在那一个个“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暮春里你也曾“闻说双溪春尚好”泛舟而去。那时的你啊!该是多么的闲适和充满着对未来的无限想象呀。

终于他来了带着对你的欣赏和爱护,那段相聚的日子,你是那么的欢喜“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闺阁之情,尽展词中。可惜相聚太短,于是,你的词里多了离情别绪,在那“雁字回时”,装满月色的西楼里,却装不下你“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在那一个个”秋已尽,日犹长“日子里,你把酒黄昏,到底,还是“人比黄花瘦”……

带着对你的牵挂,那人却早早离你而去,于是你的词里又出现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让人不忍多看的词句,“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梧桐更兼细雨里”该有多少的愁绪难以排遣。

国破家亡的日子里你却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那是何等豪迈的句子啊!我几乎要忘了,那是你写的,是那个善写,相思离别闺中闲愁的你所写,是呀,看谁还说你只知道写闲愁,你也曾把国家的兴亡铭记于心,可惜,那一切都不是你一个弱女子可以改变的呀,你只能把所有的悲痛之情写进你的词里,“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啊李清照!谁似你,一生跌宕起伏,华章满满,为人盛赞。

手执一袭书卷,于午后缱绻的阳光下,纵意畅游在诗词的海洋。品味淡淡墨香,于古人细腻的情怀中,感受诗词所带来的惬意与美好。

——序

对于古人来说,咏诗题词不仅仅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更甚是一种独特而雅致的生活方式。而对于我们来说,诗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将语言的韵律美感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或许正因如此,诗词所带给我们的不再只是文学知识,还被赋予以一种美的传递,于不同的境界中感受诗词不同的美学效果。

对于李清照的清丽婉约,我总是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位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可谓是真真切切的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尝尽了生活的甜美与辛酸。

早期生活颇为优裕的她,当年那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小姑娘,仍然对世事懵懂,怀着一份天真无邪的单纯与娇羞的可爱。年少时的她正如所有处于花季时期的少女一样,无忧无虑,毫不拘束的思想也在文学的世界里放任自如。很多人都以为她是位感月吟风,悲悲切切的黛玉葬花式人物,其实不然,她的性格中所流露出的是一种率性而洒脱的不羁。又正是这种性格造就了她少女时期独特的气质与才情——

钟情山水,爱慕自然的她曾以欢快明朗的笔调写下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闲情逸致,也曾以多愁善感的笔调写下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爱花惜花。

不过好景不长,婚后不久李清照就与其丈夫分居两地,后来丈夫又病死在异乡。境遇的困苦转变了她的写作风格,曾经的美好不复存在,或是离情别绪,或是哀婉悲凉,亦或是凄美忧伤。于重阳佳节留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叹息,于轻舟之上吟出“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无奈,于深深凉秋唱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哀怨。独自一人,孑然一身,正如她所写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真实写照。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她依旧笔耕不辍,以文字来诉说自己的凄惶。因而她后期的诗词尽管是处处流露出她沦落天涯的深沉的悲哀,但却也逼真性地重现了那个时代的凄惨场景。每首词甚至是每个字仿佛都经过了她的凝神提炼,悲叹却不落魄,感伤却颇典雅,尽显其卓越的才华。

其实,李清照的一生就仿佛是一场绚烂花事。不论是绽放还是凋零,似乎都在诠释着美学的意义。以诗词来诠释美学,就算是悲凉也是凄美的——

这大概就是她的诗词所带来的美学享受吧。

只可惜,彼年花事了。

我与你相隔千年。你的才,你的情,你的愁。全在你的诗词中流露。从未有人见过你的照片,在那个烽火的年代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尽管我未曾与你谋面,但我依稀可以感受到你穿越千年的美丽。你,究竟具有怎样的才情,使沈去矜论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少女时代的你是幸运的。

出生在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文章。而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这样一个开明的家庭练就了你卓尔不群的思想和一颗敏感的词人心。你”传置荔枝多马死”的政治见识让朱熹惊叹。“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你“误入藕花深处”的快乐让千年后的我依然能感受到你的活力。“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诉说着怀春少女的羞涩。

你是幸福的。

能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结合,此谓是人生一大乐事,你与赵明诚的结合堪称历史上的爱情经典。当年你们夫妻二人并不富裕,但这也挡不住你们对金石文物收藏的爱好,你们典当衣物换取藏品的举动,让我为之钦佩。生活虽拮据,但高雅的情趣让你们成为最快乐的一对:“夫如擅朋友之胜。”你的《减字木兰花》将你心中的满足描绘的淋漓尽致。

你是悲惨的。

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国难当头。你与赵明诚流落江南。漂流异地,多年收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你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第二年赵明诚又死于建康。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猪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几许?舴艋舟也无能为力。后来金兵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胸怀满腔热血,咳却出师未捷身先死。你目睹了国破家亡,你是“虽外忧患穷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你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你的爱国情,你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藕。你的希望成为幻影。你只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一代词宗,敢与李杜媲美,一代千古才女。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

梧桐秋雨,盈袖暗香伴瘦菊,蚱蜢轻舟,载千万愁绪。

寻寻觅觅,菱镜斯憔悴。问天语?执笔哀言,乘风也归去。

——《点绛唇·怀李清照》

我只能这样远远的看着你,看着你孤傲地,寂寞地哀婉在如水的江南。

铁骑踏破了这繁荣,柔静的江南,风波亭的呜咽在风中延传。你愤怒了,可一个双手只能握得起笔的弱女子,又能做些什么呢?

曾经的西亭日暮,曾经的蚱蜢小舟,曾经的绿肥红瘦,如天空飘飘荡荡的过眼云烟,如尘封在窗前的紫色风铃,抖动一下,抖落一地的尘埃,抖落一地破碎的美丽。

曾经的东篱把酒,曾经的暗香盈袖,曾经的烟锁秦楼,如一首哀婉的曲子,如一樽沉淀几千年的浊酒,饮了它,饮进的是一腔哀婉的愁绪,也饮进了一缕割舍不断的丝丝缕缕的心碎。

所有的,都已成了三月暮,微风动,落花香下的老故事,抖一抖,牵一牵,便抖出了心痛,牵动了心碎。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一个娇弱的江南女子,除了泪,还有什么呢?一双纤弱的手,一樽和着泪的酒,一砚和着泪的墨,这是你所有的武器吗?

寻寻觅觅,寻觅到的只有一腔愁绪,寻觅到的是秋天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空寂与悲凉,是满地黄花堆积下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境,是旧时相识的大雁,哀婉过梧桐更兼细雨。

执笔浅唱,轻吟在已非往昔的江南。仰问天语,也罢,不如乘风也归去。

我始终这样远远的看着你,看你近了,远了,远了,近了,留给我一个哀婉的,清瘦的身影,还有蓦然梦中醒来,酒杯中一阕阕的词赋。

因面对晚霞的美好,自己坐在阳台的秋千上,翻开易安的《漱玉词》,不知不觉落下泪,伴随书香的吸引进入了梦中。

直走在竹林中的石路上,拨开枫叶树的叶子,一角墙壁上缠绕着爬山虎的木屋浮现在我的面前,这一切显得十分宁静。我宛如到了远离尘埃的世界,屡屡飘来的琴音让我不平静的心轻松起来。这是一位隐士居住的地方,一旁又秋千,秋千旁的梧桐树纷纷落叶,篱笆围绕的几块精心照顾的菜地,小溪的流水缓缓流过,空气中淡淡的菊花香味与墨香融合在一起,我沉醉在这意境中无法自拔。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字字如溪水淙淙的流水孤寂地从她琴音中流过,这真的是她吗?是我敬佩的诗人李清照吗?是那位写《声声慢》的易安吗?是那位命运多舛的女词人吗?

我睁大双眼,接受不了这一现实,这位多愁善感的词人,我想步入她的天地与她相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从前她有着圆满的家庭,有着“兴尽晚回舟,惊起一滩鸥鹭”的愉快,更有着和丈夫赵明诚共同撰写《金石录》美好,现在却家破国亡,人生百般折磨这憔悴的人儿,使她现在人比黄花瘦。这难以倾诉的寂寞之情,使我不忍打扰易安。

木门打开了,一位身穿素衣的女词人走了出来,在她脸上我看见了泪痕,她便是易安了吧!

她领我步入她的天地。来到了菜地旁锄草,摘下几朵菊花,望着晚霞对我笑笑。她带我进入她的木屋里,为我泡茶,她坐在琴边弹奏着美妙又令人感伤的乐曲,她对我说:“孩子,我明天并非以泪度日,有时在菜地锄草,有时坐在秋千上,任梧桐雨纷纷落下。”我非常不满说:“难道您不恨这现实封建对您的残酷吗?”她摇摇头闭上了眼,又慢慢地睁开说:“我不满,我气愤,我只有用笔墨了诉说自己的思念与不满;人生旅途上的坎坷才让我长大,现在我只需远离国家的混乱,安安静静地生活,这不是最好的吗?”我很心疼她,她的寂寞我想好好安慰她,愿我也向她一样不会为了人生地坎坎坷坷而埋怨。

临别时她送了我她不久前摘下的菊花,我对她笑笑并挥别了她。乐观与自怜的交错,坚强与柔弱的结合在易安的身上真正体现了,就如岩石上伸长的小草,虽然如水般柔弱,但是却能够在石缝中顽强的活着。李清照也在这混乱不堪的世界中掘起一方净土,让自己安静的活着。

我醒来,发现《漱玉词》上多了几朵菊花,自己会心的笑笑:谢谢您,易安居士!

现实无情,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我也要为自己流一次值得的泪,然后坚强地活下去!

漫天飞絮,纷花散尽,西风卷帘,依稀可见。“瘦比黄花”之人,久久伫立,其绝妙华章之下,挥之不去的是那浅黛凝愁。

惜花,爱花,清照始终怀有一颗少女之春心;然而也是花,暮年勾起她无限哀伤。清照一生,也恰如一场花事。

花之欲放时,花苞微露。此时的清照俨然是至纯至真的少女。锋芒初露,一首《鹧鸪天·桂》将其天性裸露无疑。她嗜爱桂花,年方及笄,一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将其爱桂之情一展无余。且莫说她年少轻狂,谁人不曾有段青葱岁月?而桂恰是月神之树,芬芳宛若天赐,它封存在清照记忆之中,馨香缕缕。她年少才高,晁补之对她赞许有加。汴京城里,“文章落纸,人争传之。”清照少年之际,有如雨后苍穹,澄澈而清朗。

繁花绽放,至美无极。赵明诚的出现缔造了清照一生中最绚丽的时光。“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齐看。”可知她是如此清雅开朗、大胆不羁的女子。却也不乏女子之羞涩,“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淡淡情愫,却被那人搅动,叫人思绪全无。“倚头回首,却把青梅嗅”,让人顿生爱意。泛舟西溪,临风静坐,李赵二人,从此无论贫贱富贵,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宁静中,是绵长的幸福。

花开似梦,风过无痕。命运是那样难以捉摸,这一切,来得似乎毫无征兆可言。蔡京与赵父赵挺之间的纠葛,就已将两人卷入了痛苦的漩涡中。辗转和流宕也从此贯穿了清照的一生,成了她隐隐作痛的伤。无奈之下,二人迁至山东。旧衣裳,旧天气,无不撩她的愁绪。她不禁叹息:“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然而贫困故我,李赵安然度日。当赵明诚走上仕途,日子有所改善时,李清照却陷入了思君之愁。可谓“林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但却得以成就流芳百世之千古名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花气袭人知昼暖,沉酣一梦终需醒。赵明诚的离去,更加体现命运的残酷。往昔的美好,历历在目,她孑然一身,兀自伫立在那里,内心颠沛在痛苦的深渊。清照在赵明诚离世后,大病一场。红颜为君老,来不及酝酿种种悲绪,她便独自落入无边的黑夜中。面对万事成空,湮灭成尘,她没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豪情,只有隐匿于黑暗中的苦难流离。

“人生不过一场绚丽的花事!”清照不禁掩面叹息。

传诵千年的丝丝古韵,卷携着你泪眼朦胧的忧伤。世事多变,使你受尽乱离之苦,只得伫倚在窗前,轻嗅尘香。欲语,泪却先流。

沉醉不知归路

盛放的荷花从中有你沉醉的身影,正轻摇扁舟。早年的你,家庭安定祥和,生活就像塘中的游鱼,怡然自得。你无忧无虑乘着小舟误入藕花深处的醉容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散发着愉悦的淡淡荷香。映出了一幅月夜荷塘中,你沉醉不知归路的静谧画面。

人比黄花瘦

佳节又重阳,本应亲人团聚,而此时,身边却只有淡淡青烟萦绕着丝丝缕缕的愁情。丈夫不在身边,玉枕孤眠,纱帐朦胧,寒风吹过,只留下一人独在空屋里的悲凉。时光荏苒,你已不再是从前那个不醉不归的少女。此时的你,因思念而日益消瘦。伴随着清冷的月光,给远在天边的亲人传达着深深的思念之情。

欲语泪先流

命运多舛,你身世浮沉,家世变故,屡遭坎坷。愁绪在你心中日益积压,双溪的小舟恐怕已载不动这许多愁。国家已乱,物是人非。春雨绵绵,落花已化作尘土,散发出阵阵苦涩香气。身边已无亲人可以依靠,只得苟全性命于乱世,春雨如银线般缠绕着大地,让你的愁绪越理越乱,回忆往事,想要说些什么,眼泪却先流了下来。

穿梭在这些词句之间,我似乎读懂了你的愁。是感叹自己身世浮沉与国家危在旦夕的苦闷。千年之后,是否还会有你的身影,倚坐在窗前,面对着细密的雨丝,倾吐着淡淡的愁情与欲语泪先流的悲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国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夕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这这样一首词淋漓尽致的道出了你——李易安生活的艰辛。不禁感慨:易安易安,何易何安啊?多想回到北宋,握着你的手,随你走过那段曾经开心而后凄苦的岁月。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时代的你曾在一个初夏露浓压得花太低垂的早晨来到后花园荡秋千,突见人影绰绰,走进了你的花园,你见自己衣衫不整,含羞而走,顾不得穿鞋,头上的金钗落地。我多想能握住你的手,随你荡秋千,又陪你写下《点绛唇》,亲眼看着少年时代的你活泼又无忧无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时的你享受着贵妇般的生活,幽情雅趣使你快乐。你与丈夫赵明诚对酒当歌,品茗香而作诗;你曾东篱把酒黄昏后,也将暗香盈满袖。我多想就是你身边的挚友,握着你的手分享着你的快乐,品味着你的幸福,陪你听暮雨潇潇,看云起霞飞。

“生怕离别怀哭,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你面对自己最爱的人的离别彻夜难眠,愁苦的滋味侵袭你的心绪。那些云中的锦书,那些醒时红红的烛花,那些黄昏滴雨的秋千,那些残蕊的余香,都是你风里雨里的牵挂。我多想握住你的手,陪你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陪你慵倚栏杆,看雁字成阵;陪你玉瘦香浓时,将翠帘低卷。我多想握着你的手,陪你写下这首抒发相思之情的《凤凰台上忆吹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在一个又一个梧桐夜雨之时,无法安息。你看着满地黄花堆积,你泪千行;你看着吹箫人已去,玉楼也成空,你肠断无人可依;折得一枝梅花,你却天上人间,无人堪寄。我多想握着你的手,用锦帕拭去你的泪水,陪你焚一炷香,斟一壶酒,在无数个凄凉的夜晚给你力量。我多想握着你的手,帮你拭去忧伤,帮你挡开生活中的愁苦,帮你找回快乐。

我想握着你的手,陪你在南山下采菊;想握着你的手,共同吟咏平平仄仄的韵律;想握着你的手,看你在春色中弄花香满衣;想握着你的手,同你三月踏青,九月登高;想握着你的手,走过那颠沛流离的日子,体会你的痛,你的愁你的无奈,做你身边的挚友。

我想握着你的手,站在高山之巅,吹着北宋的清风,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是谁,挐扁舟一片,摇曳在鱼戏莲叶的藕花中?

是谁,嗅青梅一株,仓促离开又依恋倚门回首?

是谁,挽幽梦一帘,忧愁叹息自己的颠沛流离?

——题记

淡淡的墨香袅袅地回旋,和着一盏清清的香茗,倏尔氤氲成过往的云烟。浅浅的痕迹,伴着昏黄的灯火悠悠,渲染出绚烂的繁华。画屏渐冷,隐有一位女子帘卷西风,却始终忘不了她离合悲欢的世界和那一颦一蹙的浅代凝眸。

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也因一手好字而扬名天下。这样书墨熏陶下的她年少才高,一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毫无掩饰地流出内心小小的志向和愿望。李清照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赞赏,以至于“文章落纸,人争传之”。空闲偷乐时间也是少不了的。在“日暮西亭”时,一时高兴而“误入藕花深处”,所以便“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年少的她,才情如含苞初露,美哉,美哉!

青蔻年华的李清照,有些心事又难以捉摸,就如白居易所言,“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雾里寻她来。

这天,她正在秋千架上摇晃,不亦乐乎。那人走进来,就像午后微微的梦,不知所措的清照“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又不舍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女终将长大,18岁那年,清照披上了红装与赵明诚结缡。她与丈夫情投意合“云鬓斜插,徒要教郎比并看”。赵明诚要负笈远游,清照寻觅了一条锦帕,写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上眉头,却上心头”字里行间无比透露出浓浓的爱意。与心上人天各一方,心却是相依的,清照恐怕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这时的她,就像怒放的花,至美至极。

正沉浸她幸福时光的清照以为一生就这么走下去,殊不知,命运只给了她一半的美满甜蜜,另一半只剩下苦涩流离,自从金兵入侵,她随着丈夫颠沛流离,她的也有了莫大的改变。

赵明诚的突然病逝给了清照很痛的打击。回想之前的岁月时光,让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她“寻寻觅觅”与丈夫的回忆倒影,望见的只有“冷冷清清”,何尝不是“凄凄惨惨戚戚”?忽而想起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落寞,才明白那些零零碎碎的小时光在她心中是不能够释怀的。

当她慢慢习惯一个人,渐渐习惯了这世态炎凉,而我已从清照那读到了那份惆怅与忧伤。“人比黄花瘦”的身影,永远在“帘卷西风”的映衬下更加凄美。

她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

误闯了清照世界的我,不知道自己生涩的笔,是否能勾勒出她的浅黛凝眸?

——后记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纵酒放歌,无拘无束,少年词人天真开朗的一面一跃纸上。人生总有轻狂之时,可以不理会世人的目光,人生也有不需要伪装的时候,因为我们年轻,这就是她的真性情。此时只有这一摊鸥鹭见证了她的那份纯真和可爱。

但这样美好的青春仿若白驹过隙,一转身,一拐角就再也寻找不到。风吹到她脸上,吹走了从前的绚烂明媚,心中那份久久不能挥去的思念,深深地锁住了她的眉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十四个简单的叠字,我们看见不止是她的美,也看见她的痛,那帘卷西风时的优雅,现在也像这纷飞的残菊一样落去。

回想从前的那份温暖的画卷,那清丽可爱的姣新娘与含苞待放的花朵起了争胜之心,“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任谁也不会去取笑她的天真幼稚,因为这就是李清照的本身明丽纯真的真写照。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传说重阳节李清照太思念自己的夫君,于是写下这首词送给了赵明诚,而赵明诚感叹词句的美好,闭门谢客写下五十首词与之媲美,却依然无法超越。重阳节从来就是个装满了思念的日子,而那份思念有时是那么幸福。她清秀婉柔的身影在这秋风缓缓隐去,将温暖的爱留在这溢满菊香的秋季。也真是因为那词中清新婉丽的句子太动人,才让人们不惜用一个个美好的故事来衬托它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热,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美好春天越来越远,她的心头不免泛起一丝忧伤。尽管此时她生活幸福,无忧无虑,但是她却是那样敏感捕捉到着世间小小的伤感,看起来她似乎留念的是春天的花,而实际她感伤的是匆匆逝去的岁月和青春。三十个几字,即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对答,轻巧华丽,婉美灵秀。也只有她用“绿肥红瘦”为这雨后的春天留下了最美的一抹的春色。

虽然她岁月饱经沧桑,虽然她留下的词极少,但是她天真的笑影,她浅浅的忧愁,却让我们每一个喜欢她的人铭记于心。

生命中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时光,就像那午后的阳光明媚灿烂—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歌,看一群同学们在操场上追跑的身影……就如同那《溪亭日暮》。

六年级:向倬贤

易安,这是你的称号,并不妩媚,反而有些刚强的味道。反倒是“清照”,皎月清照,柔美的月光下有些许冷清的光辉

,也有着柔美而明亮的色彩。

最初认识你是因为那首“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好一个“怎一个愁字了得”心中的往前心事似乎被你一语点破。一个“愁”字让我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里似乎找到了什么可以诉说心中的万千心事。于是一遍又一遍的品读你那些优美而又凄凉的句子。心中不免有些好奇,李清照,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后来,翻开一本写着你的故事的书,仔细的读了下去,于是我与你相遇了……

你到底经历过什么?我急迫的问着。你却微微一笑,笑容里充满无奈与忧愁,之后向我诉说了你的故事。

当我听完你的故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你那传奇而又坎坷的经历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就就挥之不去……

你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你也因此感激上天。但当你的丈夫一次又一次的外出留给你的却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思恋时,你流泪了。但是你将这份潮水般的思恋融入你的诗词,使你的诗词光彩夺目。可是不幸又发生了,你的丈夫真正离你而去了。随之而来的是国破家亡,被迫离家的忧愤是你的心碎了。正如你描写的那样“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丧夫失国的无奈与忧愁是你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句。而你的忧愁又怎仅仅是简单的孤独与彷徨?你的凄凉又怎是我们所知道的凄凉?你不仅承载着亲人生死两隔的无限伤痛,还承载了国破家亡的悲愤与苍凉。

这是一个怎样的宋朝女子啊!我惊异于你那柔弱身躯里所藏的灵魂。有小女子的柔美与善感。也有男子汉的勇敢与刚强,更有着平常人无法具有的爱国请操与坚定的信念。在那个禁锢自由的年代你却执着的追求自由。没有人给你任何典范,你却真真实实完完美美的做到了,而我却似乎越来越看不透你了。

轻轻地,你走了,在不知不觉中走远了,留下一个身影给我们品读。在我的眼里,你的身影是那样高大,屹立在那样一个不朽的时代。而我要以你为榜样,像你一样伟大坚强,执着向上!

手执一册书卷,桌案上盛一杯香茗,兽形的铜香炉里散发着淡淡的麝香一位竟比黄花还瘦的女子,双眉颦蹙,慢慢向我走来………

《醉花阴》

——题记

模糊的听见那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⑴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轻轻呡一口香茗,问:“你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且尤精诗词。你被称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却怎么个愁法?”

她放下书卷,道:“你有所不知,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我的丈夫赵明诚又病死,我的境遇孤苦得很呐,我怎能不愁呢?”

我点点头说:“的确,但你的早期的生活不是很幸福吗?你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你的父亲李格非藏书甚富,你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你的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这样的生活,愁从何而来?”

她回忆往事,笑对我说:“正因如此,我前期的诗词多写我的悠闲生活,描写爱情生活和自然景物,韵调十分优美。例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它是在我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我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它反映出我的纯洁心灵。”

我情不自禁的念了出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读完后,又微微叹了口气,又道:“你的词虽好,读起来余香满口,但,怎么读都是一番愁味在心头啊!”

她道:“我目睹了国破家亡

“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

我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可是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了我强烈的爱国情感,我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我的希望成为幻影。”

我望着她,说:“这也难怪,国破家亡,希望你能振作起来。”

她笑着点点头,慢慢消失不见。

我望着那一册书卷,一杯香茗,嗅着那淡淡的麝香。心头泛起淡淡的愁绪,却不知愁从何来……

臧克家曾写过一副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是的,就是李清照。

唐宋无数诗人词人中,李清照的词,我最为喜爱。

李清照是山东人的骄傲,出生在济南章丘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便开始赋诗作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由于其父李格非本是苏轼的学生,又是个不小的官员,使李清照受到的文化教育也极为不同。

喜欢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调皮性格,喜欢她“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淡淡忧愁,更喜欢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凉心境。整日郁郁寡欢的她也这好在诗词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每字每句中都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不难看出,李清照是如此一个多情女子,内心世界是如此复杂。

提到李清照,最先想到的一个词定是“忧愁”。本是女子,不如男子那样体魄刚强,多愁善感,也是文人的普遍现象。无尽的哀愁化作一条长河,使他的作品总是那样凄清与冷寂,如同一幅很美的山水画,哭诉着其中无数不满。

李清照的感情生活极为坎坷,有感而发的种种忧愁也全全来源于感情。她与她的丈夫赵明诚本是恩恩爱爱的一对,感情极好,李清照中期时写的文章也大多与赵明诚有关。可好景不久,赵明诚不幸因病去世,使她不得振作,过着忧愁凄惨的日子。她曾在《声慢慢》中写道:“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种无尽的愁绪蔓延开来,宛如一条剪不断的丝带,最终只得呼出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国破家亡,人影离散;过雁无情,残菊惹恨;迷惘惆怅,恍然若失。种种百感交集,很自然的引出她的万千思绪。后夫的欺骗也使李清照吃得不少苦,被逼无奈,只能走上后期了然孤独的生活。她一生无儿无女,孤苦伶仃,无所依靠,莫非是最大的遗憾。但是她的才华也确实是不让须眉,这种独特的感伤之美,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捧所喜爱的。这一大家闺秀所发出的悲痛感言,怎能不打动人心呢!

李清照这“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果然当之无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