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教学设计(如何写一篇教学设计)
参考书目:《教学系统设计》第二版 著者: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发展
具体地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何克抗等,2001)。可见,要掌握教学设计应从三个方面去把握: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习需求出发,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和分析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而不能孤立地去处理教学中的各个具体问题;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在教学设计的研究中,形成了上百种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这些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开发的理论的简化形式。不同的模型可以用来指导各种环境下的不同目的的设计。如下图所示,狄克—柯瑞模式是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上述模式比较全面地包含了教学设计过程的要素,是比较典型性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其原则
教学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教学设计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二是更加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者创设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等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业成就,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其具有以下几项设计原则:
1.注重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活用所学知识。
2.以“问题解决”和“任务驱动”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
3.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4.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
5.强调面向学习过程的质性评估。
6.注重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引导、支持。
二、怎样写一篇教学设计?总体来说,写一篇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目标与分析、策略与方法、内容与实现。即,首先做教前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拟定教学目标,再根据目标选定教学策略与方法,最后在前两步的基础之上将教学内容展开并设计其实现方式。
准备:陈述基本信息如教师姓名、授课班级、课时安排、授课时间等等。
(一)教学内容(目标)分析
在实际分析中,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常常是与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进行的。通常情况下,在确定了一门学科的总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定为完成总目标所必需的学习单元内容或学习模块。在确定了单元学习内容或学习模块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确定每一单元或模块的单元学习目标以及确定达到单元学习目标所需的知识点。因此,教学目标的分析一般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鉴别达到目标所需学习的知识、技能及应具有的态度和情感(或核心素养)等;二是根据目标分类理论为特定的内容和学习对象编写具体的目标。
而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如下四个成分:
(1)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
(2)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述教学目标;
(3)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
(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给出一定的判别标准。在一个教学目标中,行为的表述是基本部分,不能省略。相对而言,条件和标准是两个可选择的部分。
例如: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选自人教版(2019)信息技术教材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第2章信息系统概述第2.1节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鉴于本章节内容较多,故计划将其分为8个课时。本节课(课时二)要讲述的内容是2.1.2信息系统以及其基本结构。
2.本节课的作用与地位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归根到底是通过各种信息系统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大部分学生都通过各种渠道直接或者间接用到过信息系统,只不过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使用过的设备、工具或者平台都与信息系统相关。虽然信息系统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使用的经历也很丰富,但从理论的角度来学习还是第一次,“信息系统”这个核心概念也是首次出现在本课程中的。因此通过本节课乃至本章课程的教学,要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系统的普遍性,并从系统的角度看待信息技术的存在。同时教师也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学科核心素养逐步得到提高。
本节课作为第二章节内容的第二课时,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因为同学们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的相关知识,他们应该知道: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信息系统的普及和人们对这些系统的广泛应用;而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升级换代更是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信息社会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易在短期内掌握。而信息系统则更为具体,学生可以通过对信息系统相关内容的学习从而更好的理解信息社会。因此需要通过本章内容带领学生了解信息系统,故为承上。同时,作为第二章内容的第一节第二讲,本节课需要做好对全节内容的大致梳理并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与理解。这样才能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与后序内容之间的联系,为将要学习的信息系统主要类型与功能等内容做好铺垫,因而启下。
3.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
难点:无
5.本章核心概念图(注:图中高亮部分为本节课授课内容)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
内容要求:知道信息系统的组成。
学业要求:理解信息系统的组成。
2.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了解信息系统相关的概念。
·理解信息系统是一种存储、加工、呈现信息的系统。
·能够独立表述出信息系统的部分功能。
(2)通过分析常见的信息系统,知道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通过分析常见的信息系统,总结归纳出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3.学科核心素养体现
(1)信息意识:通过分析信息系统应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感受信息系统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运用信息系统的敏感性。
(2)计算思维: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或者小组活动来渗透计算思维的培养。学生们通过完成各项任务,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计算思维能力。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选用常见的信息系统或者数字化资源有效的支持和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学习,从而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4)信息社会责任:在学习信息系统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有很多知识点可以体现和渗透信息社会责任。比如注重信息安全、遵守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相应规则等等。从而树立起学生们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与责任感。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时,重在了解那些对当前教学系统设计产生直接的、重要影响的因素。一般认为,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应该包括: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水平)、初始知识和能力、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等,这些特征对提高教学系统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1.学习者认知能力分析
对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习者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特征。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能够为我们分析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或认知发展水平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
2.学习者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某些特定的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时,他们与新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状况。那么,该如何来确定每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呢?编制预测题是了解学习者已有知识基础的有效方法。
3.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动机
判断学习者态度、动机最常用的方法是态度问卷量表。此外,观察、访谈等方法也可用于态度分析。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除了分析学习者在常规环境中的特征外,还应重视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习的技能要求、认知心理特点,尤其是学习者为实现成功的学习需要具备的信息素养,如是否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是否能熟练应用各类工具软件,包括学科工具软件;是否掌握网络搜索技能和策略等。
例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XX市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1.知识基础分析
首先,学生通过其它学科内容的学习,对于“系统”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其次,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或多或少的接触过信息系统(如:校园卡系统、铁路1306购票系统),因此学生们都具备接受课程内容的实践基础,他们甚至不需要对于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只不过同学们尚未对于信息系统及其基本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学习,所以缺乏理论层面的理解并且在思维中没有建构起知识之间的联系,相关知识空白或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
2.认知能力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思维能力也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因此处于计算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黄金时期。故本节课程内容学习并无太大的难度。但是由于一小部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不够了解,从而导致了他们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和学习方法的随意性,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这类学生需要重视起来,他们并不存在学科知识认知困难,只是需要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
3.学习动机分析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大部分学生渴望通过学习竞争来提高自我,表现自我。而且高中信息技术相较于其他学科更具有前沿性和学科魅力,因此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只有少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缺乏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内驱力,因为他们认为信息技术不属于主课、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帮助不大且对于信息技术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识。
4.学习风格分析
总体来看,高中生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已经可以系统构建学习知识框架,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明显提高。因此他们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不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课堂模式对于他们来说都不易造成认知方面的障碍,这种稳定性对于教师教学而言是可以利用的一大优势。具体到个人来看,高中生们的学习风格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每个人可能都是不同的类型的学习者,因此适合于小组学习。把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聚集到一起可以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并取长补短,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三)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3.1常用的典型教学模式
1.常用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中,传递—接受模式是最常用的、比较典型的教学模式,它包括: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等五个主要环节,目前这一模式仍被广泛采用。此外,加涅的九段教学模式由于有认知学习理论作基础,加之其实施步骤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因此影响和应用也比较广泛,这一模式包含九个步骤:引起注意—阐述教学目标—刺激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发学习行为(反应)—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与迁移。
2.常用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包括早期的适用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以及近些年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而形成的抛锚式教学模式、随机通达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WebQuest、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教学模拟、微型世界(Microworld)等。
3.2常用的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分普遍性教学策略和具体性教学策略。普遍性教学策略是指不与具体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教学紧密相连的策略,如学习动力激发策略、课堂组织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等。具体性教学策略是指针对某一具体知识和技能教学的策略,如语文学科的识字教学策略、作文教学策略,英语学科的听说教学策略、词汇教学策略等。
1.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人的设计。设计的重点放在能够促进学习发展上,而不是活动的形式上。
(2)目标明确。
(3)让学习者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即能实现自我反馈。
(4)重视教师的指导。
2.协作学习策略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CL)是以一种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协作完成某种既定的学习任务的教学策略或形式。在设计协作学习策略以及协作学习过程中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合适的协作小组。
(2)学习主题具有挑战性,问题具有争论性。
(3)重视教师的主导。
(四)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的设计
4.1学习情境设计
所谓学习情境,是泛指一切作用于学习主体,并能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客观环境。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创设一个真实、完整的教学情境,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不同学科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不同。
(2)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情境创设的关系。
(3)学习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
(4)学习情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无论是哪一种学习情境,都要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
(5)学习任务与真实学习情境必须相融合,不能处于分离或勉强合成的状态,学习情境中要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6)不能滥用媒体情境。
(7)由于学习情境的创设常常涉及虚拟现实、情境演示类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所需要的技术与时间投入往往比较大,因此,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时,应考虑“教学效益”问题。
4.2学习任务设计
与学习情境设计密切相连的是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案例分析、一个项目研究或是一个观点分歧,好的任务应该是既有效又真实的。所谓有效是指通过该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够学到或用到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够促进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所谓真实是指该任务提供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绩效挑战。那么该如何设计有效而真实的任务呢?
1.再现真实世界中的各种挑战。
2.任务设计一般应明确要求。
3.设计的任务要使学习者有完成的可能性。
4.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5.明确任务完成后的结果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例如(三+四):
四、教学模式与策略设计
本节课采用“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和基于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策略。
1.“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意味着在这堂课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共同推进课堂内容的进行。
2.基于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策略意味着课堂将由以下的五个步骤组成。
(1)创设情境:在本节课中,教师不需要额外为学生创设情境。我们翻阅课本可知,教材已经为我们创设两个了很好的情境,即课本第33页中的“体验与探索”和第35页中的情境一,两个案例均来自于实际生活,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以“主角”的形式进入案例,想象自己在那个情境中可能会获得的感受,然后在小组讨论中自由勇敢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只有在这些环节比较深入地讨论和思考,才能带着疑问开始后面的学习。
(2)确定问题:在这一节课中,整个教学过程是紧密相连且环环相扣的。“创设情境”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求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后面的学习,而这个疑问正是我们教师所确定下来的问题。故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处在情境中的学生抛出问题(抛锚),引导学生的思维,推动课程内容的进行。
(3)自主学习:这节课中,教师不会直接告诉学生们问题的答案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学生们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后需要综合运用于新的情境中去,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后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并于大家分享,教师加以纠正和评价。
(4)协作学习:前面教师已经分析过学生们的学习风格和认知能力等,再加上教学策略的设计,故打算将学生们分为4人一组进行学习活动,通过交流、讨论、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深化每一个学习者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习者解决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应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要在学校过程中随时观察和记录学习者的表现即可。具体的评价方式可参照后续内容。
(五)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实际上是以上述各教学设计要素的分析和设计结果为基础,将综合考虑教师的活动、学生参与活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媒体的运用等方面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对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设计。
为了使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有机结合,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结构,可借助下图所示的图形符号,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并作为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蓝图。
例如(我这个是偷懒画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设计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硬件媒体类型的选择、软件资源的选择、设计与开发以及认知工具的支持。
6.1教学媒体的选择
所谓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指在一定的教学要求和条件下,选出一种或一组适宜可行的教学媒体。那么,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功能各异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体中如何选择适宜的、有效的媒体呢?主要依据以下四点来抉择。
1.依据教学目标。
2.依据教学内容。
3.依据学习者特征。
4.依据教学条件。
6.2教学资源的选择、设计与开发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
教学资源的获得通常来自三条途径:
1.若现成的资源中已有合用的,应尽可能地选取和运用,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经费和精力;
2.当已有的资源不甚合适时,可先考虑对资源略作修改,以满足教学需要;
3.如果选取、修改都不行,就要设计、编制新的、符合要求的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
6.3认知工具的支持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常用的认知工具有六类:
(1)问题/任务表征工具。
(2)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
(3)绩效支持工具。
(4)信息搜集工具。
(5)协同工作工具。
(6)管理与评价工具。
例如:
六、教学环境设计
1.物理学习环境选用:本节课在普通教室进行即可,如有条件,亦可在智慧教室中进行。
2.教学媒体选用:为了满足班级教学,需要有一台教学一体机或者电子白板。
3.教学资源选用:
(1)无硬件资源需求。
(2)软件方面:需要教学一体机或者电子白板安装office或wps套件,教师自备课件和相应的教学素材。
(七)教学评价设计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随着建构主义评价观、多元智力评价观等多种评价观念的发展,与教学目标和教与学的方式的变化相适应,当前教学评价(也称学习评价)方式表现出了以下趋势: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强调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选拔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重在发展性评价,强调通过评价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学习者的发展;重视真实性测评(authentic assessment)和绩效评价(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采用情景化的真实任务来评价学习者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学业成绩评价的同时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例如: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因为本节课无需专门测验,因此评价方式主要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评价标准主要参考下表。(注:表中高亮部分为目前学生已经掌握的部分)
(2)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