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毛书的感受(读三毛的书有什么感觉)

本站作者 2024-04-27 18:26:00

读三毛书的感受

高中的时候看的三毛,为的是写作文的素材和文笔。

老师看到摘抄后会说,还是不要看三毛了,她的文章太散了,洋洋洒洒的,学了她的文风怕是800字作文不够写。

但是,没办法,小美好和小向往真的很入迷。

会永远记得,读到荷西和三毛表白的时候,那一墙三毛泛黄的照片在百叶窗阳光下的浪漫。你的心要是碎了,我的给你,我的完好无缺。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吧,真的太喜欢夕阳西下,屋子变暗,阳光斜斜洒进来的白墙。

也会永远记得,那些个撒哈拉日子的“世外桃源”,甚至在年轻的时候,觉得这辈子只要有辆jeep和一个一心一意的男人,就此生无憾了。不过我不爱撒哈拉,我爱非洲大草原。

也会记得荷西死后,三毛在荷西墓前的描写。永失我爱的心啊,即使没有经历,只是想想都无法接受。

但是现在啊,我宁愿没看过三毛啊,我没有她的勇敢和独立却从她的文字里得来太多理想主义和避世。

我没有撒哈拉和荷西,我不能成为一半站在阳光里一半站在阴影里的大树。我期望出淤泥而不染,但我终是被欲望所擒的凡人。我开始追求意义,但我无所知无所求,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知道意义是何物。

李敖评价三毛的话:「如果三毛是个美人,也许她可以以不断的风浪韵事传世,因为这算是美人的特权,但三毛显然不是。所以,她的“美丽的”爱情故事,是她真人不胜负荷的。」我看过李敖不少政论节目但对他无感,也不喜欢他对胡因梦的逼逼赖赖,但他对三毛的这番话还是很精准的。

小时候在家里闲极无聊时就翻书柜,因此看了许多本来不是我这个准95后该看的书,比如流行于我妈少女时代的70年代的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作为猎奇的异域游记是好看的,犹记得她写日本人把粉丝叫“春雨”,叫家里邮寄过来,非常浪漫的形容。

《雨季不再来》《闹学记》写她在欧美的游学经历就让人有些无法忍受了,一言以蔽之:万人迷玛丽苏之全世界都爱我:)

我印象深刻的是《闹学记》里的一个故事,讲荷西故去后她在外国某城邂逅了一个英俊老外,认识5分钟就一见钟情天雷勾动地火1小时走完流程,对方向她求婚央求她留下,最后她十动然拒留下了美丽的遗憾的艳遇故事。

如果说《撒哈拉的故事》里所有非洲人民都爱她、荷西的同事朋友也爱她,好歹有些地理环境所限的吊桥效应可以理解。去游学时全班老师、同学也都爱她,用美式夸夸风社交礼仪也勉强可以解释。那这个一见钟情的玛丽苏故事就显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了。

尤其是我反复翻阅了书勒上的作者照片后,小小的心里充满大大的疑惑。美女的人生我无法想象,但相貌普通的女性日常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还是有发言权的(x)

李敖的话虽毒但准,不特指这个玛丽苏故事,也是对荷西与她的故事注脚。真实的荷西生活中也是有龃龉的,但在神仙爱情文学中、在女文青的配偶人设中,一切都被滤镜修修补补了。美人有玛丽苏传奇的特权,不美的女文青,也只有叙事的话语权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