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你观后感(如何评价电影《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
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本片名为《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其实不太切题。在成片之中,男女主角似乎并没有存在世界归属上的“你、我”之分,也似乎没有很多具体表达,让二者看着有多么“想”、多么“爱”。
本片的“互相穿越”设定,与《你的名字》类似。这样设定的最大优势,在于建立男女主角情感共鸣的便利性。爱情电影的主线,便是两个主角从表层共性到内在吻合的过程,在一系列的事件之中找到对彼此的契合点,从而将偶然的交互变成必然的相吸。而以一个“相互穿越”的形式,无疑将这个过程做了最具像化的直观呈现——表层上存在的,是双方在身体感受上的融合,并在后续事件中感受到为人处事中的契合,而后实现深度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偶然成为了必然,就此引导出爱情电影的结局。
本片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还算规整的思路。首先,从人物设定上,男女主角的人生共性被迅速地建立起来。女主角在建筑事业中的不得意,男主角在音乐追求中的受挫折,在电影的起步阶段都有所表现。并且,围绕事业上的不顺利,电影也设立了一些细节上的对应:女主角仰慕的著名设计师,男主角学琴偶像的巴赫和贝多芬,都成为了他们不得意的反衬。而在事业之外,二人在感情上也有一定的吻合设定:女主角对暗恋对象始终不得,男主角当作异国亲人的兄弟也生病昏厥。最后,在戏剧效果上,二人分居德国、大陆,也制造了时差引起的日常生活错位,有了加强喜剧性的舞台,提供爱情喜剧的类型化特质。
但是,到了具体执行时,电影却几乎没有兑现任何的设定潜力。首先,“互相穿越”中的交流方式,过于简单了,这也让它沦为了一个单纯的噱头,而没有做出这个设定本应有的过程。
在类似设定的《你的名字》里,男女主角无法直接交流,也没有通过第三方信息准确把握真相,只能在懵懂之中不断尝试,通过一系列间接的方式沟通。这过程当然提供了趣味性,同时也正是二人逐步了解彼此的努力过程——口头语言往往流于单薄表面,具体的行为则更容易深入到真实,更能让双方扎实地感受到彼此的情感。
《你的名字》里,二人百般努力地弄清现状、尝试交流,并与这一过程同步地,于内心层面逐渐靠近。此时,“时空错位”成为了对二人心灵墙壁的象征,表层行为上的“找到交流方法”淡化了时空阻隔,随之的相互了解、内在共鸣,则带来了心灵铁壁的穿透。由此,当二人最终于物理层面穿越时空而相逢之时,他们的爱情关系也完成了最后一步。天体奇观中的首次接触、最后电车轨上的二次相会,让他们的爱情成功既带有奇观的神迹意味,又有着日常性的必然,从而以“击穿时空”的形式,突出了人类情感力量的巨大。要实现这个效果,前半段笑料中铺设的人物共性,后半段中接续的内心明示,包括象征“心灵靠近之难”的“交流之难”,都是必要存在的。
而在本片里,主创无疑太过于偷懒了,他直接让二人能够对话,甚至在动作和知觉上也实现了同调。并且,为了让双方能够迅速地达成交流,电影还早早地安排了一名所谓的“大师”,向女主角介绍了达成交流的方法:心跳超过100次时。这样一来,其实“相互穿越”的预定效果已经没有了。
因此,在本片里,当导演干脆给出了交流办法,让二人嘴对嘴说话时,设定带来的理论效果就完全弱化了,且丢失了“努力沟通”形成笑果的条件,更谈不上“努力突破屏障,走近彼此“的爱情赞扬了。
取而代之地,表层的知觉共通,构成了电影在前半段里的主要“节目效果”。它制造了一些看似的笑料,但却剥夺了二人在更深层次上的共鸣机会。而由于交流方式的口头化,电影实际上变成了普通的“男闺蜜”电影——男主角默默帮助、鼓励着女主角,并引导她的成长,而对自己的感情默不作声,最终女主角才意识到了他的存在。直接交流的实现,打破了“穿越”设定的一切便利,让他们除了无法见面之外,基本沟通无碍,就此变成了一部平庸俗套,随处可见的模版式爱情电影。
而在起手时围绕的内心侧面:“自我坚持与情感补足”方面,电影也没有做到太多事情。如前所述,在电影的前半段,大量的资源被投注在了“知觉共感”带来的笑料之上。虽然它会带来深度内心层次上的共感单薄,但以前半段而言,这倒也并无不可。问题在于,这些笑料并没有与二人的事业、爱情,形成太多的正向联系。它的第一步是正常的,让女主角在公司老板和会议中尴尬,让男主角在钢琴选拔中吃瘪。但它却没有了第二步的“反转”,让二人通过这个形式做出互相的促进——男主角的创作被女主角鼓励,女主角在年会上演奏钢琴出彩,都只是单一的片段,且极度缺乏后续。
这种后续的缺乏,同时体现在了“事业”和“感情”两个侧面上。
首先,女主角的建筑设计、在公司的地位,男主角被鼓励后的创作生涯,都在后半部中没有下文,更谈不上二人对此而实现的相互促进、深度共鸣了。唯一能称得上“共感”的,只有对于自我的坚持——女主角的暗恋对象一切以客户为主,要求女主角献媚演奏,而男主角则拒绝了帮助弹琴的请求,告诉她“音乐不是开玩笑的”。但是,这却只是单薄的一场戏而已,只是为了让二人的关系走向形式上的“深入”,却没有实际的后续,女主角的设计师线索并入了爱情线,更多地成为了“男神原来是势利眼,男主角才是情投意合“的铺垫。
而在爱情部分,由于此前段落的过度“表面化笑料”、男主角的单薄,也没有什么深入,既没有
建筑设计上的坚持、受挫、受鼓励,也没有与之对应出现的“内心无知音的孤独感”。所有的表现,只是停留在她与男神爱情中的“过度被动“之中,映射她勉强自己屈服的心理状态。即使是这几段,也没有拍出太具体的东西,停留在男神和她争吵的口头层面,甚至由于具体刻画的细节缺失,还造成了一种“男神说得有理,她有点矫情”的尴尬效果。
而更致命的是,在男主角那边,他一直都缺乏独立的形象立体感——他事业的不如意、情感上的缺少知音,本应构成女主角鼓励他、弥补他孤独感的前置,但由于他持续的“教导女主角”,让他自己的线索没有得到任何发展的机会,而是沦为了一个工具人一般的“男闺蜜”,一个大女主戏里的陪衬边角。这就导致了他内心部分激荡表达的缺失——当女主角在男神的爱情面前失去了自我,即将被霸王硬上弓时,男主角迎来了理论上的“共鸣断裂”时刻,失去了“爱人”而孤独,也失去了“共同鼓励、保持自我”的伙伴,从而通过“动作同步”而磕到头部,断开了连接。
断开连接,在设计中是二人共鸣面临最大挑战的标志,但男主角线索的“立身之本”——与重病兄弟的亲情缺失,钢琴追求的不被认可——全部没有具体呈现。他的兄弟,只是在两个段落里做了功能化的背景,在开头给了“孤独”的设定,并在他发现女主角和男神爱恋时作为他“再次孤独”的衬托。而钢琴,全程都是打辅助一般的存在——或作为“弹钢琴给女主角撑腰”、“拒绝表演教会女主角独立”的“女主角向”输出工具,或干脆作为电影的背景bgm。作为他内心追求的“钢琴”,仅仅出现了一场戏,且还是女主角对他的口头鼓励。
如此一来,男主角自身的“孤独感”和“寻找到共鸣”表达便严重缺失,他与女主角的交互契合也就没法真正深入。就此拖累了女主角那边线索的完整度:她对男主角的了解,全部来自他对自己的反应、生活上的零碎细节。无法建立起对对方可信服的认知,又何来的“共鸣”和“发现对方才是真爱”一说?在爱情电影里,男女主角的个体表现是同样重要的,任何一方的“纸片化”,都会削弱爱情的表达效果,而本片里弱化成了“韩剧男二号”的男主角,无疑不幸地吻合了纸片人的定义。
看上去,电影对男女主角的倾斜,有一定的“新时代大女主”思路的影子。同为女性的导演,想让女主角以坚持自我的独立形象出发,并在事业和爱情中一度迷惑,最终坚定自我,发现男神掌控下被动自我的非真实,就此回归本心,发现与男主角在“无论如何也要坚持自我”的深度共鸣,从而在爱情之外,再带出一种“女性主义电影”一般的表达主题。从男主角不帮她弹琴献媚,到男神对她“屈服市场与男性自己“的循循灌输,再到最后她脱下不喜欢穿的高跟鞋、赤脚跑起来的特写,都能看到这条思路。
但问题是,这必然会导致男主角的工具人化,削弱二人共鸣后爱情关系的说服力。同时,大量的“动作与知觉同调”笑料堆积起来,让女主角的生活缺乏真实质感,也不具备细化表述的资本。我们看不到女主角究竟如何受制,内心如何挣扎,自然也就感受不到所谓的“找回自我”了。男女主角双线单薄,不仅让爱情缺少实感,连本就和“共鸣、穿越时空”架构有所冲突、过度偏斜而削弱一方的“女性主义”内容,都只是徒具其形。此时,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间的“断开连接”,也就尴尬无比了——男主角内心世界一片模糊,女主角对“失去共鸣”后的慌张也流程感十足。
一定程度上,这还是那个“直接对话”交流方式造成的问题。当两个人可以直接交流后,导演便颇有点“偷懒”地将感情交互全部寄托在了口头之上。双方用台词互相鼓励、互诉衷肠,而所谓的“行动”也同样是比说话好不了多少的局部片段。当导演满足于这种浅层次表达的时候,深层次的内心交流自然不可能实现,支撑它的人物描绘也不可能落地。
因此,当结局出现的时候,一切其实已经无可挽回。导演似乎意识到了男主角过于单薄的问题,努力地通过闪回、记忆、旁人叙述,填充起男主角的人生,却是为时已晚,如此凌乱匆忙、事后追补的手法,不仅不会让人物立体起来,反而会让观众在缺少循序渐进、逐步认知的情况下,骤然接收太多概念式的信息,让男主角一直以来的纸片形象更加深刻,甚至更加摇摆不定。同时,女主角的事业成功,“大女主线”,也同样地突兀出现,宛若一个高中生水平作文的强行收官点题,此前文章里却只有800字不到的详述。
更混乱的一幕则是二人相遇的场景:他们的相交点,居然是男主角一方的钢琴。此前,钢琴更多是男主角帮助女主角的工具,男方自身的“坚持自我”表述少的可怜。此时以钢琴作为重逢节点,且安排女主角学琴,应该是导演的又一个找补:她意识到了女主角的过度重头,需要让她向男主角做“靠近”,强化她一方出发、而非仅是接收的共鸣,弥补此前男主角过于单薄、她对他的感情立足不稳的缺陷。但是,就像男主角形象的挽回努力一样,这也终究只是白费力气,一段短短的结尾,根本不可能挽回任何实质性的不足。
断开连接到穿越屏障、现实相遇,二人的爱情本应呈现出“突破万难”后的可贵与伟大。然而,所谓的“屏障”,看上去只存在于画面之上,停留在大量的分屏构图、分屏消失后女主角的空对房间镜头中。而到了结尾,女主角与男主角从“广告牌隔离”到“ 跨过广告牌,不同时空下的身影同框”,最后归于“现实里的相会”。这一画面表达的过程本身算是有趣,但却毫不扎实,缺少了更具体的支持。
身体相互穿越时空,“错位“的存在,打破“错位”的艰难,随之形成的“心灵错位”弥合,是这一设计的重要优点。在提供奇幻、轻松、浪漫元素的同时,它更让爱情电影里难有创新的“心灵靠近”之表达,有了具像化潜力极佳的先天便利。然而,本片却完全浪费了这个设计,在导演的镜头里,二人的时空错位之障薄如蝉翼,心灵错位来几嗓子就完事。
毕竟,他们俩人每天唠嗑的强度,可能比女主角对着她妈都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