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读后感 《印度佛教史》读后感

本站作者 2023-05-11 04:23:00

佛教故事读后感

圣严法师 著(南京牛首山佛顶寺教材)

看之前对佛教还是一般的认识:来自于西游记、非佛教信徒的普通大众的道听途书,看这本佛教的历史书籍,确有很有艰深、晦涩之处,但是在历史的叙说、名词的解释上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佛教里面释迦牟尼(达摩)开创了它,但是佛教能够延续几千年,还少不了一代又一代虔诚而又博学的佛教徒对它的阐释、发展、传播,虽然这也意味着佛教的变迁。

我们熟悉的如来不过是佛教分流其中之一,我们所说的菩萨在佛教中其实是未成佛陀之前的化身。

佛教,推而其他教,读其历史更能了解其客观面,某教信仰是人对生命、人生、意义方面积极思考形成的一套完备自洽的体系,修得阿罗汉果、修成佛陀的结果,从我们视角而言,似乎没什么吸引力。

不过佛教的哲学观可以作为调解自己内心与外部的法则。

1.佛教所称的中国,乃是指恒河流域中的摩羯陀地方。

2.四吠陀印度民族众多,宗教也多,唯以雅利安人的宗教为正统,那就是根据吠陀而来么一贯思想和信仰。佛经中的婆罗门教,现在的印度教,都是由此而来。

3.四阶级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是:①吠陀天启主义,②祭祀万能主义,③婆罗门至上主义。

吠陀是由梵天上帝的启示而来,所以神圣无上;依据吠陀的指导而行祭祀,所以无所不能;祭祀须由婆罗门僧侣职掌,所以婆罗门阶级也是至上的。

阶级制度的出现,乃在雅利安人到了印度之后,由于吠陀诗歌的渐增,祭祀仪式的频繁,始产生专职的祭司。

祭司自私,为保自姓的利益,乃主张祭司的世袭,遂藉神职的权威而唱出四姓的阶级:婆罗门——祭司阶级的宗教师、刹帝利——王者阶级的武士族、吠舍——从事于农工商业的雅利安人、首陀罗——被征服的先到印度的达罗维荼人。

4.印度的三大圣书吠陀经、奥义书、薄珈梵歌

5.释尊之母乃摩诃摩耶(Mehāmāya)夫人,她在将要分娩之前,依时俗返回娘家生产,但在半途进入她父王的别宫——蓝毗尼(Lumbinī)园休息时,即在一棵无忧(Asoka)树下,释尊降临了人间。

6.释尊初降人间,即能自行七步,并举右手,作狮子吼:“我于天人之中,最尊最胜!”

7.乔达摩·悉达多太子有“三夫人及六万彩女”,一瞿夷(乔比迦),二耶惟檀(耶输陀罗),三鹿野(鹿王)。

8.佛教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世间的最高定。

9.释尊在菩提树下宴坐了四十九日,克服了内外的魔障,遂于二月八日之夜,明星将升之际,悟透了:一切法无非是缘起,缘起的一切法毕竟是无我。

10.法轮(Dharm-Cakra):正法之轮,将佛法比作转轮圣王的轮宝。释尊用其所证的正法之轮,公布天下,利益群生,破碎异论邪说,所以取喻为法轮。

11.佛陀化世的宗旨,是在使得有情众生达成解脱的愿望。

12.律属于生活规制,法属于离欲修定。律以戒为主,法或经以定为主,慧即存于戒定之中。

13.在小乘圣果,分有学及无学两类,自初果至三果为有学人,四果为无学人。四果又分为八辈: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合称四双八辈。

14.因与缘结合,即成为果,通称为六因、四缘、五果。

15.宗教与艺术宗教是在信仰,艺术则在表现。虔诚到了相当程度的宗教徒,他可以不须艺术的生活,也能保持一颗平静安乐的心;一般的人则须仰仗艺术方法作为媒介,而进入宗教的信仰。所以宗教不一定要有艺术,只是有了艺术的表现,更能引导人群进入宗教。

16.在佛的时代,并无大小乘之分,只是一味的佛法。小乘佛教便是部派佛教。最先分为老比丘派的上座部与青年比丘派的大众部,后来又从二者分出了许多部派。

17.大乘佛教的宗旨是探求佛陀的本怀,放弃枝末问题的诠释分析,再回到佛陀的根本精神的复兴,使佛法活泼地成为人间的、一般的、实用的、生活的,这种精神,便是在佛的本生谭中得到消息。大乘佛教是把握住佛法的原则(三法印),来发挥佛陀以兼济众生为目的之本怀——菩萨道的菩提心。所以大乘佛教是开放的原则的生活佛教,而小乘佛教(部派佛教)是保守的分析的学问佛教。

18.促成大乘兴起的原动力,乃是般若(bō rě)思想,般若思想则导源于大众部的“现在有体”之因缘生法的基础。“空性含于行蕴”,此即是缘起空性的教理。

19.般若的思想是一个空字,般若可译为智,空即是智的客观面,智是空的主观面。所以智慧与空,毕竟是同一物的两种名称。

20.小乘佛教以罗汉的解脱为目标,大乘佛教则以菩萨道的圆满——成佛为目标。大乘教义:①菩提心为因,②大悲为根本,③方便(以善巧的种种方法,达成便利众生悟入佛智的任务)为究竟。

21.释迦佛是为应化人间而垂迹的化身佛,但他的本性是和生死无关的,本性即是法身佛;垂迹应化的色身,与本性的法身有别,法身即常住不变的本体,乃是无限永恒的“大我”。此乃即以色身佛的内心而证明佛寿无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一成佛的可能性,在佛称为法身常住,在众生即称为佛性本具。

22.真常心:它的名目可有很多,法性、如来藏、圆觉、常住真心、佛性、菩提心、大涅槃、法身、空性。(此等,在真常论者并视为一事)真常唯心:揉合了真常空及真常心而成立。

23.三法印:三观——诸行无常观、诸法无我观、有漏皆苦观——涅槃寂静。(阿含圣典要义)

24.阿赖耶识是众生生死的主体,他能生起一切法,故称为一切种子识,由阿赖耶识而展开根身(人生界)及器世间(物质界)。

25.密咒:即真言,真言由如来说、菩萨说、二乘说、诸天、地居天(鬼神)说之五种来源。密教以真言之观诵为主要修持法门,所以称为真言宗。

密教又称为瑜伽教,瑜伽(Yogo)在梵语中的含义是:依于调息等的观行法,观梵我一如之理,以合于梵而与梵相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