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成功创业者 后创业者和
文/壹观察
估值2亿美金的礼物说裁员了,但刷屏的却是其90后CEO温城辉一封裁员信。
温城辉生于93年,是前两年爆红的“90后明星创业者”。在裁员信中,温城辉称自己“一点都不抗拒裁员”,创业“本来就是风险最高的合法赌博”,并称“我还会持续裁员”,“要安稳去大公司就好了,来我这里干嘛呢?”结尾还顺带还为自己“匠人孵化器”新项目打了招人广告。
温城辉的高调裁员信在创投圈瞬间刷屏被引发争议。同为创业者的触宝CEO王佳梁,忍不住连夜发文批驳温城辉,认为创始人应该为公司战略失误承担责任,但在温城辉裁员信中“看不到任何真诚的反思,相反却充满了狂妄和自负,甚至自豪感”。王佳梁还呼吁创业维艰,希望公司创始人给给员工更多尊重和认同。
作为80后CEO的王佳梁怒怼温城辉,迅速引发了创投圈80后与90后创业者“谁更靠谱”的关注话题。
“90后明星CEO” 疾速坠落
“万众创业”曾是2014-2015年中国互联网最热概念,也吸引了大量刚走出大学校门的90后创业者。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而当年全国大学生(包括在校)网络创业人数一度超过600万。
创投圈和创业者都被迅速裹挟,其中一些善于营销自己、经常“语出惊人”的90后创业者,开始被各种电视综艺节目热捧“造星”,甚至有投资人宣称“只投90后”。
“当时创投圈有个怪相,公司估值与CEO炒作程度成正比,产品好坏和用户数据反而不再是衡量公司成功的标准”,一名创投企业副总裁在与《壹观察》聊及此事仍不免感慨。这家圈内知名创投公司,在其2015年投资的20多个90后创业项目中,目前只有三个还“活着”,这名副总裁甚至成为其中一些项目的“救火队长”。
2016年下半年中国创投资本迅速“退潮”,将很多90后“明星CEO”留在了沙滩上。其中包括“泡否”的马佳佳、“神奇百货”的王凯歆、“”一起唱”的尹桑等,都经历了从默默无闻、一夜爆红,到疾速坠落的相似轨迹。
“有时投资人也会帮创业者背书和吹牛,甚至对数据造假选择视而不见,包装热炒概念继续忽悠让下一家投资来接盘”,一名投身创投圈从业不到两年的朋友对《壹观察》吐槽称。
“靠炒作自己成了网红,公司却做的很烂,天使轮投资者提前套现,最后员工为所有错误埋单,你却说——我们应该支持彼此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80后VS 90后创业者:谁更靠谱?
仅两年时间,大量90后“明星CEO”们就从“创业偶像”转为被“集中吊打”,相反更多80后创业者却因创业项目孵化成功或准备IPO而重新受到资本和媒体热捧。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触宝CEO王佳梁、饿了么CEO张旭豪等“创业长跑”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从2010年前后开始创业,有着优秀的创始成员团队,公司目标坚定发展稳定,反而在资本冷静下来的创业后半段冲刺发力。
通过梳理对比可以发现,成长和经历不同,所处创业环境不同,80后与90后“明星”创业者们实际上存在诸多不同:
90后创业者重宣传而80后重运营。90后是出身在互联网的一代,相比70/80后更擅长运用社交媒体炒作和制造概念包装自己,在积攒了互联网大量粉丝之后顺利获得天使投资,但依旧喜欢继续制造炒作概念而疏于公司运营。
比如马佳佳,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当天就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创意情趣用品店,通过在微博微信性教育答疑获得大批粉丝关注。中国知名投资人徐小平曾评价马佳佳“身上有中国企业家缺乏的直击心灵的力量”。最知名的营销案例是2014年马佳佳郑重在讲演中郑重宣布“90后压根不买房”,在场郁亮等万科高管们听的“心中焦虑”。如今房价暴涨,买不起房的70/80/90后们“心中更加焦虑”。马佳佳却关店转身走进时尚圈,被网友评价为“创业全靠嘴”的PPT女神经。
相比而言,70/80后创业者还是今天中国创业的主力,他们大都经历过行业和职场5-10年以上打磨,具备较强的行业积累进而历练,心态较为成熟,对公司运营和收益平衡能做到较好管理。
像王佳梁创立的公司触宝,发展也并非一番风顺,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时期创业,当年在小小办公室内熬了好几年,比起自我包装,更愿意把精力放在打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而且面对任何危机,80创业者首先想得的是大家一起扛过去,所以触宝能够沉下心来深耕耘9年,拿下全球11亿用户。这比不上90后创业明星们的风光,但他身上那种70/80后创业者身上的较真劲或许是这个浮躁环境里更需要的。
现在90后创业,可以经历风光,前呼后拥,却很难面对困难,专心做事。太多的媒体曝光,对创业者有负面作用,特别是年轻创业者,他们需要的不是舞台,而是踏踏实实地勤奋钻研。
90后创业者重自我而80后重责任。刚出校门就拿到数百位甚至上千万天使投资,再加上媒体炒作迅速成为“网红”,让年轻的90后“明星”创业者们将目前的成功更多归咎于自我成功。但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实际上前期能否成功几乎完全取决于创始团队,而创始人天花板就是公司天花板。
实际上,估值2亿美元的礼物说在过去两年中再没有获得任何融资,背后是由于垂直电商“导购”模式走入死胡同,网络礼物购买这一场景细分市场过于单一,陷入老用户流失严重与新用户获取成本太高的经营尴尬。而温城辉所说投资1亿元打造的“匠人孵化器”概念也不新鲜,“罗辑思维”和“吴晓波频道”等公众号都已运营多时,转化效果并不明显,“匠人孵化器”前途相比难言乐观。
无论如何,裁员就意味着公司战略失误,创始人在媒体前享受“风光”的同时,也要为失误承担责任。但在温城辉高调辞职信中,满篇人生大道理,满篇自我辩解,只字不提自己公司遇到的瓶颈和创始人应为此承担的责任,甚至语气充满了“上帝视角”,充满了自豪而没有丝毫遗憾。
回顾来看,从余佳文在电视节目中豪言“明年拿出一亿元给员工分红”,后在周鸿祎批驳下快速“认怂”,再到神奇百货创始人王凯歆面对公司经营问题“一夜之间人去楼空”,甚至与投资人朱波网络对撕,作为创业者的90后“明星CEO”们更喜好追求个人性格喜欢,并没有尽到一个企业“船长”应有的管理责任。很欣赏触宝在面对他们在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Nuance发起恶意诉讼时候的做法,这是他们创业以来遇到的最大危机,稍有不慎可能就是毁灭性的打击,但王佳梁他们选择的不是隐瞒,而是对团队坦诚相告,凝聚全公司的力量读过这个危机。我想,90后的创业者们如果能对自己的团队有更多的坦诚,表现出更多的担当,或许可以帮助他们吸引更多人才。
90后与80后创业者争论最多问题:如何对待裁员?温城辉将创业视为“这本来就是风险最高的合法赌博”,直白来说就是创业就是金钱逻辑。无可否认,钱很重要,对于创业企业更重要,但优秀的员工选择加入创业企业,选择跟定老板一起打拼的原因,除了钱,还有对公司未来的认同和梦想,更需要尊重和认可。
很多创业公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要求员工具有“创业精神”,但同时并没有激励政策,甚至在员工基本保障上缺位。结果就是创业公司成功了,是老板的成功,员工未必获益,甚至被当做“小白兔”而清洗。公司失败了,则员工首先受损。
80后创业者王佳梁也自爆曾在这方面吃过亏。他发表过激情演说要淘汰那些混日子的人,想激发大家的创业精神,却发现一些原本非常积极主动的优秀员工反而开始懈怠,甚至纷纷离职。“当年我的口吻和温城辉的文章不乏相似之处。充满霸气,强调价值观,却缺乏尊重”,王佳梁称,“这令我至今懊悔不已”。
值得关注是的,不仅是创业公司,中国一些互联网巨头公司都吃过这种大亏。比如“鼓励狼性”、“淘汰小资”,再比如“下达给各个业务部门,按人头计算裁员比例”,实际上裁到最后才发现,首先离开的一定是最优秀的员工,因为外面随处是机会,他们之前选择留下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份薪水,而更多是认同感和职场尊严。
总体来看,相比90后创业公司,目前80后创业公司在公司管理体质上都更为成熟。在创业和投资大潮泡沫破灭后,反而让这些踏实做产品和运营的公司,以更加迅猛的姿势在创业后半段冲刺发力。
创业大不易:多一份踏实 少一点套路
《壹观察》有很多朋友都在创业,在十多年媒体积累中认识了很多创投圈人士。温城辉的高调裁员信,就如一根刺,扎疼了投资人,也扎疼了创业者。
创业大不易,考验的是人的智慧、情商、耐力,还有大势和运气,大多人对此并不擅长,对于准求网红效应的90后“明星CEO”来说同样如此。礼物说与触宝,实际上就是当下大部分90后与80后创业者的一面镜子。
在过去两年中,中国创投圈借中国移动互联网爆发大势成就了全球最活跃的创业市场,同时也浇筑了最大的创业泡沫。当经济下行、资本遇冷,人口红利快速衰减之后,90%以上的新创企业都面临困局。
对于还在路上的创业者们,未来获取新增用户的成本会不断提高,各种细分领域的创新机会在不断缩少,拿到新投资越来越难,这个冬天可能会有数年时间。多一份踏实,少一点套路,让自己多一些造血功能,努力活下来,才能等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