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中人读后感100(契诃夫《套中人》读后感和自己的一点理解)
必修五刚学完的课文,就当是写作业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别里科夫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或许大部分人都会说——胆小怕事,思想古板,固执,总之是反面的评价。
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上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看到有个告示禁止中学学生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到街上去,他就觉得又清楚又明白:这种事是禁止的,好,这就行了
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要是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或者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出气。
也许上面的评价是从他的表现中得出的。
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人们会为此对他感到恐惧甚至让他辖制整座城市吗?
答案很明显,不会。
人们对他恐惧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充当了一个“卫道士”的角色。他说的几乎每一句话,都离不开“当局”,“规定“这种词语。他在人们眼中是什么?不是一个胆小怕事,思想古板,固执的中学教师,而是代表着当时的权威。
于是,我们就得出了结论——他是个十恶不赦,帮助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坏人。
才怪。
我们分析人物的时候,常常只关注人们的行为,以此来推断出他的性格/心理。但是这仅仅是简单的映射关系(行为——>性格)。却忘记了问这样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去做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但是,在我们目前的分析中,他做的每一件事,好像都是没有意义的——作为并不处于统治阶级的中学教员,他这么做并不会为他带来任何利益。
第二个关键的问题:
他为什么这么做?
对于这个问题,文中有几个关键的切入点:
他有一个古怪的习惯──到同事家串门。他到一个教员家里,坐下后一言不发,像是在监视什么。就这样不声不响坐上个把钟头就走了。他把这叫做‘和同事保持良好关系’。显然,他上同事家闷坐并不轻松,可他照样挨家挨户串门,只因为他认为这是尽到同事应尽的义务。我们这些教员都怕他。连校长也怕他三分。
他似乎自己也不喜欢自己的行为?
斋期吃素不利健康,可是又不能吃荤,因为怕人说别利科夫不守斋戒。于是他就吃牛油煎鲈鱼──这当然不是素食,可也不是斋期禁止的食品。
从这里,似乎他又不是那么的古板了,他出人意料的触碰了自己的“底线”。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来考虑,他所处的时代正式新旧思潮碰撞的时代,人们生活在夹缝之间,对旧事物已经产生了怀疑,可是对新生事物却没有勇气去完全接受,每个人都在犹豫和纠结之中,而别里科夫的性格导致他成为了在夹缝中最凄惨的那一个。他为自己裹上厚实的外套,穿上雨靴,并且用古板的论调当作盾牌,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已。
这种人,其实是最令人可怜的。
文中最后有这样一个情节:
“我们从墓地回来,感到心情愉快。可是,不到一个星期,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依旧那样严酷,令人厌倦,毫无理性。这是一种虽没有明令禁止、但也没有充分开戒的生活。情况不见好转。的确,我们埋葬了别利科夫,可是还有多少这类套中人留在世上,而且将来还会有多少套中人啊!”
按常理,从这里可以推断出,每个人都是套中人,每个人都会落入套中......之类的。
但我不这么认为。
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多少表现出了愚昧,极端。其他人完全不能和他相提并论。别里科夫在看到新思想时,他选择一味的躲避,并且去影响其他人。而文中的其他人则是看到鲜艳的西红柿,垂涎欲滴却不敢尝试,他们心中仍有着自由的火种,但是因为曾经长时间在专制之下逆来顺受,已经习惯了被人掌控,所以才会被别里科夫这种人辖制。
他们既然不在套子里,为什么不选择抗争,就像柯瓦连科一样?
因为还没到生死攸关的时候。
亨德里克·房龙所著《宽容》的序言就是一个类似的故事。
也许别里科夫不完全符合守旧老人,也许柯瓦连科不完全符合探索者,但是小镇上的其他人的的确确就是无知山谷里的浅薄的村民。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