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赏析 《北京折叠》:资本折叠合法化

本站作者 2023-09-25 00:59:00

北京折叠赏析

一、 故事的社会背景

这部小说将背景设定在22世纪的北京,那时候的北京当权者为了遏制积重难返的社会阶层固化以及贫富差距,就将城市割裂成为三个没有交集的折叠空间。当折叠城市建成后,阶层隔离便在现实中被“合法化”了。人们的越轨和抗争都是犯法的,要在自己的阶层中安分守己;然而,当权者又提供了一些狭窄的通道,比如教育和工作,这就是老葛和秦天(想)达到越阶的方式。不过,这些方式实际上都是因为要为第一空间服务,给他们提供优质的劳力,而非为了赋予人权而开通的通道。

二、 行文技巧

《北京折叠》一文主要以顺叙的方式来推进情节发展。故事通过老刀送信的路径,将一、二、三空间的环境以及人物逐一展开。作者通过小说人物的视角,用大量的实景描述来带动剧情以及人物特征的展现,语言简练,没有过分的炫技和煽情,这让故事更有说服力和真实感。

主人公老刀,在本文中不是重点被塑造的对象。可以说,作者的重点和目的在于用人物刻画故事,突出人物背后象征的阶层固化的社会现实。所以,主人公老刀主要起到一个串连剧情的作用。

1. 主线梳理

小说剧情有一条中轴线:第三空间的老刀为了养子糖糖高昂的幼儿园学费,非法帮助第二空间的人送信到第一空间,以此赚取外快。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分支的小高潮:

1、 老刀从彭蠡那里出来,到达第二空间起初;(新环境)

2、 到达第三空间起初;(新环境)

3、 和依言的交流过程中的抉择;(做决定)

4、 碰到机器人、老葛;(遇险)

5、吴闻讨论机械化垃圾处理;(深刻影响主人公命运)

与故事主线直接相关的大高潮:空间转换故障(遇险)

总之,在此提炼一下小说高潮写作的方法:

① 遇到新的人物或者环境;

②对主线剧情起到转折和推进作用(在本文中主要体现为主人公需要在两难中做决定、遇险:碰到机器人、第一空间的转换故障);

③对主人公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的节点上(听到机械化垃圾处理的事情)。

在主人公做决定的时候,人物内心的挣扎说明为什么选择困难的背景原因,不同的选择会造成哪些后果和伤害、损失、改变,以及因为什么原因(通常是最在意的原因或当下的一个冲动刺激)让他选了A而没有选B。同时也能借着主人公的视角,去分析或展现处在这种情境中的他人的心理、动作。

在主人公面对一个危机的时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做出的选择,将呼应和强化人物特质,增强剧情的冲突感。如果设想中只能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话,那么后果是什么——这个为剧情转折或者主人公四两拨千斤的解困提供强烈的对比。如果这个危机是直接关联主剧情的危机,那么很有可能可以勾连描写更深层的社会背景问题。

2. 空间对比

主人公的视角(eg:对彭蠡的描写)或者动作轨迹(eg:老刀来到第二空间的惊奇),展开对空间的描写,目的是为了对人物以及想突出的中心思想的可视化、客观化塑造。

因为是部短篇小说,所以很多的剧情相距较近。在前后不远的对比描写中,更能反衬出强烈的差别。

笔者试提炼出三空间的空间符号:

第三空间:

人的打扮:邋遢、脏兮兮、大剌剌的不注意细节(eg:老刀、彭蠡)

语言情绪:粗俗言语、骂骂咧咧(eg:文章开端清晨的早饭铺子);抱怨、愤怒等负面情绪(eg:文末房东房客的争吵)

动作心理:窘迫、麻木、自卑、封闭、“鬼鬼祟祟”地逃跑

生活习惯:一抹、随意一挂、吃路边摊

生活环境:墙皮、垃圾、气味、路边摊又贵又脏、在垃圾场工作

第二空间:

人的打扮:领带、白衬衫、公文包

语言情绪:礼貌、体面、冷静、(不管对大人物还是第三空间的人都)彬彬有礼、不卑不亢、体贴、不急不徐、情绪没有强烈的不受控的起伏

生活环境:浴室(象征卫生)、街区霓虹灯、受教育背景、实习机会联合国、光线、气味、井然有序、从事现代化的专业技术性工作、身边的朋友

第一空间:

人的打扮:优雅精致(裙子的颜色、珍珠配饰、身材纤细、金边小本子、写字像芦苇一样、走路的姿态、背影、眼神)、心态(吴闻的镇静自若、大气,老葛的亲近和善)有品位、注意细节、情绪上精致包装(依言对吴闻的亲吻没有拒绝,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厌恶)

生活环境:悠闲、环境静谧优美、绿化、房屋低矮、空气清冽、大气中正的会议布局、富太太上班是因为无聊,10万块是一周的工资

生活习惯:高科技机器人、白酒的味道质量、不标菜价、老葛是如何升职从第三空间到第一空间的、如梦幻的不真实

讨论的话题:整个城市发展的走向

3. 心理层面

本文层次丰富的原因还在于,不仅有着实际的情节推动,更描写出了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而且这个变化完全是因为主人公到了第一空间之后看到了那些梦幻的场景和人所产生的。这呼应了作者阶层固化的中心主旨。因为阶层固化不仅仅是经济资本、政治资本的固化,更是文化资本的固化。结尾老刀的心态变化,与之前麻木的生活方式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他开始希望糖糖成为第一空间的那种淑女(开始只是因为看到糖糖喜欢唱歌跳舞),对邻居狰狞的争吵产生了潜意识的厌恶之情,这些都是他之前从未察觉的。

但是最后一句是,老刀仍然要在现实中的第三空间的垃圾场去上班。这样的现实与心理的反差不得不令人唏嘘,也呼应了彭蠡之前说的“你去后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有多操蛋”。

三、 作品表达的精神

这部分笔者已经在前文剖析剧情的时候提及了,此处不妨简练总结一下。

郝景芳通过真实的一线城市空间折叠,展现了不同空间(阶层)的人的真实生活状况。这里不仅是生活环境的差异,更是工作内容、薪资、受到的教育、以及心理、精神面貌和性格的悬殊。这是经济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全方位折叠。全文通过事实上的强烈对比,不着一字宣泄出阶层固化等所隐含的社会问题。

实际上,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微妙变化与伤害,是笔者二次阅读的过程中才发觉的,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隔绝和折叠,看起来细枝末节,却无处不在、影响足够深远。

四、作者心境

郝景芳小说后记:

我很高兴这篇小说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表示喜欢。我写它的时候,并未料到它能引起这么多感触。我写作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一些旁观目睹,那些画面和感慨存在心里太满,我需要一个载体将它们保存起来。我曾经居住在北京的城乡结合部,楼下就是嘈杂的小巷子、小苍蝇馆子和大市场。有时候我在楼下吃东西会和店主聊天,听他们说着远方其他省份的家人孩子,听他们在北京看不起病的忧伤困扰。而我自己,由于读书时间很长,身边一直围绕各种喜欢谈论整个世界、感觉自己即将接管世界的跃跃欲试的学生,他们对未来充满奇异的期望。然后就是工作中,有机会作为小人物参与一些会议,见到不少能够改变世界的大人物。我写的园子是钓鱼台,常来这边的人应该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在这些园子里,改变世界成千上万人的命运就是喝咖啡那么容易。所有的这些碎片在我头脑中和心中碰撞起来,就成了《北京折叠》。实际上我不认为它是一篇幻想小说,我写的也根本不是一个不存在的未来。

这样一个有关不平等的故事,得到许多人认可,说明周遭世界的不平等如此昭然若揭。这种不平等不一定是邪恶,但一定意味着许多许多人生存的艰难。在我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是如此努力致力于研究并消除整个世界的不平等,可是最终也许一切都是徒然,就连人类历史上所有为不平等而奋斗的浴血奋战最终也只是制造了更多不平等。想到这个我就有些空茫。我似乎能看到笔下那座城,在最远又最近的地方,与我四目相对。它是我内心最冷也最热的推动。

五、 一些讨论

这部作品被很多人吐槽,看到的书评实际上骂多于好。后来我厘清了自己的想法,才慢慢发现因为和《三体》这种长篇小说对比,并且都是身背科幻小说雨果奖的光环,而《三体》的科幻性质更浓,北京折叠并不是这么典型的科幻小说,如果要论科幻的元素,顶多是未来的22世纪以及折叠、文中零星的高科技。另外一点被吐槽的原因,就是说她又是靠叫卖国家的黑点来为自己脸上贴金。

首先,第一个槽点我并不能完全承认,不过因为我没有看过太多的科幻小说,所以没资格完全否定。但是我觉得,科幻小说可以是那种纯粹的“为了美而美”的技术上的精进,也可以是传统的以人文精神关怀为最终目的社会文学价值。从前我认为,第一种的艺术总带有“炫技”的成分,但是看过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之后便改变了这样的偏见,认为技术与人文并无高下之分,只不过是目的不同。不过,我个人重点关注的,还是人道主义精神的方向,总归技术的进步是为了让人们过得更好而服务(不论是实用还是精神),单纯的技术精进很多时候(不是全部)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或许科幻小说的技术流爱好者,正是以“为了美而美”为最终目的来分析这篇小说的,但如果因技术上的稚嫩,连坐其人文上的深刻贡献,未免有些霸道了。

其次,第二种批评的声音其实我更不能接受。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古往今来绝大多数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都得这样被黑一遍。还不就是因为这部作品走出了国门,就像是当时张艺谋的电影获奖,很多人就将他定位为在赚取国家民族的疼痛红利,这种“家丑不可外扬“的自卑心态,我觉得如今真的是不必要了,就算没有这部作品,这些血淋淋的社会现实也早已掩盖不住,退一万步讲,难道就是因为这部作品,所以北京才折叠的吗?个人认为,现实本身的问题竟然怪罪到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的头上,这个锅真的是无中生有。如果郝景芳是个男人,或者是个有点权势的人,我不知道这个后果会不会不是这样。会不会别人就说,是勇敢地正视社会现实了怎样怎样。

第三,正如我最近越发关注的一个文学写作的技巧,就是用可视化、人格化的方式,让某些抽象的情感、精神或者想要展现的社会事实更加的具象和客观。本文就是将社会阶层割裂的抽象事实,具象化为实际存在的空间折叠;而人们的精神和心理上的不同,也客观反映在他们的衣着打扮以及言语谈吐上。

第四,我们常说中国文学的滥觞是《诗经》,诗经最大的文学特质就是“赋比兴”,这三种方式其实在本文都有着很好的运用。赋:本文整篇的语言风格就是很平铺直叙,但是只看上去波澜不惊,实际上暗流涌动。比:很多语言细节上的比喻用的恰到好处,比如薄如蝉翼仅有的奖金;散场的舞厅器物凌乱,像女人卸了妆。兴:这正是“折叠”之于“阶层固化/割裂”的意义。

总之,从社会学和文学的角度来讲,《北京折叠》有着较高的可读价值,文学作品并不能因为其科技元素或者其他“专业”属性而含混它的人文价值。不是只有高深的行业话术才是专业性的体现,深入浅出更不能构成原罪。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