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茶馆的感悟怎么写(《茶馆》小感悟)

本站作者 2023-10-05 06:08:00

去茶馆的感悟怎么写

《茶馆》在历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法逾越的典范性、代表性;产生的时候是重要的,之后又拥有持久的影响力,一代一代有它的读者,甚至迷恋者;它值得人们再三品味,可以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即所谓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具有永恒的魅力。

《茶馆》创作于1957年,作品描写了三个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第一幕是以1898年康有为等人领导的维新运动失败为背景;第二幕以民国初期,袁大总统死后,中国军阀在帝国主义操纵下发动内战为背景;第三幕是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进行的黑暗统治为背景。老舍先生借北京城的裕泰茶馆在三个时代所发生的不同变化,来反映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动荡。

茶馆,顾名思义就是喝茶的馆子。在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你会知道,在老北京这个特殊的时空,茶馆从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饮茶场所。老舍的文学,是表现北京老市民社会衰败的活的标本,它写尽了封闭的、妥协的、灰色市民的形形色色,特别是下层贫苦市民的日常挣扎。那么,批判这样的市民社会的思想意义,就变得相当广大。

典型人物,如茶馆老板王利发,性格谨慎小心,安分守己,俯首于现实,圆滑世故,但心底善良,善于交际,对不同的客人区别对待。他不敢与社会统治阶级对抗,忍气吞声地经营者饭馆,一直改良,改良,茶馆跑堂李三说:“改良,改良,越改越凉。一语中的到最后还是被他们逼上绝路上吊自杀,这是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小商人的无情剥削。

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实业兴国,最后连自己也没有就成,外国人伸出一个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自己大总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秦某人七十多岁了才明白这点大道理!”一句话掷地有声,震撼心扉,让人心伤。

知识分子崔久峰虽满腹才华但报国无门。感叹曰“作过国会议员,那真是造孽呀!革命有什么用呢,不过自误误人而已!唉!现在我只能修持,忏悔!”最后自己成了悲观主义者,逃到弘济寺念经。

常四爷可是个敢爱敢很多爱国者,为人豪爽,正直。主动施舍穷人,鄙视卖国求荣的汉奸,同黑恶势力斗争,参加护国运动,可是最后连个收尸人都没有。发出一声脆长叹“我爱咱们的国,可是谁爱我呢?”

其他一帮为非作歹之人,如:庞太监,马五爷等人,只会残害弱势群体,行尸走肉,令人唾弃。

短短三幕剧,却是过了近半百年时日。而剧中的人物,也在这半百年中,各自迎来了自己的命运。

老舍先生点到了我们民族根性中最顽劣的一面:因循,保守,蒙昧,知足,萎缩,退婴,中庸,随遇而安,死活要脸,欺软怕硬,怯懦胆小。他点到了我们的痛处。这是鲁迅所开创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在老舍手中的复活,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开掘与深化。但老舍并非一味地批判旧市民。在中国社会进行新旧转型的超长历史中,老舍的文化姿态意味深长,发人深思。他告诉中国人,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面前如何自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 烟草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