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审美感悟怎么写 如何更好地引导小学阶段的孩子写读后感和观后感

本站作者 2023-11-10 13:24:00

小学生审美感悟怎么写

说到写“读后感”,估计是为数不少的孩子们“心头烦”:看书就看书,为啥老是偏偏喜欢布置写“读后感”?于是乎,孩子们应对“读后感”的方法层出不穷,家长们对号入座,看看你家孩子处在哪个段位级别?

青铜级:抓耳挠腮写不出,家长越催,孩子越慌,最终在家长口述辅助下,“挤牙膏”式地写出几句了事。

白银级:看完一本书,却不知道从何下笔,东抄一句,西扒一句,终于凑成一篇看似高级的读后感。字字句句富有深意,看起来满腹道理,却其实没有一句是孩子自己的真实感想和体会。抄,就一个字!

黄金级:书中看出了自己的感动,得出了自己的感悟,洋洋洒洒,挥毫就是一篇。用词措句中尽显孩子本性,时不时闪现出属于孩子的思想火花。

青铜、白银和黄金三段位,几乎涵盖小学生写读后感的三个状态,并且前两者居大多数。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写读后感是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的最优方式,能够帮助孩子实现多读、多写的好办法,家长们可千万不要小觑了。

然而很多家长也纳闷:为什么孩子看书起劲,轮到写读后感了就“费劲”呢?

这个问题,在我最近读《49天成为小学霸》一书得到了解答。书中有一个篇章讨论“看完书是否一定要写读后感”这个话题,作者即2015年衡水中学高考文科状元,北大中文系毕业从事出版工作的刘嘉森学长说:

“很多孩子不喜欢写读后感,不是写读后感这件事本身,而是孩子不想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总结出来若干教育意义,也不想把这份孩子自己也不怎么相信的教育材料交给老师和家长审阅。”

这段话不由勾起我的回忆,曾经有一段时间,小诺也非常排斥写读后感,要么写不出,要么不想写,看完刘嘉森的话才明白,原来孩子们对于写“读后感”有心结——不愿意也不太具备能力提炼出老师和家长想要的教育意义!

那么,该如何解开孩子的心结,让孩子学会“用我手写我心”呢?

刘嘉森在书中指出一个要点,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并举了他自己写读后感的心路历程。家长们值得让孩子借鉴一下。

在《49天成为小学霸》中,刘嘉森指出:家长要让孩子欣然接受写读后感这件事,并引导孩子愿意主动写读后感,首先应该把目的放得单纯一些——把读后感只当作读后感,要领就是先写出属于自己的真实感悟。

为此,他举了一个例子。

当他第一次读《哈利·波特》的时候,其实跟很多孩子一样,读出来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正义战胜邪恶”的高度觉悟,只是满心盼望自己也可以像哈利·波特那样来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去历经冒险,在战斗中成就自己的英雄梦,因为这可比整日上课做题强多了。

看完这段话,小诺表示双手双脚赞成:刘嘉森学长真是说出了他最真实的想法,可他又怕写出来被老师批评,所以反而写不出感受来了。

刘嘉森还指出:在孩子写读后感这件事情上,家长和老师要鼓励为主,先让孩子放下压力正常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孩子才不会抗拒写读后感。

虽然有些孩子真实的想法并不是老师和家长想看到的,但最起码孩子充分表达了自己,这能够为他的精神带来慰藉,让孩子感受到文字带来的自在和舒缓感,“获得慰藉”正是文学的意义,是真正激发孩子热爱阅读的重要内核。

除了写“读后感”的困扰,在《49天成为小学霸》这本书,还围绕家长和孩子最关心的学习、社交等问题,帮助孩子解开心结:

关于学习,比如:为什么要学习?如果学习令人厌倦,怎么办?努力就一定能学好吗?是不是只要成绩好就够了……

关于校园适应:不喜欢任课老师怎么办?不喜欢的科目难道也要用功学?做题都会,考试却废,怎么办?

关于同学相处:必须交朋友吗?遇到同学对着干,怎么办?被同学欺负了,又该怎么做?

关于未来:必须考进重点中学吗?大学是终极目标吗?将来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49条经验见解,是知识,更是智慧。这本书适合亲子共读,书中的很多内容都会帮助家长去帮助孩子避开人生的路上的许多坑,或许一个来自旁观者的建议,更能够深入孩子的内心,也给予家长启迪。

认真读完,反复思考、严格执行,那个小学霸就在不远处疾步走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