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灵感的认识(何为灵感,灵感是如何产生的)
灵感不是说来就来的。它的一个重要来源,其实是「二次创作」。
二次创作的本质,是从不同来源收集碎片,产生灵感,最终重新组织和连接。
很多优秀的创作者,都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重新注入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因为内容创作是一个抽象而主观的过程,没有一套所谓「黄金法则」。
我们反复强调的就是,你应该是创作的主角,你需要设配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设计你的创作流程。
拿混剪举个例子。
为什么混剪在 b 站会如此受消费者的欢迎?
我们知道,消费者对内容的喜好是非常主观的。
同一条内容,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这也是为什么豆瓣上的电影评分经常会出现两极分化,微博上不同的粉丝群体经常会隔空对骂。
在消费者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的未来,我们必须假设,对内容的主观判断会更加明显,而创作者正是以自己的独特创作来满足差异化的主观需求。
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基于真实感创造出来的个人垄断,就是要适应这种多元化主观需求的建议。
真实感,就是把创作者自己投射到内容中,让内容具有独到的风味。
消费者也会在内容中体会到这种人格化的魅力,从而完成自我的代入。
当你理解了个人垄断的原则之后,就明白混剪并不是简单的搬运和抄袭。
混剪是对内容的二次创作,它的价值在于创作者的个人阐释。
它可能是对原内容的深入洞察和解读,也可能表达出和原内容全然不同的意义,抑或嫁接了多种不同的素材来源,创造出未曾存在过的新物种。
凡此种种,关键都在于混剪的主刀者能够投入自我,才能让消费者在混剪中看到全新的价值,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2019 年底,网易新闻的一份 B 站 CP(4)排行榜上了热搜,最受欢迎 CP 是外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伏地魔和林黛玉,这完全要归功于这对 CP 在 B 站大量优秀的「拉郎配」视频。
B 站最早的拉郎配视频已不可考,而脑洞极大的伏黛 CP 最早出现于 2015 年,UP 主(5)「剪刀手轩辕」受一篇同人文启发,混剪了这对 CP 的第一个视频,从此一发不可收,伏黛 CP 热度一路飙升,甚至拥有了伏黛 CP 主页。
可以说,在大量 UP 主的共同创作下,尽管视频素材都来自最初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和 1987 年版《红楼梦》电视剧,但围绕这两个人物,早已创作出了全新的故事情节。
B 站的「拉郎配」视频在近两年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这些视频全部是使用已有素材进行的混剪制作,有些剧情是创作者的脑洞,而有些剧情就来自于某篇从未影视化的小说,依靠丰富的人物、精良的后期和完美的 BGM(6),这些视频完全可以当作全新的作品来观看甚至追番。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他们是否能够在内容上有所收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是否带来了信息的增量,是否能带来「意外」的信息。
在信息过载的当下,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被「填充」了各种单调无趣的事情。
消费者时常感到无聊,又会被忙碌和焦虑所困扰。
这中间的矛盾就是消费者被「投喂」各种各样千篇一律的内容。
电视、电脑、手机 App 屏幕上都在展示相似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标准化内容,让追求个性的消费者避之唯恐不及。
混剪大受欢迎的关键,就是在似曾相识之中创造意外惊喜,反套路,反程式,反无聊。
混剪中的「似曾相识」是建立在人类共有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的。
每一代创作者都首先是这个共同文化的消费者。
他们从中汲取养分,受到它的影响。
同时,每个人也都具有个体的特点,百花齐放,成为「意外惊喜」的源泉。
每一个创作者都在为共同的文化增添自己的色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姿。
个性和自我最终会在创作上形成突破,成长为越发成熟的创作者。
创作者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注入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用混剪的手法把他们曾经的经历、体验和观察重新组合。
如果以代际来区分创作者,我们会发现,每一代人都曾经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通常是学生时代)大量消费当时最流行的内容创作,而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会开始利用互联网、个人电脑和手机对之前消费过的内容进行混剪,又创作出新的内容,影响了新一代消费者。
如此往复,新的文化是在过去文化的遗产上建立起来的,但创作永远都是崭新的。
新的文化是在过去文化的遗产上建立起来的,但创作永远都是崭新的。
新一代的技术和工具进一步降低了混剪的门槛,让创作更加便捷。
最早的网页制作需要使用专门的软件进行编写,而今天要发布一篇内容只需要打开网站提供的图文编辑器进行输入即可,知乎的编辑器在很多年前就可以完成复杂的数学公式、化学分子式的输入,为科学领域的内容创作提供支持。
很多视频创作者还在使用 Premiere Pro(7)或 Final Cut Pro(8)等专业工具,但更多人开始用剪映甚至手机自带的剪辑工具即可完成质量不错的视频,GoPro(9)和大疆也会针对运动相机和无人机拍摄的素材设计简单易用的剪辑工具。
新的硬件,比如 Apple Pencil(10)和 iPad 让很多创作者开始用手绘的方式为素材带来全新的表达方式,前文提到的 Tim Urban 就是利用手绘创作科普内容的典范。
技术的进步让文化的结晶得以妥善存储,特别是数字技术让这些文化资产可以被低成本存取和加工,个人计算工具的大大增强,又让混剪变得更加容易。
尽管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追求新奇,但在混剪的创作逻辑之下,新一代创作者的作品将更受欢迎。
混剪与原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讲到这里,一定会有很多朋友问:混剪和抄袭、洗稿、搬运到底有什么区别?混剪是原创吗?
我认为,这个问题是严肃的,而且非常重要。
作为创作者,理解并尊重内容版权,是非常基本的事情。
我们每年都要帮助创作者处理大量的版权问题,能够深切体会到当一个创作者发现自己的内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其他的形式出现在另外的地方,是一种什么感受。
如果没有好的版权意识,创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劳动和才华得不到应有的认可,最终就没有人愿意创作了,这将是全社会的悲哀。
我不是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也无意在此讨论版权法律的相关问题。
我更想厘清的,是混剪和原创的关系。
要回答这个关系问题,我们首先来刨根问底:到底什么是原创?
拿起你的手机,对着你面前的任何事物,按下拍摄键。
不要添加任何滤镜、背景音乐、花式字体和表情包。
最原始的内容创作就是这么朴实无华,枯燥乏味。
因为必须是「原创」,所以你不能借鉴其他的创作,必须「原片直出」。
尽管如此,你还是有可能在拍摄某个设计师的作品,或者背景中包含了谁的音乐作品。
你拍摄的某个网红酒店,或者 Hello Kitty 都是别人的创作。
对于更加专业的内容形态,比如拍电影,则更加需要从文学创作中取材,或者借鉴绘画、建筑和游戏中的布景。
人类文明建构在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彼此理解的能力上。
语言和文字让人类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大脑(collective brain),可以共享不同的信息、想法和创意。
沿着信息链溯源而上,也很难找到某个创作、发明、理论的原点。
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科学发现,很多推动历史的重大突破在功劳和荣誉的归属上都存有争议。
卓越的个体固然存在,他们的功劳也不可磨灭,但群体的互相影响和反馈更为重要。
那些最具才华和能力的创作者,是在和受众的反复磨合中成长的,更能够从同时期和历史上的多种创作中汲取灵感和能量,最终形成在这一阶段具有突破意义的创作。
以传统的视角理解,历史会赋予个体极高的荣誉和地位,但同时,他可能是一个时代群体创作的浓缩。
很多伟大的创作者都会谦逊地表示,自己的作品受到过哪些影响。
这或许不是一种谦逊,而是揭示了创作的血脉传承。
他们的杰作,是在前人创作基础上的继承和混剪,也会为后人带来混剪的素材,形成新的二次创作。
如果内容创作的影响能够如搜索引擎统计网页链接数量一样进行分析,我们一定能够看到某些作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即便它们并非世俗意义上为人所理解的「原创」。
沃尔特·艾萨克森,这位曾经为乔布斯撰写官方传记的著名作家,在其著作《创新者》(11)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某些关于技术和科学的研究会强调实现创造性飞跃的发明家的作用,也就是霍珀所采用的研究方式。
另外一些研究则强调团队和机构的作用,例如在贝尔实验室和 IBM 恩迪科特实验室进行的团队合作。
后一种方式想要证明的是,所谓创造性飞跃(灵光一闪的瞬间)其实是一个渐进过程的结果,当思想、概念、技术和工程手段都成熟的时候,创新就会随之出现。
然而这两种看待技术发展的观点都是不够全面的。
数字时代的多数伟大创新都是个人和团队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使是富有创意的个人,他们的想法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实现。
这个观点放到内容创作上也完全适用。
在内容创作上,「团队合作」将会以混剪的形式发生在更大范围中的更多的创作者身上,超越时间、空间和组织的边界。
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大部分创作都可能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但它们的意义可能源远流长,产生更长时间的影响。
它们就像科学发明中的「原型」,虽然没有走向大众,却为更多发明家和工程师提供了灵感,为更大的想象提供了可能。
原创的真实含义是向人类文化的宝库中贡献自己独到的想法和劳动。
在此之前,你会在大量已有创作的滋养下学习和成长。
混剪,将是你把自己和整个世界融合起来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每一种原创都是对世界的混剪,而每一次混剪都是一次源自自我的原创。
作为创作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