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后的感受(沙盘游戏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张鑫)

本站作者 2023-11-17 17:18:00

沙盘游戏后的感受

我08年开始接触心理学的时候,经常去书店,那会儿还没有充斥现在的读心术、催眠一类的,科普性质的书籍还蛮多的。我个人是很喜欢关注技术一类的,一天在汉唐书城意外的发现一本《箱庭疗法》,我问同行的朋友,这干嘛的,他翻了翻,在箱子里摆植物?园林设计?这也可以治疗?

这也就形成了我对箱庭疗法的最初印象:箱子里摆植物。

当然后来才知道这是大名鼎鼎的张日昇教授的书,不过在当时我仅仅机智的表达了这事没这么简单:我猜,可能和绘画心理学很像,不过绘画是画在纸上,这个摆东西的,更加立体。

然后这事慢慢就过去了,期间我不断接受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的熏陶,偶尔想起沙盘,觉得里面有那么多的东西,又是沙子,又是盒子,又是动物、人物什么的,真是高大上的技术呀。找个图,你们随意感受一下:

2012年我结识王会绒老师,当时她在西安地区做沙盘(后期做“教练式沙盘”)。于是有幸参加了沙盘的一些学习,这个时候发现很多人将这种疗法叫做沙盘游戏,一次体验课上十几个人围在沙箱前,她让我们用手触摸沙子,什么感觉?她问到。

触摸沙子?感觉?我小时候就玩泥巴,还去过海边,沙子不就是沙子吗?

但是用心去触摸去感受的时候,发现这个沙子好像不一样,比工地的细很多,握着很舒服,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去摆弄,去堆砌。而且,沙箱的底色是蓝色的,让人感觉很宁静。

老师解释到,这就像天空,大海,但是更深层次的,像是我们母亲的子宫,会保护着我们。

接着老师让我们去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沙具,并且要求只能每次拿一个!怎么这么小气呢?我边想边走到沙架前,天呐,这么多,每一个都好独特,都好喜欢。

扭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朋友,也都在驻足思考选什么作为代表比较好,这些物件像充满了灵性的精灵,瞪着圆圆的眼睛召唤着大家。我有好几样都想挑,纠结半天选择了:

是的,一个圆环,然后我们依次摆在沙子上,这样,一个团体沙盘就出现了!(涉及保密,就不贴图了,其实几年前的,我也找不到了 )。

然后老师让我们依次说说为什么挑选这样的一个东西,并且最喜欢目前呈现的沙盘中哪个部分。

为什么选个环?大家都看着我,可能都想知道答案吧,毕竟我自己都觉得我选的蛮特别的,其他人有选动物的,有选房子的,还有微型园林景观,选择植物的也蛮多的。我看着摆放在中间靠下的这个环,说了这个圆的意义以及为什么放在这里。老师说,你的思想非常深刻,不像你这样的年龄。哈哈哈哈!哈哈哈!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朋友在选当时摆放后最喜欢的物品时,选了我放的这个貌不惊人的环。

后来,又有很长时间没有再接触沙盘,期间知道朋友撒爱武老师开始在做,西安也有更多的朋友开始关注沙盘。一直到今年我们校区搬到安远门后,我在咨询室里也设置了一套沙盘:

买了极其细密的白沙,沙具也包含了基础款和专家款 。这里有个小插曲,就是我在买沙具回来摆放的时候,物业阿姨在工作室做客,她就很好奇,张鑫你买这么多玩具干什么?什么?这些玩具2000块钱?你还好吗?你是为孩子准备的吗?什么?这些是心理治疗的?

还有很多朋友来我工作室的咨询室参观的时候,都会问,这是干什么的?

其实这里面怎么作用的,我学的也不是很深,我只知道沙盘首先可以处理孩子的问题,比如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差,厌学,自卑,人际交往出问题等等。而且不仅仅是孩子,很多成人的心灵地图,关系都可以在小小的沙箱中得以呈现。难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天真的预言》中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儿童沙盘体验

监狱系统

成人教育系统

翻回来说我们和别人问题的处理上,准确把握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是每个心理学流派、每位心理学家的梦想,不同的心理流派对此也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行为主义取向者把目光聚焦在外显行为上,

精神分析取向者则注重挖掘来访者的成长经历和无意识内容,

认知疗法取向者则着重探讨认知思维模式的影响,

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的采用者则更重视咨访双方关系的建立和治疗师给予来访者真诚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在这些治疗体系和方法中,治疗师通常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如何呈现和澄清来访者所面临的问题,二是如何使来访者聚焦于此时此地。面对这两个难题,上述治疗体系和方法,或只重其一,或无法深入。(田宝伟)

沙盘游戏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它借助沙盘和沙具,使人的问题以物化的方式真实重现。并且,随着参与的加深,可以反复检验内在的迷惑和感觉,并在动态中调整自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