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驿台的古诗 唐代白居易《望驿台》古诗欣赏及解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公元809年(元和四年)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往来鞍马间,写下《使东川》一组绝句。这是元稹在元和四年三月的最后一天,为思念妻子韦丛而作。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望驿台注释: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yì)台前扑地花。(扑地花 一作:铺地花)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落红满地。
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扑地:遍地。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春光:一作“春风”。居人:家中的人。诗中指元稹的妻子。客:出门在外的人。指元稹。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
忆江南·江南好、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池上、鸟、钱塘湖春行、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问刘十九、暮江吟、夜雨、上阳白发人、紫薇花、慈乌夜啼、白云泉、舟中读元九诗、长恨歌、夜筝、寒闺怨、李白墓、村夜、早兴、春词、邯郸冬至夜思家、卖炭翁、放言五首·其三、采莲曲、梦微之、望驿台、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燕诗示刘叟、江楼夕望招客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