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西游记》里的沙和尚你们怎么看

本站作者 2023-12-07 16:34:00

我来谈谈沙和尚

黄婆消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

水流再轻盈,亦有可载之物,而时间再美好,也终不能留下丝毫。所谓鹅毛沉底的「流沙河」,其一所指的,或是「时间」。唯时间长河,承载了一切,却也似乎吞没了一切。一切善,一切恶,一切聚,一切散,一切悲,一切喜,都在此河中出现,同样也均于此河中湮灭。

而尚能在此河中浮起的,则是那历代中为理想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一位位追逐者们所流传下的奋进精神。与漫长的时间相比,他们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们的意志却长久未息,仍与时间竞赛。

庄子曰:“... ...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内篇·逍遥游》

所谓「西游」,这个「游」字所指的或即是「道」家中的「逍遥之游」。

尘世如沙,即便是坚钢般的斗志若长久怠于其中,恐怕终也会磨碎得无影无踪,也成了其中的一抔黄沙。如此,这难以渡过的「流沙河」其二所指,或是那红尘俗世,虽说俗世亦是清修地,被俗情凡性所袭扰,见俗金凡宝而动心,未能勘破红尘障眼,将五石之瓠原本虚静的心志用江湖尘世之水装满,不能逍遥超脱,只能红尘中来,红尘中去,终不能渡过此河。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八戒举钯架住道:“你是个甚么哭丧杖,叫你祖宗看杖!”

那怪道:“你这厮甚不晓得哩!我这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里边一条金趁心,外边万道珠丝玠。名称宝杖善降妖,永镇灵霄能伏怪。...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梭罗」者,「娑罗」也,又名「沙罗」,即「娑罗双树」。与见证「世尊」证道的「菩提树」相对,「娑罗双树」为见证「世尊」入灭之树。

伊洛多佳木,沙罗旧得名。常於佛家见,宜在月宫生。《定力院七叶木》

所谓「西游」,这个「西」字所指的或即是「释」教中的「真如之界」。

常人以身朽为哀,故「八戒」称这根「降妖杖」为「哭丧杖」,也并不为过。然,觉者则以传承不竭为重,以精神不朽为大,出离小生灭,去掉了一切识相的障碍,离开了一切个体的特性,还本归元,终进入了所谓普遍生命的意志所同有共契之处,居于了所谓众生俱有的「大共性」之中,以此为「我」,竟至「我即一切生命之地」,可谓无生无灭,无彼无此,无来无去,了悟「一切生命即我」。

如此,用此见证「世尊」不生不灭的「娑罗双树」的枝杈作成「宝杖」,击退一切分别自我的障碍,却也可谓「降妖」。

而反之,此身虽贵,但若是陷入此身之中不得自拔,以为修行利益仅是旨在炼铸这个「小身体」,妄图抱紧此体而得成就,也终是水中观月,镜中看花,不能成功,故「流沙河」其三所指,或是个人之身,即便修习了些卫生之法,金刚之术,若永是沉溺此身之中,可叹是自锁宝箱而沉江,终也不能离开此地。

悟净不敢怠慢,即将颈项下挂的骷髅取下,用索子结作九宫,把菩萨葫芦安在当中,请师父下岸。那长老遂登法船,坐于上面,果然稳似轻舟。左有八戒扶持,右有悟净捧托,孙行者在后面牵了龙马半云半雾相跟,头直上又有木叉拥护,那师父才飘然稳渡流沙河界,浪静风平过弱河。《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沙和尚」者,或谓「杀与和同尚」,「渐与顿并举」之意,谓修行之途,既需杀伐果断,又要坚持不懈。

在「流沙」之处守候,若是遇到那决心不足,或是仍有留恋之人,不留情面,不讲俗理,以「降妖宝杖」守候,显棒喝之威,逞杀伐之利,撕破叶公好龙、照猫画虎们的皮囊凡胎,唯迎决心足而真醒悟者进门。

在「西游」之路中前行,其日常任务是牵住马匹看好行李,看似简单,但长久持之也并非轻松,其意或在于守住队伍的「根据地」,使大家少起涣散之心。「黄婆」为「土」,居于九宫正中,可谓君主之位,贵在虚静无为,要在不离辎重,跟谁也不那么近,跟谁也不那么远,和合金木,调济水火,为团队的稳定器,无名的真王者。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韩子·扬权》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輜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德经·第二十六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