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德国发展历程 大国崛起——帝国春秋
第六集帝国春秋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的曲折历程中,在这片一再让世人惊叹的土地上,曾经上演了怎样的悲喜剧
2005年10月3日,德国国庆日.柏林市没有举行大型的庆典,市民们自发地聚拢在勃兰登堡门前,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国家的生日.
勃兰登堡门,德国的国门,它见证了德国跌宕起伏的坎坷命运.
守护着这扇国家命运之门的女神,德国人称她为和平女神.
但是,两百年前,攻陷勃兰登堡门的征服者却从这里抢走了和平女神.
1806年的10月27日,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勃兰登堡门的,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拿破仑 波拿巴.
拿破仑率领强大的法国军队飓风般地席卷了欧洲,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这片位于欧洲中部的土地.
和平女神被当作战利品从勃兰登堡门上拆下,运回了法国.
屈辱再一次降临,它唤醒了深藏在德意志人心灵中的沉痛记忆.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块被称为欧洲走廊的土地,一直就是整个欧洲的战场.德意志人经常成为环伺在周围的欧洲列强的雇佣军,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
1648年,在进行了争夺霸权的"三十年战争"之后,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这一年,这片土地分裂为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虽然它们还共同拥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名称,但邦国各自为政,中央权力几乎不存在.
当拿破仑的军队在1806年悍然入侵时,这个所谓的帝国根本无力抵挡,帝国中两个最大的邦国:普鲁士和奥地利遭遇惨败,普鲁士还被迫割让了一半的国土,支付1.5亿法郎战争赔款.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轰然解体.
当这片土地上连一个名义上的国家都不复存在时,人们想起了德意志诗人席勒的一声感叹:"德意志 它在哪里 我找不到那块地方."席勒的朋友歌德则干脆地说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德意志在哪里 这个历史性的问题,拷问着每一颗德意志的心灵.
德意志的诗人们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德意志的音乐家们用音符抒发抗争的激情;德意志的哲学家们,用理念激发至高无上的国家崇拜.
采访: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现代史教授奥古斯特 温克勒
德国19世纪历史的主要题目就是统一和自由,那时,德国还不是像法国和英国那样统一的民族国家.19世纪德意志统一的运动始终在追求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和立宪国家.
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各国组成的反法同盟击败,在英国和俄国主导下,由38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成立了,但各邦依然拥有着独立的主权.因为,欧洲列强们始终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在欧洲的中部崛起.
战败后的法国交还了和平女神,但是,回到了勃兰登堡门的和平女神面对的依然是一个分裂的德意志.
历史之所以耐人寻味,也许就在于它的复杂和微妙.征服者拿破仑虽然加重了这片土地的屈辱,但是拿破仑却成为德意志统一的推动者.他用武力扫荡了这片土地上存在了几百年的封建秩序,并在所到之处广泛传播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德意志人在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引导下,开始寻求建立一个统一与自由的国家.
罗伊特林根是德国南部一座美丽安静的小城,两百多年来,小城一直享受着弗里德里希 李斯特带来的荣耀.在德国实现统一的过程中,李斯特被认为是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采访:德国罗伊特林根大学教授奥伊根 文德勒
李斯特认为德国只有实现政治上的统一才能够与英国和法国相抗衡.这种统一不能靠革命来实现,而应该通过和平的方法来实现,而且李斯特非常清楚,这种统一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通过渐进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说,他认为应该先实现德国经济上的联盟.
在人们还习惯于用战争来解决国家问题的19世纪,李斯特的想法显然有些超前.从经济统一走向政治统一,这既是一个经济学家的独到眼光,更是一个大胆的设想.提出这个设想的现实原因是:德意志的经济发展受阻于分裂.
在汉堡的关税博物馆中,陈列着当年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一些货币.最多的时候,这片土地上使用的货币种类达到过6000种.
除了混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
采访:德国罗伊特林根大学教授奥伊根 文德勒
这些关税一方面严重的阻碍了内部贸易,另外一方面也阻碍着德国经济的发展和德国产品的竞争力.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李斯特认为如果当时落后的德国要发展,要达到当时发达工业国家的水平,就必须消除这些内部关税,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可能.
李斯特呼吁各邦国建立全德关税同盟,为此,他四处游说.但是很多小邦国都将他驱逐出境,德意志邦联的第二大邦国奥地利,称他为"最危险的煽动者".因为,各个邦国都不想取消关税这一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李斯特身体虚弱,在很长的时间里,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也没有一个正式的助手.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他的脚步.十多年的时间,李斯特几乎跑遍了所有邦国,最终,德意志邦联中最大的邦国普鲁士接受了李斯特的建议.
经济融合仿佛坚冰下的细流,缓缓汇聚.破冰的一天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1834年1月1日零点,在德意志18个邦国的边界上,满载着货物的四轮马车,像潮水一般汹涌而过,几百年来第一次,无须在边界停下来交纳过境税.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了.它的主导者是普鲁士.
采访:原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
建立关税同盟是生产力发展要求,它使商品,资本,劳动力得以自由流通,从而有利于统一的民族市场的建成.从长远来看,它也是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前提.普鲁士接受了李斯特的建议,成了建立关税同盟的主导者,实际上也就成了未来的德国统一的领导者,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关税同盟建立了,李斯特依然贫困.1846年,在儿子病故的打击下,贫病交加的李斯特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离开了他寄托着无限憧憬的德意志.李斯特带着遗憾离开,历史却没有给德意志留下遗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呼之欲出.
各个邦国已经陆续加入关税同盟,以普鲁士为中心的铁路网逐渐成为连通这片土地的强劲有力的动脉.到19世纪中期,关税同盟地区工业总产量已是欧洲第三,仅次于英国和法国.德意志经济统一的目标已经实现,政治统一的道路上也曙光初现.
1848年,在李斯特去世两年后,德意志的多个邦国爆发了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的革命,革命在短时间内几乎全部取得成功.从政治上解决德意志的统一,是这场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革命运动的首要任务.于是,各邦国派出代表,在法兰克福组成了全德意志议会,试图通过协商的方式,建立一个像美利坚合众国一样统一而自由的联邦国家.
但是,当议会还在无休止地辩论和争吵时,旧政权迅速集结反击,德意志各邦很快恢复了各自的君主专制,全德意志议会的议员们纷纷被各邦国招回.
采访:原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
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败,造成了两个严重的后果:第一个后果就是德国的统一没有能够实现;第二个后果,专制制度依然保留着,所以说,德国失去了通过和平,民主的方式来实现德国统一的机会.
通过议会民主实现和平统一的方式失败了,德意志统一的道路将如何继续 谁将承担起这个历史的重任
德国北部城市汉堡,坐落着奥托 冯 俾斯麦纪念馆.
纪念馆内,一幅珍贵的油画已经悬挂了120多年,它记载了一个国家历史性的时刻,也记载了一个人的历史性时刻.
采访:德国汉堡俾斯麦纪念馆馆长安德莉娅 霍普
这幅画是德皇送给俾斯麦的生日礼物,这幅画所展现的场景,是1871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所举行的德国皇帝登基仪式.皇帝希望能够在这幅画中突出他的个人形象,所以画师就给俾斯麦画上了白色的制服.
身着白色军服的俾斯麦不仅仅是油画中的第一主角,在德国统一的历史中,他的演出更是有声有色,以至于成为后发国家的首相们纷纷效仿的榜样.
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大清帝国重臣李鸿章,曾经跋涉万里前来德国拜访他;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第一任内务卿大久保利通也曾自比为"东洋俾斯麦".
受到如此推崇的俾斯麦,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主导了德意志的统一.
1862年9月30日,刚刚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的俾斯麦走进议会,发表了一段强硬的讲演,他说:"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以及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而是不可避免地将通过一场严重斗争,一场只有通过铁与血才能解决的斗争来达到目的",从此俾斯麦被世人称为"铁血宰相".
采访:德国俾斯麦基金会主席米夏埃尔 埃肯汉斯
当时,俾斯麦在他的讲话里强调: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实现统一,就是通过增强军队的力量这一政策,利用军队的帮助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议会当中的多数表决.
利用军队的帮助,是普鲁士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历史上,普鲁士就曾因军队数量众多而被称为"和平时期的兵营".俾斯麦认为,像1848年那样的议会民主方式无法实现国家统一.在他的主导下,普鲁士采取了近乎独裁的统治方式.议会多次被解散,国王成为普鲁士军队的最高统帅.但是,铁血宰相俾斯麦并不鲁莽,他清醒地知道,一个新生的德国必将对原有的大国形成冲击.欧洲政治地图正如一个棋局,俾斯麦要将列强当成一个个棋子,小心翼翼地反复掂量,在夹缝中寻找机会.
采访:国际历史学会会长于尔根 科卡
俾斯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具有眼光,他不是游戏者,不是赌徒,而是一个有知识的人,有历史感的人.
在要求力量平衡的欧洲各国中,俾斯麦进行了一场场淋漓尽致的外交表演.他通过各种方式保证英国的袖手旁观;他支持俄国镇压波兰起义,以换取俄国的沉默;他口头同意把卢森堡,比利时等土地并入法国,以换取法国的中立.
在俾斯麦看来,历史从来没有什么不变的原则,没有任何国家不可以结盟,也没有任何国家不会成为本国的敌人.
采访:德国俾斯麦基金会主席米夏埃尔 埃肯汉斯
俾斯麦始终把普鲁士视作一个强大的国家,另外,他也一直在努力试探,这点非常重要,把政治理解为"可操作的艺术".在此基础之上去获知欧洲其他大国会如何看待德国的统一.
在外交上用足了政治智慧之后,俾斯麦终于可以实践他的铁血誓言了.
1866年,普鲁士的枪口对准了奥地利,仅仅两年前他们还共同打败了北方强敌丹麦.对于这场战争,俾斯麦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他带着毒药走向战场.最终,普鲁士取得巨大胜利,奥地利从此脱离德意志邦联.俾斯麦拍着桌子大叫,我把他们全都打败了,全部!
四年后,普法战争爆发.德军长驱直入,直抵巴黎郊外,法国皇帝兵败被俘.德国统一的最后一个障碍被扫除.
1871年1月18日,法国巴黎炮声隆隆,20公里外的凡尔赛宫镜厅却一片庄严肃穆.在这些为炫耀法国君主的风采而设置的镜子里,出现了众多普鲁士人的身影.
这一天,德意志帝国在法国的王宫里宣告了自己的诞生.这一年,距离拿破仑进入勃兰登堡门整整65年.
一个崭新的,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出现了.经过近七十年的艰苦追求,德意志人建立起来的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这个欧洲列强始终不愿意看到的国家将会给欧洲带来什么
采访:中国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工真
德国姗姗来迟,结果刚一亮相就令全世界大吃一惊.因为它在人口总量,国民生产总值,钢铁产量,煤产量以及铁路线里程等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法国,在欧洲仅次于称霸了一个世纪之久的英国.德意志从濒临亡国的绝境发展成一个令人瞩目的强国,采取了种种的措施,这些措施当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它高度地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它国家振兴的基础.战胜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的元帅毛奇就曾经说过:"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才特尔镇位于德国最北部,临近丹麦.180年前,这里是普鲁士王国最偏远最落后的乡村.
今天的才特尔小学依然是小镇孩子们读书的地方,同时,它也是全德国最完整地保留了普鲁士时期原貌的小学博物馆.
这是一张1820年讲授自然课时所使用的挂图,当时的孩子们已经了解到,距离他们上万公里之遥的中国长城是什么样子.
孩子们也可以了解到在五大洲居住的不同人种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在小学实验室里,他们可以接触到最新的自然科学知识.这张课程表记录了当时给小学生们开设的课程:世界地理,自然,算术以及德语,书法,宗教和体操.
学生们上学几乎是免费的,主要是以实物的形式来支付,不上学却要受到处罚,学校里还保存着当年的罚款登记簿.
采访:德国才特尔小学博物馆原馆长安特 桑德尔
我们这里看到的是1845年6月份登记的才特尔镇学校,学生上个月缺课登记情况,比如第16号学生,名字叫做弗里德里希.旺肯,这个学生在5月份里面缺了13天的课,为此他父亲要付39个银币的罚款.
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的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它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
采访: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副教授艾里希 福克斯
年轻一代从一开始就要学会不仅仅只为自己活着,而是为整个民族.
早在拿破仑的军队入侵的时候,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指出了德意志的出路.他说:"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普鲁士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
当普鲁士还在向拿破仑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时,柏林洪堡大学诞生了.国王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并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与此同时,他还接受了大学提出的一个要求,那就是: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
同时拥有国家的保障和充分的自由,成就了德意志的科学家.在柏林洪堡大学主楼的长廊里,挂着许多黑白照片,他们都是在各个领域里取得了重要成就的本校教授,其中的29位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诺贝尔奖得主.
采访: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吕德格 冯 布鲁赫
这些德国大学的科学家,都把自己视作"德意志科学家".这一概念的意义,正如著名作曲家瓦格纳所说:科学家出于自我意志,献身于科学研究工作,参与这一工作,把自己所有的个人利益都置之度外.这一献身精神是德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
采访:国际历史学会会长于尔根 科卡
在德国,教育,哲学和科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欧洲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出现在德国,成为许多其他欧洲国家的榜样,例如由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德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教育,科学,大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同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现代化进程.
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电气时代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在1871年统一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德国的煤炭和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到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
在科学和教育的基石之上,俾斯麦找到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把国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导经
当世人以惊羡的眼光审视急速崛起的德意志时,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支撑起所有这一切的,是德国统一后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创造这一和平环境的,正是帝国的领航员俾斯麦.他为这个曾经被欧洲列强不断遏制的国家,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采访:德国俾斯麦基金会主席米夏埃尔 埃肯汉斯
俾斯麦不同于其他同时代的政治家.虽然他当时同意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但是却不同意把军队用来扩张国家的领土.也就是说,虽然俾斯麦希望德国成为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强国,但是它应该负责保证整个欧洲的和平,避免出现拿破仑时代的动荡,结果只是毁灭了各个国家,毒化了各国之间的关系.
但是,这位力主保持欧洲各国平衡的领航员渐渐老了.
作于1890年的这幅漫画,表现的是俾斯麦被迫辞职,威廉二世皇帝全面执掌德意志帝国的一幕.漫画记录的正是德国国家战略的转折点.
此刻,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意志,一个始终令欧洲大国担心的德意志,已经开始散发出令人不安的气息,担心正在成为现实.
采访:中国德国研究会会长顾俊礼
威廉二世上台执政之后,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俾斯麦的对内,对外政策.因为,德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德国的容克地主和垄断资产阶级,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当时的德国不可能,或者说,不存在走向民主,议会道路的可能.还有一个局面呢,就是当时德国的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很快,它先进的工业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非常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这两个东西的紧密结合,就使得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十分具有侵略性的帝国.所以,德皇威廉二世当时非常嚣张地叫嚷,所谓上帝就是安排我们来支配和统治所有的民族的.
年轻的皇帝威廉二世即位后所发的第一个圣谕就是《致我的军队》,他宣称:"我和军队是一体,我们天生互相帮助,不管上帝的意志是要给我们和平还是风暴,我们都将站在一起",普鲁士传统中固有的,在德国统一过程中被强化的军国主义,被威廉二世再次召了回来.德国开始了争霸世界的征程.
1913年,当德国全面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时,德意志战车启动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成为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在今天柏林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保留着一座被战火轰炸得遍体鳞伤的老教堂.
教堂前方矗立着一座钢铁雕塑,雕塑名为柏林.分裂与统一,德国历史中一再上演的剧情,无声地凝固在这座静默的雕塑中.
二战之后,德国被一分为二.历史仿佛回到了起点,那个沉重的命题再次摆在德国人面前:德意志,它在哪里 德国人必须再次做出回答.
由德国发起的两次世界大战,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最黑暗,最惨痛的一页,无数生命和家园在战火的劫难中消亡,这是全世界都不会遗忘也不能遗忘的历史.而如何对待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是这个曾经失去理性的民族必须面对的一次考验.二战中被杀害的600万犹太民族的冤魂在等待,受到伤害的欧洲和世界在等待.
1970年的一个萧瑟冬日,刚刚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了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二战中,波兰有250万犹太人在集中营里饱经痛苦,绝望的折磨,最终无助地死去.在冰凉的风中,勃兰特一步步走到死难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这位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动作:他跪倒在地.
一位记者写道:"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
采访:国际历史学会会长于尔根 科卡
德国人诚恳地接受了自己历史上沉重的一面.他们讨论但是没有激烈争论,没有否定自己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推卸自己应该对犹太人大屠杀所负的责任,没有否认自己经受了12年的纳粹独裁统治.诚恳地回忆自己的错误,帮助德国人大大地减轻了民族复兴的困难.
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二战后,联邦德国开始陆续向遭受德国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遗属支付巨额赔款,教育部门则将法西斯暴行列为历史教科书的中心内容,强调"关键的任务是教育下一代",要"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职责视为己任".
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回到了欧洲的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
1990年10月3日,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见证了国家命运,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这一天,被确定为德国的国庆日.
德国再次统一了,凭借的不再是铁与血,而与120年前相同的是,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这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重创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而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它也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来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德意志,它在哪里 也许,近两个世纪执著的寻找已经有了答案.在这一漫长的寻找中,所经历的大悲大喜,不仅已成为德意志民族的集体记忆,而且也为已经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大国,书写了一段不可忘记的历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