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感想感悟 《心经》醒悟感悟分享
《心经》的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玄奘译,知仁笔受,共一卷,是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般若是智慧的延伸,波罗蜜则是利用智慧达到彼岸的真谛。
浅谈关于《心经》里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为什么《心经》可以启迪蒙昧世人,渡化自我,最后达到彼岸。
1、相与空相
在佛家的经典著作中,《心经》比《莲华经》等作品意义大,影响深。
短短三两行字就可以道尽天下的道理和无上觉悟。
它的根本是揭开相与空相的一种本质关系,让人认识到真实的自己。
相为何物?
知,问,闻,视,一切皆相。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原本具有可变的空态性质。
以莲花为例,它初生的时候在一片沼泽,只有当阳光透过湖底,让它找回自己时,它才会向上生长,向着荷叶的怀抱里奔跑,迎着晚霞开出美丽的花瓣。
莲花误以为自己也是一滩污泥,而同流合污,忘记了与身俱来的使命和任务,是作为一朵亭亭玉立,盛洁美丽的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万事万物都有相,这是连佛都低头承认的。
以人观相,相是自己,以物观相,相是别人。
相可以是一种功能,品质,外表等等一切。
那“空相”是什么?
是透过一个物体的外部形式,而观察到内在的变化。
空相是了解相的生成之后,打破束缚的境界,从而变化出的一种感悟。
“空”绝不是空,虚无缥缈的含义,而是洞察,一个人观察到真理之后,选择相后的返朴归真。
简而言之,相是第一重境界,空相是第二重境界。
“色即是空”和“空即是色”同样也在侧面印证了这一个道理,色是相,空后色是空相。
2、修心的智慧
《心经》并非是用眼睛看的,而是要用嘴巴读的。
用心读,你会发现佛在省视自身时,常常用心经约束自己,照见五蕴都一一洞察开来——色,受,想,行,识。
《心经》里传授的并非是一种做人的方法,而是一个修心的。
这个修心就是围绕着你的五蕴而展开的,依靠顺应自然和时令,将五蕴明悟于心,这才是一种极致的修行。
世间最强的修心就是《心经》,它能在短时间改变了你对自己的看法,对世界的认识,从而达到一个近乎自然,大道的认知。
《心经》重塑着一个人的灵魂,摆渡着人本身的思想。
那么《心经》中的无上阿摩多罗三藐三菩提,到底是怎样达得心灵洞彻的境界的呢?
正所谓“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究竟涅槃”,面对一个人内心最本质的思想和考量,我们似乎得出来了一个正确的结论。
将一个人内心的脏,恶,所担忧,烦恼的一切事物都消散成云烟,那么自己又何惧前方未知的恐怖呢?
“涅槃”二字不过是浴火重生,向死而生,找到另一个自己的模样罢了。
这些也只不过是粗浅的道理,无上正觉里的《心经》奥妙自然是无穷的。
翻开《心经》,用自己的心真诚地诵读每一个字,人生便可以得到雨露般滋润,从而得到精神升华。
3、时常修炼心经
诵读心经能够镇定自如,止住妄念的滋生,能消除种种尘世烦恼,把浮躁的内心放进清静之地。
身心清静,六根归于绿水,消除前世的种种孽障,增长善根,众生可以得到度化。
心经启迪我们的智慧,扩大我们的视野,在无尽的光芒里得到真实的自己。
当《心经》真正进入到你的内心深处,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现它正在移默化地改变了你的认识,无论是价值观,还是世界观,都拥有一种豁达的情怀。
这或许就是静后的眼,它透过《心经》,给我们一种奇异的感受。
每日一悟:
相信每个人都听说过《心经》,如果想真正走上寻找自我的道路,《心经》将是你的良师。
每日一问:
今日你醒了吗?身醒,心醒,觉醒了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