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读后感1500字左右(《孟子》读后感)

本站作者 2024-01-19 20:41:00

孟子读后感1500字左右

《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整体思想,主要是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论,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

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我是第一次读这本书。

总体感觉孟子奉行的仁政就是在国家治理中要重视百姓的意愿,也就是以民为重,以君为轻的思想。

在文中“食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以体现这一点。

并且推崇古代的圣人,例如尧、舜、禹等明君,希望现在的君主能向古代的君主学习。

重古轻今的思想很浓。

在读完《孟子》之后,我对“君子”这个称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以前以为君子是对品德高尚的人,或者是读书人的称呼,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在孟子的言论中我发现,君子是指做官的人,或者是有希望做官的人。

在儒家的观念中,读书就是修养品德,品德高尚了就可以做官。

世界上分为三种人:

第一种是君主:

第二种不从事体力劳动生产,通过脑力劳动来帮助君主管理百姓的人,这种人就是君子。

第三种人是从事体力劳动的,被君子管理的平民。

君子要品德正直,学而优则仕。

并且能处理好与君主之间的关系,孔子和孟子都积极的谋求官位,但他们与一般追求功名利禄之徒是有区别的,他们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理想,为天下人谋福。

也就是让君主施行仁政,才一心出仕的。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这句话是孟子告齐宣王说的。

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在他心中君与臣的关系。

如果大家对儒家思想感兴趣,想深入了解一下的话可以看看这本书,的确是挺有意思的。

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在孟子的理论中,提出了“浩然正气”这一概念。

他说:

它是一种气,最为盛大,至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可以伤害到它,这样就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

它作为一种气,要与义及道相配合;没有这些东西,它就会随之萎缩。

它是靠不断积累积累义产生的,并非偶然有过正义之举就可以得到的。

假如行为有愧于心,浩然之气就会萎缩。

能说出这样的概念,可想而知孟子即使不是圣人,也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一个刚正不阿,气场强大,诲人不倦的老先生的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孟子不仅主张修养自身品德,谨言慎行,勤奋自信。

他还十分重视孝道。

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一个人如果孝顺,他就会懂理守法,进而尊重自己的国君,听上级的话,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安定祥和。

所以孝顺是整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国君应该推行孝顺这个美好的品德。

要尊重老年人,推行有利于老年人的国家政策,这样就可以把其它国家的老年人吸引到自己的国家中来。

如果老年人被吸引到自己的国家中来了,他们的之女自然也会跟着过来。

这样一来有贤能的人就都会来到自己的国家之中,这样国家就强大了。

我想这一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到处都是小国的情况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惜他的这种仁政的思想,王道强于霸道的思想,没有受到各个国家国君的采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