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另一扇窗子》有什么启发?(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本站作者 2024-01-26 12:07:00

读了《另一扇窗子》有什么启发?

聊书丨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在这本书中,最打动人心的一句如封面所示:

“在可以选择颓废的日子里,不要放弃希望;在艰难的行走中,始终坚持住初心;在看似走投无路的时候,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不知有没有打动你?

我之前在叙事者中,经由王维审老师的粉丝读过这句话,当时并没有被感动。后来一步步走过,亲身经历,才在读到这些文字后,热泪盈眶。

只因,你不处在水深火热的日子中,便不会懂得什么是“可以选择颓废”,更不会知道“相信希望”的可贵;

只因,你不在沼泽泥泞中跋涉,便不会知晓双脚的沉重,更不会明白初心的患得患失;

只因,你没有身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便不会明白走投无路的悲痛,更不会遇见豁然开朗的明媚。

如鱼饮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而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也写了几篇小文,时而心虚,时而满意。

在读这本书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我一直处在“混沌”之中。读过这本书,仿佛拨开眼前的白纱,面对写作,更清晰或者说更清醒了一些;面对教育,更宽容或者说更自信了一些。

没错,确是教育写作,这本《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中所说的另一扇窗,就是教育写作。

书中将教育写作敞给你看,任何一个想要读写的老师只要打开此书,一定会如获至宝,读来津津有味,读后受益匪浅。

作者王维审老师在书中详尽讲述了他本人的真实经历,困入何种境遇,又如何一步步推开教育写作这一扇窗。每每读来,都会想到范敬祥老师说的那句:“你会明白,原来,王维审老师和我们是一伙的。”

书中介绍了教育写作的三阶段,从问题性写作到专题性写作,再到研究性写作。这都需要老师一点点雕琢,一米米凿井,一关关修炼。

书中还讲了一群叙事者的写作挑战故事,以及一个叙事者团队的成长故事。我在这里就不多赘述,感兴趣的老师还请亲启这本书。

王维审老师在书中说:“那些你无法战胜的、克服的、隐忍的、接受的,只要有了文字的介入,都会令你更坚强。”

读罢此书,深以为然。我最大的感触是明了写作的意义。

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自不必说。想说的确是发自肺腑的感谢——感谢自己选择教育写作。

教育写作真的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精神风貌乃至生命状态。回想刚入职的我,冒冒然,戚戚然,感知幸福的能力降为零,时不时还会大哭一场。现在不会了,纵使面对学生打架和骨折,我心里也会坦然处之,并笃定坚信这不会影响明天的美好。如果没有教育写作,现如今我大概会活成祥林嫂的模样。感谢坚持了教育写作,留住了脸上的微笑和心中的赤诚。

教育写作真的会影响他人。当一些问题和小确幸被我付之笔端,笔下的小主人公——我的学生,他们会感知文字的魅力,接收文字的能量。很神奇的,孩子们慢慢褪去野蛮,开始文明和儒雅。当文字被同事、朋友看到,那些喜怒悲欢,便找到了共鸣,且行且珍惜。

当然,任重而道远。我自己的修炼大概还在青铜级别,我的学生也没有优秀到不可挑剔。

面对慢慢长大的学生,正如书中所说:“从来没有奢望能够在瞬间改变他们,那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教育,是慢的艺术。”

面对青铜牌的自己,正如书中所说:“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进行写作。因为,记录的过程就是一个沉淀、梳理、反思的过程,即使无法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可以促使我们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一个教师来说,相当重要,特别是对经验尚不能满足教育需要的那些年轻教师,更为重要。”“写得越多,经验就越丰富且教育方法就越具备艺术性。”

王维审老师说,教师写作可以去掉教师身上的匠气、俗气,让教师的心灵变得澄明、清澈。我深以为然,且十分喜欢。从王维审老师的文字中了解他,我会想象到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可是目睹他的神采,耳听他的笑声,我会怀疑这是一个没有被世界欺负过的人。我想,这应该就是救赎自己吧,这应该就是修炼自己吧,这应该就是“蚌病成珠”,绽放生命最好的姿态吧。

高山景行,修炼出一张没有被世界欺负过的脸,我十分向往,想必也没有人会不喜欢。那么,共勉,读书、写作,坚持不懈。

附句子摘抄:

对于教师来说,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方向,自觉、自主地为之而努力,争取一种自我的成长与成功,无疑就是推开了自己的那扇窗子。(序P3)

痛苦本身并不是一个人颓废的理由,不幸、失败与损失也有可能使人生得以升华和超越,成为我们获得成功的有利因素。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怎样去面对痛苦,并愿意为此而付出怎样的努力。(序P4)

在可以选择颓废的日子里,我没有放弃希望;在艰难的行走中,我始终坚守着最初的那颗心;在看似走投无路的时候,我用文字推开了教育的另一扇窗。(序P6)

其实,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怀才不遇,不被看重,是因为你还不是一个无可取代的人。(P19)

世界的好坏是由你自己决定的:磨难可以成为你颓废的理由,也可以成为你坚强的理由,关键在于你怎样去看待。(P21)

教育未必就是分数的较量。能够让一个人拥有幸福而平凡的生活,能够让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也是教育的一种成功吗?(P31)

一旦成长成了自己的事情,教师的发展就有了行动的张力,辛苦就不复存在,埋怨就会即刻消失;一旦成长成了自己的事情,反思就会成为习惯,虚心好学、自我否定、追求完美就会成为教师的内在品质——无须强迫,就能自发出现。(P37)

人的成功有两种方式:一是雕琢,就是通过不停地改变和修正,让自己逐渐趋向于某种既定的成功标准;而是凿井,就是守住身上的某一特质,坚定地走下去,让自己在某一领域做到极致。(P46)

我坚信困苦不是获得抚慰的依据,挣扎才是人生的意义。(P48)

教育,在除却表面的繁杂与嘈乱之后,骨子里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情。(P51)

只要你愿意,教育的每时每刻都是新的:同样的一个学生,他此时的欢笑和彼时的沉思都是教育,我们需要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同样的一批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在每分每秒都会不同,我们需要是或许只是倾听的能力;同样的一场教育,每一段都会有不同的生动,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份愿意感受、能够感受的教育之心。(P52)

其实教师的压力主要还是源自自己的心态,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教育,其实就决定了你可以走多远,可以走多久,走得是不是惬意,是不是舒心?(P72)

一个人一旦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很多想法,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思想。(P73)

我们的老师是不是真的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一年中除了教材、教参和辅导资料,读过多少书?一年中除了写教案、做题和板书,又写过多少文字?(P74)

反思对教师成长具有“根”的意义,它触动的是我们的观念和思考,改变的是我们成长的“后台”和根基,形成的是我们的思想和信仰。(P85)

教育是关乎心灵的艺术,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P96)

教育论文的基本形式是用“论证”的方式“讲道理”,教育叙事的基本形式是用“描写”的方式“讲故事”。(P101)

教师写作不同于作家的文学创作,它的最终目的是改变教师的教育实践,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写作属于专业写作,应该多一点专业味。(P103)

分数一旦被当成追逐的唯一目标,教育就没有了灵性可言;分数一旦被当成评价的唯一手段,教育就没有了人性可言;分数一旦被当成管理的制胜法宝,教育就没有了成功可言。(P128)

强权具有传递性,并会以疯狂的方式叠加——若学校以强权压制教师,教师可能会以更加有力的强权压制学生。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最让我们担心的悲剧。(P128)

“如果一个教师,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和成功作为自己人生欣喜的唯一来源,而忽略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生活品位,那么,当你离开教室岗位的时候,你将会一无所有。”诚然,我是一瞬间警醒,今后的时光,一定要舍得“自私”,敢于“自私”。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成为一名教师也不过四个月的时光,在这四个月里我每天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状况、新问题,我总是满腔热情地对待,或喜或忧总觉...

文/一墨 1.缘起 开始持续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半年多了,却一次也没敢投稿。回头审视自己的文字,总感觉写得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