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2.18

本站作者 2024-01-29 05:01:00

子曰多闻阙疑怎么读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求教居位治事之法。孔子说:“要多听,以决临事之疑。若不能无惑,则需慎言,即可少过;要多看,以免治事之失。若不免有失,则需慎行,亦可少过。言行皆能尽力少过,居位之法即在此(敬事之举)中了。”

“子张”,复姓颛(音“专”)孙,名师,字子张。孔子晚年学生,小孔子48岁。子张相貌堂堂,有勇武,主张“尊贤容众”、“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子张虽“学干禄”,却未曾从政,终身以教授为业。

“干禄”,即求仕。此处应指居位治事之法。“干”,音“甘”,求也;“禄”,官吏的俸给,此处借指官位,也可泛指任何有报酬的工作。

“多闻、多见”,指多听任何有助于决临事之疑的信息资讯和言论意见,多看任何有助于免治事之失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闻、见”分用只是为避免重复,而非只能分别与“阙疑、阙殆”关联。也就是说,“多闻、多见”实际是并用于“阙疑、阙殆”的。

类似用法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1.15),同样也并非是说贫者就不需好礼,富者就不需乐道,而是无论贫富,都应乐道好礼。

“阙”,音“缺”,乏也,空也,少也。引申为“去除、避免”。如《左传·成公十三年》中的“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通常是引申为“搁置”,今不从。

“疑”,惑也。因所论的是“干禄”,故当指临事之疑。

“言”,此处当指与为政相关之言。如为政的意见、承诺、政令等。

“殆”,危也。此处当指治事之失。

“行”,此处当指与为政相关之行。

“其余”,即“阙疑”、“阙殆”之余,亦即未能“阙疑”、“阙殆”者。未“阙疑”则不能无惑,未“阙殆”则不免有失。

“尤”,过失、罪过。如“以儆效尤”。

“悔”,过失、灾祸,如“亢龙有悔”。与“尤”近义。 

【评析】

在古时,只有出仕从政,才能居位食禄。子曰:“政者,正也”(12.17)。在儒家看来,“为政”就是“为正”,就是要做“正义”之事。由于“为政”涉及广大人民的福祉,因此,“为正”的另一面,就是要“寡尤、寡悔”,要尽量减少为政之失。要“为正”,要“寡尤、寡悔”,就必须要慎重其事,也就是要“敬事”。是故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

子张是孔子的晚年弟子,孔子曾评价说:“师也过”(11.16),就是指子张为人处世过于理想化,虽仁爱有余,但有欠实际。用“中庸”(6.29)的观点来说,就是“中而不庸”。因此,当子张求教居位治事之法时,孔子便针对其脱离现实的弱点,特意从“敬事”的实际操作层面,给予子张具体的指导。这是孔子善能因材施教的又一范例。

要“敬事”,就必须慎重其事。因此在决策和行动之前,就必须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要“多听”各方意见,广泛了解相关资讯;要“多看”实际情况,充分借鉴过往经验。如此“多闻、多见”之后,才能决临事之疑、免治事之失。故曰“多闻阙疑”、“多见阙殆”。

但人力毕竟有限,而世事终究难料。虽然“多闻、多见”,也未必尽能“阙疑、阙殆”,临事仍可能难以决疑或不免有失。此时便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17),要“慎”为政之“言”,“慎”为政之“行”,切不可盲动妄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章所谓的“慎言、慎行”并非是指“不言、不行”,而是要“多闻、多见”,随时收集、分析为政之“言、行”的结果与反馈,反复不断地“阙疑、阙殆”,要“就有道而正焉”(1.14),及时修正调整为政之“言、行”,从而兴利除弊、补漏纠偏。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15.32)。可见,儒家“学干禄”是为“谋道”,而非“谋食”。“多闻、多见”,所以“就有道”而为“学”,为“学”所以知“道”明“义”,知“道”所以“阙疑”,明“义”所以“阙殆”,“阙疑、阙殆”所以“寡尤、寡悔”。故“学也,禄在其中矣”,与本章的“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两者似二而一,并不矛盾。

本章虽然是孔子教子张“学干禄”,但“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多见阙殆,慎行其余”的“敬事”之法,其实对任何职场人士都同样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言寡尤,行寡悔”并非投机取巧的偏门,而是敬事忠谋的正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