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狄仁杰的感想(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是什么样子的)

本站作者 2024-02-01 13:48:00

对狄仁杰的感想

虽然在很多影视剧里,狄仁杰都是以“位高权重、位极人臣”的形象出现。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狄仁杰前后两次为相的时间,加起来不过五年。

可在这五年里,狄仁杰的作用又的确是无与伦比的——不是讨论他在实际行政中发挥的作用,而是指他对未来的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后面这一点,才是真正让他名列第一流政治家行列的关键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到了武则天晚年,政治动荡的核心在于到底以武氏为嗣还是以李氏为嗣。武则天对此反复权衡,未有定论。最后真正帮她下定决心的,正是狄仁杰的一番劝诫。

但狄仁杰的真正能力,不在于他能给武则天提供这个建议,而在于他的这个建议最终能被采纳——领导对你言听计从,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官场上,都是第一流的技能。如果非要说狄仁杰的人生经历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现实意义,那么这可能是最直接的一条。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番劝诫之外,狄仁杰对未来人事的布局,在他身后真正影响了朝政。也正是因为这番精心布局,才有了后来的神龙政变,有了武则天的退位与李显的继位,有了大唐的重生。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固然能有很大的权力,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影响力,但在去世之后,还能持续维持这种影响力,并最终实现身前筹划的宏大布局,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经营未来的能力——以上,算是为这个回答的定调。

按惯例,还是先介绍人物生平——从狄仁杰的一段履历说起:

狄仁杰年轻时参加科举,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后来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推荐,改任并州都督府法曹。仪凤年间,升任大理寺丞。后改任侍御史。

狄仁杰是通过科举入仕的,但所谓的“科举”,在当时还远远没有成型,其中并没有多少“公平正义”——更何况,狄仁杰参加的还是明经科,相对要简单得多。

狄仁杰得以入仕的真正关键,其实并不在这段履历里,而隐于他的身世中:狄仁杰的祖父做过尚书左丞,类似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长。考虑到这个背景,再看他参加的明经科,才能看出不一样的意味:与其说是十年寒窗苦读,还不如说这是一个官二代进入体制内的简便法门。

而接下来的升迁也证明了这一点。狄仁杰入仕后,第一个职位是汴州判佐,但不久就被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推荐为并州都督府法曹——阎立本在后世以画家名显,但他并不是出身不高的画工,而是士族子弟,并且最终做到了宰相。在阎立本推荐狄仁杰时,狄仁杰最多25岁,这就是一个世家相互提携子弟的正常举动。

但此后不知什么原因,狄仁杰的仕途慢了下来,一直到仪凤年间,狄仁杰才从太原进入长安,任大理寺丞。此时,狄仁杰已经接近五十岁。

但这半生蹉跎并没有消磨狄仁杰的意志,相反,多年的法曹经历还把狄仁杰训练成了一个有相当职业素养的法司官员。在大理寺丞(类似于如今最高法院审判庭庭长一级的官员)任上,狄仁杰一年之内处理了大量积案,涉及近两万人,但无一人上诉。

期间,狄仁杰还做了另一件相当出彩的事:

武卫大将军权善才不小心在昭陵陵园内砍了一棵树。在讨论如何处罚的问题上,狄仁杰据法上奏,认为应该免职。但唐高宗对此很不满意,认为应该处以死刑。

对大多数人而言,事情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得上是秉公执法、无愧于心了,毕竟该提的建议都提了,但皇帝不采纳,又有什么办法。

可狄仁杰依旧上奏,认为权善才罪不至死,免官即可。此举惹得高宗大怒,但狄仁杰依然据理力争,认为法律既然已经设立,就应该依法行事;如果觉得法律有问题,那应该改法律,而不是变通执行。

最终,在狄仁杰的坚持下,权善才得以免死。

这些,才是狄仁杰最令人叹服之处:他在处理法律事务时,靠的始终是自己的专业能力,而并非是立于案桌之后,背着手问“元芳你怎么看”。

如今很多人容易抱怨,认为人生从来没有遇到过机会。但真相其实很扎心:很多人不过只是根本把握不住那个机会罢了

狄仁杰如果没有接近二十年的工作经历和能力积累,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处理那么多案件,不可能以足够的专业、智慧和操守守住任职水准。而一个人总是要在自己的专业岗位达到充分的高度以后,才有可能真正把握得住那个机会,然后施展才能,实现抱负。

在有了这段出彩的履历以后,狄仁杰的仕途明显加速,先后任度支郎中,曾经跟随高宗巡幸汾阳宫;外放过宁州刺史,又在工部做了两年侍郎,之后还做过一段时间的江南巡抚使.....等再回朝廷时,狄仁杰所任的职务已经是尚书右丞——达到了他祖父当年的职位。这一年,狄仁杰不到六十岁。

十年之间,一个默默无闻的基层官吏,变成了位高权重的高级官员。而所有这一切的起始,都源于当年在大理寺丞任上积累的璀璨表现。

到狄仁杰六十一岁这一年,武则天改。第二年,任狄仁杰为相,但仅仅几个月以后,即被来俊臣诬陷下狱。九死一生之后,狄仁杰逃出生天,被降为彭泽令。

也正是在这次飞来横祸中,狄仁杰将自己的政治态度准确地传达给了武则天。

狄仁杰这次下狱,并不是来俊臣单独针对于他的诬陷,而是一次“有组织的批量生产”,大量官员都受到牵连。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系列“冤假错案”,更不如说这是武则天的一次政治甄别行动:新朝建立,鉴别群臣的立场是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因此出现了很荒诞的一幕:来俊臣以谋反罪名将大臣下狱,但如果被审讯的大臣在第一次讯问时即承认谋反,就可以不治死罪。

说白了,武则天这是要让群臣纳投名状。

那狄仁杰是怎么回答的呢?狄仁杰说,“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

我就是唐朝旧臣,如果这也算谋反的话,那我就是反了!

最终,狄仁杰得以逃出生天,虽遭免官,但不久后即被启用;几年以后,再次升任宰相,直到去世。

他的这种立场,为武则天所知吗?

狄仁杰从一开始,就没有隐瞒自己是“唐臣”的立场,而且还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了武则天。

但与其他唐臣不同的是,狄仁杰又从来没有想要推翻武则天统治的想法,而且在宰相任上,还全力协助武则天治理国家——不管是作为一个有操守的政治家,还是一个有追求的士大夫,狄仁杰的这些行为,都无可指摘。

但到了武则天挑选继承人的问题上,狄仁杰又坚定地站在李显、李旦兄弟一方,执著地在各种场合劝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

武则天曾经就立太子的问题咨询过群臣意见,表面上的人选有两个:武三思或者李显,但这个问题既然被提出来了,那么武则天内心的想法也就昭然若揭了。

但狄仁杰依然坚定的支持李显。他对武则天说,儿子和侄子到底谁亲?难道您立武三思为太子,就能在太庙中占一席之地了吗?

狄仁杰劝诫的立场,还是完全从武则天出发的。他提醒武则天,立子立侄,两者有着迥异之别,最终说动了武则天。

圣历元年,李显最终得以被确立为太子。在此一事上,狄仁杰居功至伟。

#在最终立李显为太子以后,武则天还跟狄仁杰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李显从房陵回到洛阳后,武则天故意把他藏起来,跟狄仁杰又聊起了太子的事。狄仁杰依旧慷慨陈词,甚至于激动到流泪。武则天看着狄仁杰激动的样子,突然把李显叫出来给狄仁杰看,说“把你的储君还给你”。狄仁杰一时间竟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但镇定下来以后,狄仁杰还是怕事情有变故,又跟武则天说,太子还宫是大事,应该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样才能安定人心。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的劝告,“具礼迎归”。

至此,则天朝纷争十年的立太子一事终于落下帷幕。

而这些还不是狄仁杰为大唐王朝所做的全部。

他更大的贡献,在于对未来人事布局的谋划。

某年,武则天请狄仁杰为她推荐一个人才。狄仁杰问是要做什么用的人才,武则天说要当宰相用。

狄仁杰又问,陛下您应该是求一个奇才,以应对天下之事吧?否则像李峤苏味道这样的宰相,文章资历足以应付宰相之职了。武则天说的确如此。

狄仁杰于是郑重推荐了张柬之,说这个人虽然老,但真的是宰相之才。

张柬之能有多老呢?大约已经75岁了。

张柬之的生平,这里需要稍微介绍一下:他年轻在太学的时候,就很被当时的史学大家令狐德棻看重,后来也很早中了进士,但此后默默无闻。一直到64岁那一年,朝廷以贤良方正召试,张柬之以高龄名列第一,授官监察御史。

此后十几年,张柬之官阶升迁平淡无奇——毕竟年纪已经这么大了。但狄仁杰还是郑重地推荐了他。武则天也很重视狄仁杰的意见,随即提拔了张柬之。

但不久后,武则天又让狄仁杰推荐人才。狄仁杰说,我上次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用啊?武则天说我已经提拔过他了。狄仁杰回答道,您说您是要把人当宰相用的。

言下之意,是张柬之还没有做到宰相。武则天于是随即提拔张柬之做了户部侍郎,不久后升任宰相。

这位张柬之,就是在武则天病重时发动神龙政变的核心人物。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张柬之联合桓彦范敬晖崔玄暐袁恕己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复位,重新恢复唐朝。事后,张柬之等五人均被中宗李显封为王爵。

这五人中,曾经被狄仁杰提拔过的有三个:张柬之、桓彦范、敬晖。

此外,还有另一个被狄仁杰提拔过的重要人物:玄宗时期的名相姚崇。

姚崇亦是张柬之得以为相的另一个重要推手。同时,在神龙政变时,姚崇还是相王李旦的长史,也是李唐阵营的关键人物(神龙政变时,武则天在世的子女李显、李旦以及太平公主全部介入其中)。

也就是说,神龙政变几乎所有的重要参与者,都与狄仁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在神龙政变发生时,狄仁杰已经去世五年。

狄仁杰生前,肯定没有预料到神龙政变的发生,不会想到一代女皇的统治将以这样一种局面收场。

但是,对于未来朝局的走向,以及武则天逝世前后可能出现的变故,狄仁杰肯定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狄仁杰知道,当武则天即将离世的那个特殊时刻出现时,自己不一定还在世,或者即便在世,也不一定还在朝廷中枢。因此,趁着自己还在朝中,在人事上进行布局,以让那个时刻出现时局面能按照自己设想的剧本演出,就成了不二之选。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棋子,就是张柬之。

在神龙二年武则天病重的那个档口,可能会有很多人都看得到政变的可能,但他们不见得有实现的能力;又或者,有政变的能力,但缺乏那个胆识。只有张柬之,两者皆备:既有能力,还有胆识。

从张柬之的生平和后来的行事风格来看,他为狄仁杰所看重的地方,行政能力倒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他有把握关键机会并做出关键决策的能力。

以及更加重要的:他周围,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同僚——而这些人的履历,很多又都与狄仁杰有着连结。

我们可以想见,如果神龙元年时张柬之已经病逝,那么狄仁杰布下的其他棋子,也能补上这个位置,完成他的遗愿。

狄仁杰不以推翻武则天的统治为目标,但他对将来李显能够继位,付出的努力是不遗余力的:一方面想尽办法,劝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另一方面,又殚精竭虑地为未来的人事筹谋布局。

而他的这些努力,最终都得以实现。

在唐周变革的年代中,大臣们何去何从,拷问着每一个唐朝士大夫的内心。

如果以忠君的标准,那么对于武则天这种“乱臣贼子”,是应该人人得而诛之的。

但问题是,武则天同时又是唐朝的太后,她的权力是高宗遗诏赋予的,似乎又存在法理上的“合理性”。

两难之间,有大量正直的唐臣依违两可,无所适从。

而狄仁杰的选择和行为,则是两者兼顾的最好范本:以官员本身的操守而言,他能做到为官正直,不徇私利;以国家利益而言,他做到了求同存异,着眼未来。

他没有像徐敬业等人一般奋起反抗,也没有像来俊臣之流自甘堕落,而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这才是一个成熟而现实的政治家的正常行为。

眼前的局面既然已经不可改变,那就不去强求。不如尽自己之能,最大限度的改善眼前的局面,然后布局未来,以期在将来机会出现的时候,能够改变甚至扭转局势。

整体上来看,武周时期的政治,几乎毫无可取之处。但狄仁杰并没有追求独善其身,而是在其中从容应对,即便遭受诬陷却毫无怨言。他坦然面对现实的慌乱与不堪,平稳渡过了武周革命时期政局的动荡,以专业和真诚赢得武则天的信任,为自己布局未来创造了可能。

一个人在顺境中施展才华抱负不难,但在逆境时如何自处,却是相当大的考验。而狄仁杰做到的,则是把一个看上去无能为力的逆境,转变成了有所施展的舞台。

他深受武则天信任,但这却从来没有改变他是一个“唐臣”的本色。有很多时候,“无道而仕”远远比“有道则仕”,要来得艰难。

你看那芸芸众生,看上去都在随波浮沉,但其中又有几人,能在波涛翻涌中,真正把握住自己的舵?

回答完毕。

以上,节选自:

唐臣狄仁杰:邦无道则仕

延伸:

个人公号:喻以流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