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相关语句 试论《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本站作者 2023-03-17 21:37:00

仁的相关语句

一、《论语》将“仁”的内在精神灌注进“礼”的外在表现中

结合时代背景,孔子所处的东周,是“礼崩乐坏”的乱世。《史记》有言:“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鲁国出现“季氏八佾舞于庭”的“下克上”现象,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东周列国的政治乱象。“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反映当时社会与政治制度格局解体。孔子力图完成的任务就是挽救失序的社会。

运用内因分析法分析“礼”为何在当时出现严重的推行困难,可看出如单纯讲“礼”,易犯形式主义错误,忽视“礼”的实用性。孔子曾叹息“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正是对当时人们空洞谈“礼”,把精神性与仪式性相割裂的批判。那么,如何使“礼”名实相副,使每个人自觉守“礼”呢?孔子的思路是把“仁”作为内在精神灌注进“礼”中,“礼”为基点,以仁释礼,承袭三代古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给本来仅作为社会外在行为规范的礼注入仁的本质,丰富礼的内容。

《论语》中最直接表现孔子“仁”“礼”关系观的表述就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仁是礼的核心,是蕴藏于礼之内的思想;而礼是仁的表现形式,是实现仁的途径和方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分析方法来看,“礼”是形式因,“仁”是质料因,在行“礼”的过程中,个体内心的真实情感的酝酿与具备是“礼”的重要的基础,没有作为“质料”的“仁”,没有心理支持,空具“形式”的“礼”不可能完成。

可以说,孔子以仁释礼,赋予“礼”全新内涵,在理论上解决了“礼”的先天不足。那么,“礼”有没有对“仁”的践行起到良性的反作用?笔者将通过两个概念的先后关系加以论述。

二、“仁在礼先”与“礼在仁先”之争

笔者在第一个问题中已证明仁与礼是内在与外在的关系。据此观念,比较容易能推出的结论是“仁在礼先”。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如不能从心底里自愿自觉地践行“礼”,“为礼不敬”,“礼”就是一个徒具外壳的形式,毫无精神价值可言,人们在其中处于道德他律的境地,很容易做出违反“礼”的行为。而孔子是看重“礼”所包含的精神意蕴的,故他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子罕》)这说明,相比于外在的文饰,孔子更看重内在的质地。因此,当一个人自觉自愿而不是被动地履行“礼”的时候,他就是“仁”的,是道德自律的。

从孔子对管仲的三段评价可以佐证这个结论。

1.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2.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3.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孔子心中的“仁”包含超越“礼”的部分。孔子认为管仲“树塞门”“有反坫”是僭越礼制“不知礼”的表现。但就是这样一个“不知礼”的管仲却符合孔子心中“仁”的标准,齐桓公会盟停战都是因为管仲,所以说管仲“仁”。从整个社会大的功利角度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应是积极的,至少可以用管仲的仁德盖过管仲的失礼。

但也有观点认为“礼在仁先”。

1.孔子认为礼所讲的内容要比仁所说的内容要求更高。“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孔子对宰我行为的道德评判依据不是“安”,而是礼。守礼即是行仁。礼是仁的内在情感的外在诉求,仁必须在礼的层面上展开,礼是仁的落脚点。孔子的“仁”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必须处于“礼”的规范下,“礼”是“仁”的判断标准。在个体情感与礼的形式遭遇在一起时,孔子要求放弃个体情感而从“礼”。

2.在孔子把仁与礼两者结合起来讲时,实质上是以礼为目的用仁作为手段。“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这里所说的“好学”是指好好学习“礼”。孔子所言的“学”以“礼”为中心,不学礼就不能成人,也不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毕竟孔子的学说直指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讲“仁”的目的无非在于修复“礼乐”,由此观之,“礼”居主导而“仁”居辅助。

3.从时间维度看,“礼”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先于个人的存在而存在,具有超验性。而“仁”是个人的行为守则,存在于经验层面。在礼与仁关系中,礼处于“前定”位置。礼先于我而存在,是历史积累而成的规范。孔子相信“礼”是引导人成就德性的正确道路,逻辑上处于“仁”的意识之先,仁是要防止礼的外在化的后天手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