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的讳怎么写(漫谈“避讳”)
避讳,在中国由来已久。据《左传》记载,在春秋时期,避讳就已经存在了。在中国历史上,避讳大致有三种,分别是:避国讳,避家讳,避圣人讳。不论哪一种形式,本质都是维护封建伦理制度,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历史上也有许多因为避讳产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啼笑皆非,或让人无奈,甚至残酷血腥。
1. 避国讳
恒山曾因避汉文帝名讳,一度改名“常山”;南京玄武湖避康熙名玄烨讳,曾改名元武湖。
观世音菩萨为避唐太宗讳改称观音菩萨并流传至今;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缘故,陶渊明在唐朝只能被叫做陶泉明。
不仅要避皇帝讳,甚至地方州官的讳也要避。比如田登做州官,百姓不准说“灯”,上元节各家各户要放灯,只好说成“放火”,于是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名谚。
改名也就算了,有些人甚至要因为避讳而改姓。东汉明帝叫刘庄,于是姓庄的改姓严;唐代姓姬的避李隆基的讳,只能改姓周。若论最倒霉的,当属北宋的文彦博家族了。他家原来姓敬,曾祖赶上石敬塘掌权,改姓文,后来晋亡,改回原姓没多久,偏又碰上宋朝建立,赵匡胤的祖父叫赵敬,他们家只好又改姓文。
这种避讳一直延续到民国。袁世凯复辟,又搞起封建帝王避讳那一套:北京煤谱上原有“元煤”两字,因与“袁没”谐音,一概涂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当今网络“世纪争议”:元宵,汤圆哪种叫法正确?这一争端也因为当初“元宵”谐音“袁消”被迫改成“汤圆”遗留至今。但不管再怎么避讳,袁世凯终究还没当满三个月。
避讳得最恐怖血腥得当属清朝文字狱。礼部侍郎嗣庭担任江西考官时,因所出试题用了一句《诗经》中的“维民所止”,碰巧“维”繁体为“雍”字去掉头,“止”为“正”去掉头,因而被污蔑诽谤皇上,被捕处死。乾隆年间,广西人胡中藻出题“乾三爻不象龙”,被污蔑是把“乾隆”分开,意图分割皇上,最终满门抄斩。类似因没有避讳甚至是穿凿附会的罪名而丢掉人头的,大有人在。
2. 避家讳
这种是家族内部避父祖名的做法。《礼记》就说,“入门而问讳”,可见避家讳得到了礼法的认可。
晋朝王忱去看望恒玄,恒玄用酒招待他,但王忱服过药忌冷救,因此叫仆人去温酒,谁知恒玄听后大哭,只因他父亲叫“恒温”。但这哭是真情还是做作,谁也说不清。南北朝有个叫熊安生的人去拜见两位朋友。其中一人父亲名熊,另一位名安,于是他只能自称“触触生”。明朝一位湖广巡抚叫宋一鹤,拜见总督杨嗣昌时,因杨的父亲名鹤,宋在名贴上只能把自己改为“宋一鸟”。
在这种制度下,最令人可惜的还属诗鬼李贺。此人终生未能做官,倒不是因为才华不够,而是因他父亲叫“李晋肃”,与“进士”的“进”谐音,故而李贺终生不能参加科举。不知他英年早逝是否和此有关。
此外,避讳不仅避父亲的讳,还避母亲的讳。杜甫一生写了三千首诗,虽然他晚年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但从未写过海棠诗,据说就因为他母亲叫海棠。
3. 避圣人讳
最早的圣人讳出现在宋代。宋徽宗迷恋道教,把老子纳入避讳之列,老子名耳,字伯阳,谥号老聃,所有百姓取名写文章都不得用这些字。孔子的名讳更是厉害,清朝规定‘’孔孟之名必须回避”,古书中有此字改为缺笔字。就连皇帝,在写到丘时都要避而远之,不是缺一笔写成“斤”,或是写作“某”,甚至是用朱笔圈之,连读都要读为“区”或者“休”。另外,因为孔子的缘故,不少姓“丘”的人被迫改成姓“邱”,这种行为甚至可以追溯至宋代。
各位,如果生在古代,因为避讳,你还能叫现在的名字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