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垛子垛口 长城“垛口墙”和“女儿墙”

本站作者 2023-04-11 07:57:00

长城垛子垛口

长城上的垛口墙和宇墙

是长城或城墙建筑形式方面一个常见的名词概念;,是除长城和城墙建筑之外,还广见于其它建筑的名词概念。

在今天的长城旅游中,这两个名词概念常常在导游讲解中被提到,而且是经常被混淆,特别是将,甚至是当涉及到这种长城建筑时,只提。笔者在讲授长城知识的场合中,曾多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并对此表示了迷惑和不解。因此,这个有关长城历史和古代建筑、特别是长城学研究的名词概念,有必要做一些考证及说明。

。关于这个概念,《长城百科全书》篇中是这样表述的:

【垛口】“原指城墙顶部外侧连续凹凸的齿形小墙的凹口,常引申指具有垛口的小墙。此小墙也称作

【雉堞】“城墙或防御工事上部所筑的,连续凹凸形的矮墙。长城城墙墙顶外侧、敌台上部四周均做雉堞,以在反击敌人来犯时,掩护自已。矮墙上部的凹下部分称为垛口,因此,雉堞又称作垛口墙,或迳称垛口”。

词意内容的关键在于字的字义上。《辞源》①建筑物突出的部分。②成堆的东西,如柴垛。墙两侧或上头伸出的部分。”垛口墙这样的矮墙上部或凹或凸(突出、伸出)之形状,正是一词来历的基础构成因素。

的出现年代很早。南朝时期《文选》宋鲍明远《芜城赋》中便有:“是以板筑雉堞之殷”这样的句子。唐朝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中也有淮山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这个名词有泛指城墙的意思。

一词的关键词义是字,成书于先秦的《左传》中便有了字。《左传》(襄公六年):。汉代淮南王刘安召门客编撰的《淮南子》一书中也提到:“莫不设渠壍傅堞而守兵略》)。所谓,《辞源》为:“城上如齿状的矮墙。之类的表述,基本意思是一致的,指的都是长城或城墙顶部外侧,具有攻防作用、凸凹如齿状的矮墙。

,明代戚继光《练兵实纪》、《纪效新书》两部军事著作中都多处提及。《练兵实纪》杂集卷之六《车步骑营阵解》(敌台解):“造台法:下筑基与边墙平,……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纪效新书》卷之十七守城该备器具厂屋”两篇更是多处提到的有关要求。应该说长城修筑高峰时期的明代,城墙顶部外侧堞墙就是被称作

,时代较早的辞书中未收,《辞海》中则列有辞条:

,又名压檐墙。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是屋面与外墙交接处理的一种方式,作屋顶的栏杆或房屋外形处理的一种措施”。从上可知,所谓一词的出现时代是比较晚的。这个词原先可能是一种民间的俗谓,大概是由之类的名称衍化而来。

一词则出现很早,和与其互用的,很久之前便见于史籍文献中了。唐朝诗人杜甫诗《上白帝城》:“城峻随天壁,楼高望女墙。”李贺《石城晓》诗中也见有:“月落大堤上,女垣栖乌起。”

在过去文人的笔下,之类往往是互用不分的。徐铉《说文解字》曰:“堞,城上女垣也。”这不足为怪,历史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文字、词语也不断在原有基础上赋予新的意义。长城的建筑成熟于明代。是随着明代长城成为中华民族重要军事防御体系而确立的,这时的,已成为不可含糊的特定名词概念。

任何历史事物,都要有一个符合历史,标准的、学术界有广泛共识的科学概念。对于这个词,《长城百科全书》中是有着准确的概念表述的,其707页《长城建筑篇》【女墙】条称:,指城墙顶上的矮墙,一般建于城墙墙顶的里侧,起护栏作用。明代蓟镇长城某些地段的女墙上,也留有射击用的射孔,这些女墙也兼起防护作用。”这样的解释,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了。

概括起来,从长城学和历史现实方面讲,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概念,形式上顶面凸凹起伏,一般建在墙顶外侧;顶平无凸凹,均设在墙顶内侧。性质功能上,用于攻防目的,攻可在其掩护下主动杀伤来犯之敌,防可隐蔽自已不被城下敌人杀伤;则一般情况下无攻防作用,她是为防止守城官兵意外失足跌落城下而设置的。

最后对包括秦皇岛境内明长城在内的明蓟镇长城垛口墙的特殊之处讲几句。明代蓟镇长城是隆庆、万历年间戚继光镇守蓟镇时的杰作,这里的垛口墙与其它地区的垛口墙有所不同。其它地区的垛口墙垛口部分为普通城砖直面砌筑,而蓟镇长城则是由特别烧造的垛口尖砖砌筑。

,是一种三角形的城砖,因而也有人称它为。垛口尖砖用于垛口边缘立墙的砌筑。用这种砖砌出来的尖面垛口巧妙地运用了抹角的侧视功能,守城者身贴垛口的任何一面往外看都是一个与垛口宽度相同的45º面,左右两面换位观望就合成了一个90º的扇形视角。由此扩大了守城者的观望视野和对外打击面。但城下来敌从下面的任何一个角度看垛口,则都是垛口的实际宽度。因而能有效保障守城者免受城下冷箭伤害,增强了长城城墙的防卫能力。古人真是聪明!每想到这里都令人心生感慨。就这样一个并不起眼、常常被人忽视的技术改进,当年保护和挽救了多少守城将士的生命安全?!这个饱含着军事家智慧、看似简单的小小发明,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增添了一道科学光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